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拉热窝  >> 萨拉热窝经济 >> 正文 >> 正文

重新分割世界战争巴尔干战争阿尔巴尼亚国

来源:萨拉热窝 时间:2023/3/26

引言

在年的摩洛哥危机和-年的意土战爭以后,开始了新的危机--这一次是在巴尔干半岛,在那里,深刻的社会和民族矛盾同大国的竞争交织在一起。

巴尔干同盟的形成

依然受土耳其统治的巴尔干各族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在马其顿、阿尔巴尼亚、爱琴海诸岛等等),继续不断地发展着。在这时候,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使阶级矛盾复杂化了。例如,在马其顿,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是地主,信奉基督教的斯拉夫人是农民。巴尔干各族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同反对中世纪的残余-封建主义和专制制度的斗争溶合在一起。列宁写道:“建立巴尔干各民族国家联盟,推翻地方封建主的压迫,巴尔干各族农民彻底摆脱地主的压制,--这就是过去摆在巴尔干各族人民面前的历史任务。”

巴尔干各国工人阶级的先进部分正确地了解这些历史任务,为彻底民主地、革命地解决巴尔干半岛的民族问题而斗爭。但是,在确定巴尔干各国的对外政策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各民族的利益,而是占统治地位的君主国的王朝勒索,帝国主义列强的干涉,以及日益增长的民族资产阶级的侵略意图。年春天,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两国政府认定:彻底解决马其顿和欧洲土耳其其他地区问题的有利时机到来了。

在意土战争发生以后,塞尔维亚加速了它同保加利亚早已开始的缔结军事同盟的谈判。俄国外交当局也秘密参加了谈判。沙俄对于建立巴尔干同盟是有利害关系的,因为必要时,可以使它去反对土耳其或者奥匈帝国。同时,沙俄对大规模的战争还沒有准备,它不希望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对土耳其过早开战。由于在重新分配马其顿领土的问题上发生尖锐的分歧,塞保谈判拖延了将近半年,这些领土准备脱离土耳其的统治,而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同时要求它们。

年3月13日,谈判以签订同盟条约而告结束。依照条约的条件,如果任何一个大国企图并吞(哪怕临时地)巴尔干领土的一部分,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保证相互支援(从而塞尔维亚在反对奥匈对巴尔干的侵略政策时,预先获得保加利亚的支持),而同盟条约的秘密附件规定塞尔维和保加利亚对土耳其的武装发动,两个同盟国又商定关于将来瓜分马其顿的条件,同时划定了“爭执区”,该区的最后归宿要由俄国沙皇的仲裁来决定。年5月12日,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签订了军事协定,其中规定了一旦对土耳其或奥匈发生战爭双方所应提供的军队数量。

不久以后,保加利亚同希腊签订了同盟条约,而塞尔维亚同门的内哥罗缔结了口头的同盟协定。这样就形成了巴尔干同盟,它的参加国以完全消灭土耳其在巴尔干半岛的统治为自己的主要目的。列宁指出:“现在巴尔干各国的民主阶级软弱无力(无产阶级的人数少,农民闭塞、分散、没有文化),使得经济上和政治上必然的联盟变成了巴尔干君主国的联盟。”年夏秋两季,巴尔干同盟国家和土耳其之间的关系极为紧张。双方互递威胁性的照会。俄国和奥匈代表欧洲列强发表宣言,说不容许巴尔干的现状有任何改变。但是,这种警告已经不发生效力了。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开端

10月9日,门的内哥罗对土耳其宣战;10月17日,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参战;翌日,希腊也参战了。最初的军事冲突就已经表明巴尔干同盟国较土耳其居优势。在几个星期中,它们得到巨大的成功。塞尔维亚军占领了瓦达河上游、新巴查尔行政区和阿尔巴尼亚北部,而希腊军占领了萨罗尼加(仅比保加利亚部队早几小时到达那里)。保加利亚军向伊斯坦布尔推进。只有埃地尔内(即阿德里亚那堡)、雅尼那和斯库台等要塞仍在土耳其手中。巴尔干同盟国的胜利标志着土耳其在巴尔干半岛上的封建统治的崩溃。

