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拉热窝  >> 萨拉热窝经济 >> 正文 >> 正文

不思考,只能是旁观读苏珊middot

来源:萨拉热窝 时间:2020/6/6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是哪家 https://m-mip.39.net/nk/mipso_7513605.html

主讲人:刘懿锌

——如果不对影像进行思考,那么距离再近,也仍然只是观看

《关于他人的痛苦》是苏珊·桑塔格生前最后一本论文集。大家都知道桑塔格被称为美国知识分子的良心,她在文学、哲学、艺术、摄影等多个领域都有所涉猎。这本书就是她在摄影方面的一些思考,是继《论摄影》之后的第二本关于摄影的论文集,主要聚焦于对战争摄影的思考与批评。

作者:苏珊·桑塔格

01

“战争摄影未必会带来和平主义”

首先,这本书是从桑塔格对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三几尼》的批判开始的,《三几尼》中有伍尔夫对于战争的一些反思,伍尔夫持有的观点是:战争是极其可恶的,但当我们通过照片看到这些由战争而导致的血淋淋的灾难、废墟、尸体,它会调动起我们的反战情绪,激励着我们去为实现和平而努力。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桑塔格就对此提出了批评:“伍尔夫在她表达对战争的反感时,其辞令、其总结却未能摆脱陈词滥调,充满重复的语句。战争受害者的照片本身,就是一种辞令。它们反复强调。它们简化。它们煽动。它们制造共识的幻觉。她相信这类照片带来的震撼不能不使有良好愿望的人团结起来。”

在桑塔格看来,伍尔夫的想法太过单纯。因为伍尔夫提出的问题问题是:“你对我们如何防止战争有什么看法?而不是你对防止战争有什么想法。”怎么能如此顺其自然的说是“我们”呢?

桑塔格认为尽管影像所呈现出来的战争的破坏性与毁灭会激起一种反战情绪,但同时也会促进更大的战斗性和复仇的欲望。在这里她举了一个例子,“在巴尔干战争爆发时,在塞尔维亚人与克罗地亚人战斗期间,一个村子遭到炮击,死于炮火的儿童的同一批照片,被塞族和克族各自拿到宣传简报会上传阅。只要把说明文字改一改,儿童的死亡就可以一再被利用。死去的平民和被粉碎的房屋的图像,可用于加强对敌人的仇恨。”

那么,此时这样的照片就成为了一种工具,它激发了塞尔维亚人与克罗地亚人的互相仇恨、敌对。就像希特勒在发动战争之时,用演讲的方式将语言的煽动性发挥到极致。同样的,这些惨痛的照片与影像在好战分子那里就会变成助长邪恶与灾难的动力。我们再试想一下,南京大屠杀的照片被中国人或是南京人又或是受害者的亲人以及犯罪者观看的时候,这种影像所激发的情绪,真的还可以用伍尔夫所说的“我们”来概括吗,这种“我们”一样吗?他们的情感、立场怎么可能相同呢?

战争摄影的作用不在于他揭露的是否足够现实与惨烈,而是取决于我们是谁以及这些照片所呈现的受害者以及造成这些惨状的人到底是谁。所以桑塔格说:“当问题涉及到观看他人的痛苦时,任何“我们”也不应被视为理所当然”。战争摄影并不是我们理想中的那样,给世界带来团结、反战情绪以及和平主义,他甚至可能会促进、加重战争和灾难。所以像伍尔夫所持有的观点,是太过于美好与天真。

02

“摄影具有欺骗性”

其次,伍尔夫宣称,照片不是争论,它们就是事实直接对眼睛所说的未经加工的声明。而桑塔格认为,真相是这些照片并非就是任何东西,也绝非仅仅被视作事实,照片既是客观记录又是个人见证,既是对现实某个实际时刻的忠实复制或转录,又是对该现实的解释。这些影像也并不是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是战争场景最真实的写照,相反它可能是被策划的,带有一定的欺骗性。

大家可能都知道战争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西班牙内战期间拍摄了一张极其著名的照片,叫《倒下的士兵》。一个被敌人子弹击中的共和派士兵在一座小山丘上后仰翻倒,他的右臂甩向背后,步枪从手里脱落,这个被卡帕记录下的死亡的瞬间令人震撼,许多年后,这张照片的真实性、客观性遭到人们的质疑,很多人认为这张照片是摆拍,是被操纵的对象。

《倒下的士兵》

还有罗伯特·杜瓦诺的那张《市政厅前的亲吻》,一直被当作是浪漫爱情和浪漫巴黎的象征,但后来杜瓦诺承认这是摆拍,他说“我从来不敢抓拍街上的情侣,当众接吻的往往不是合法的伴侣……”以及苏联战争摄影师叶夫根尼·哈尔杰伊在年5月2日柏林仍在燃烧时所拍的俄国士兵在德国国会楼顶升旗的照片,这壮举也是为了拍照而刻意安排的。

为什么战争摄影会有欺骗性呢?桑塔格说:“摄影师的意图并不能决定照片的意义,照片将有自己的命运,这命运将由利用它的各种群体的千奇百怪的念头和效忠思想来决定。”因为它会受到各种立场、意识形态的控制与利用,这种利用也会激发进一步的战争,比如布尔战争中,布尔人在年1月夺取了斯皮翁科普战役的胜利之后,就认为在自己的军队中传阅英军死者的可怕的照片,有助于鼓舞士气。

这张照片是一位身分不明的布尔摄影师在英军那场葬送了一千三百名士兵性命的败仗之后十天拍摄的,令人毛骨悚然地呈现一条长长的浅沟,挤满未掩埋的尸体。而且这张照片上没有风景,充满画面的是凌乱的尸体。当英国人在听闻这样的暴行时,就宣称:“这没有意义,只会吸引人性变态的一面。”对此现象,著名的战争美学家厄内斯特·云格尔把摄影与枪关联起来,他认为“摄”一个对象与“射”一个人是一样的,制造战争与制作照片是一致的活动:“这是同一种智力,其毁灭性武器可以毫厘不差地对准敌人。”

03

“令人反感的图像也能诱惑人”

另外,桑塔格还指出我们对于这些关于他人的痛苦的照片的反应,并非都是受到了理性和良知的支配。她认为大多数有关被折磨、被肢解的身体的描绘,是会引起淫欲的兴趣的。我们为什么要观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出于人性的本能的欲望。

她说:“人们对身体受苦的图像的胃口,似乎不亚于对裸体图像的欲求。所有展示一个有魅力的身体遭侵犯的图像,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色情的。但是令人反感的图像也能诱惑人。”我们每个人都有作为“看客”的本能,再通俗一点来讲,我们都喜欢看热闹,某某自杀了、打架了、被家暴了都成为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jj/4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