列宁写道:“尽管在巴尔干建立的是君主国的联盟,而不是共和国的联盟,尽管这个联盟的形成是由于战争,而不由于革命,火一尽管如此,在摧毁整个东欧的中世纪残余方面,还是向前迈了一大步。”年11月3日,土耳其政府请求列强进行和平调处。12月初,土保缔结停战协定。欧洲列强都企图利用巴尔干的既成局势谋求自己的利益。正如列宁当时所指出,这意味着“问题的重心已经完全从战场转移到所谓强国勾心斗角的舞台上去了。”

不久以后,在伦敦开始举行列强大使会议,同时,土耳其和巴尔干同盟国也就和约条件问题进行谈判。帝国主义列强对这些谈判施加直接的和越来越大的压力,力图保证自己的自私利益。在一系列问题上发生了尖锐的意见分歧。例如,塞尔维亚要求把亚得里亚海的海港交给它,这引起了奥匈的极度不满。奥匈在德国的支持下实行动员,陈兵塞尔维亚国境。俄国虽然赞同塞尔维亚的领土要求,但是它劝告塞尔维亚政府避免公开的冲突。

这时,法国开始采取更加侵略的方针,指望一旦发生欧洲大战,它可以利用保塞两国的军队反对奥德集团。为了这个目的,彭加勒就唆使沙皇政府更加积极地支持塞尔维亚反对奥匈,而巴黎交易所向沙皇政府提供了一笔专用作军事开支的新贷款。英国也挑拨列强之间的矛盾,企图保证自己当仲裁者的角色。尽管如此,列强还不敢发动大规模的战爭,塞尔维亚不得不放弃自己在亚得里亚海的领土计划,而以取得前往阿尔巴尼亚自由港贸易的权利为满足。

阿尔巴尼亚国家的形成

关于阿尔巴尼亚的命运的问题,是伦敦谈判的主要问题之一。远在年,在青年土耳其革命以后,在阿尔巴尼亚,民族解放运动就加强起来,年春天,它发展为国家北部的群众武装起义。在-年,起义席卷了整了阿尔巴尼亚。当巴尔干战爭开始的时候,巴尔干同盟国和各大强国干预阿尔巴尼亚的事务。根据巴尔干同盟国的初步计划,准备由门的内哥罗、塞尔维亚和希腊瓜分阿尔巴尼亚。奥匈为了反对塞尔维亚对亚得里亚海出海口的要求,提出建立“独立的”阿尔巴尼亚的计划,打算对它实行自己的保护制度。

意大利和德国都支持奥匈。依照它们的如意算盘,阿尔巴尼亚可以成为防止俄国在巴尔干半岛上加强影响的屏障。土耳其在战爭中的失败,使阿尔巴尼亚人产生了获得独立的新希望。年11月,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各种阿尔巴尼亚侨民组织的代表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召开全阿尔巴尼亚大会和选举临时民族政府的决议。年11月28日,在发罗拉(即发罗那)举行的全国各地区和国外阿尔巴尼亚侨民中心的代表会议上,正式宣告阿尔巴尼亚的独立。

一个星期后,成立了以伊斯玛尔·捷马利为首的临时政府。列强考虑到阿尔巴尼亚人民的不屈不挠的斗爭意志,不得不同意建立阿尔巴尼亚国家。但是,一方面考虑到竭力在巴尔干半岛的亚得里亚海沿岸扩大自己影响的奥匈的强烈要求,另一方面,又考虑到塞尔维亚要求给予它亚得里亚海的出海口,列强决定阿尔巴尼亚在苏丹的宗主权下面,在欧洲列强的监督下面实行自治。斯库台划归阿尔巴尼亚。门的内哥罗派兵围攻斯库台,拒绝执行把该城移交阿尔巴尼亚的决定。

俄国支持门的内哥罗,而奥匈反对它。由于德国支持奥匈,而英国支持俄国,阿尔巴尼亚问题,其中包括关于斯库台的问题,就发展为巨大的国际冲突,有严重复杂化的危险。最后,门的内哥罗让步,从斯库台城下撤走了自己的军队。这样一来,由于阿尔巴尼亚人民反对土耳其压迫的斗争和由于巴尔干各国对土耳其的战争的结果,阿尔巴尼亚恢复了自己的国家组织。然而在实际上,阿尔巴尼亚当时还沒有获得完全的独立。列强立德国亲王维达为阿尔巴尼亚大公,继续干涉它的事务。

年伦敦条约

在和平谈判的进程中,又暴露出在其他问题上面的深刻矛盾。保加利亚要求向东色雷斯方面相当大地扩展自己的边界。已经占领萨罗尼加的希腊,又努力取得了爱琴海诸岛,并索取阿尔巴尼亚的南部。塞尔维亚兼拜了马其顿全部,其中包括“爭执区”和从前预定给与保加利亚的那一部分,丝毫不肯让步。保加利亚既不愿容忍塞尔维亚的所得,也不愿容忍把萨罗尼加交给希腊。

年1月的土耳其政变使情况复杂起来,这次政变是好战的青年土耳其集团发动的,它引起土耳其和保加利亚之间重新展开军事行动。但是,土耳其军队又失败了,年5月30日在伦敦签订了在几个强国的压力下草拟的巴尔干同盟参加者和土耳其之间的和约。按照这个条约,只有君士坦丁堡和在埃诺斯-密底一线的毗连的海峡地区仍归土耳其所有。欧洲土耳其的其他一切领土,除形成独立国家的阿尔巴尼亚而外,一概归巴尔干同盟参加者。关于爱琴海诸岛的归属问题,交由列强决定。

伦敦和约的缔结不但沒有消除主要帝国主义列强以及巴尔干各国之间的矛盾,反而使这种矛盾更加尖锐化了。巴尔干战争的结果不利于奥匈集团。德国统治集团认为在反对俄国的斗争中可能成为盟友的土耳其,遭到了悲惨的失败。奥匈的帝国主义野心的主要对象-塞尔维亚,相当大地加强了。同时,巴尔干同盟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奥德帝国主义者在巴尔干的影响的进一步崩溃和协约国列强阵地的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奥德两国外交界就以分裂巴尔干国家同盟为自己的任务。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德国和奥匈利用在保加利亚产生的对塞尔维亚取得马其顿一事的强烈不满,并依靠自己的走狗科堡的斐迪南国王,开始唆使保加利亚反对巴尔干同盟的其他参加者。而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和希腊方面则缔结了反对保加利亚的秘密军事同盟;罗马尼亚也参加了这个同盟。俄国企图防止已经成熟的冲突,结果沒有成功。保加利亚自恃在军事上的优越性,年6月29日突向自己过去的盟国进攻。

但是,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和希腊的军队坚守自己的阵地;同时,罗马尼亚以及土耳其也起来反对保加利亚。第二次巴尔干战爭就这样开始了。在短短的时期内,保加利亚便战败求和。年7月30日,和会在布加勒斯特开幕;8月10日,保加利亚就同塞尔维亚、希腊和罗马尼亚签订了和约;9月29日,保土和约也签订了。

塞尔维亚几乎完全得到了在此以前保加利亚从土耳其手中夺得的那一部分马其顿领土;南马其顿和西色雷斯划归希腊;南多布鲁甲划归罗马尼亚;东色雷斯一部分,连同埃地尔内,划归土耳其。结果,保加利亚由于第一次巴尔干战爭所获得的领土,只剩下了马其顿和西色雷斯的一小部分。土保边界向埃诺斯-密底线以西推移。奥德帝国主义绝不会忘记利用巴尔干同盟的分裂。在保加利亚的统治集团中,亲德和复仇主义的倾向加强了。

同时,德国政府派军事代表团去土耳其,不久,代表团团长里曼·封·桑德斯将军被任命为驻扎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的土耳其军司令。与修筑巴格达铁路一样,德国军事代表团的派遣表明德帝国主义在近东的阵地已经相当加强。沙皇政府见到自己在巴尔干半岛和土耳其,特別是在黑海海峡地区的利益受到威胁,就对里曼·封·桑德斯的任命提出坚决的抗议。这导致了新的俄德冲突,但是,这次冲突以妥协而告终。德国政府同意不叫里曼充当军团司令,而任土军监察员。让步只具有形式的意义,并沒有缓和德俄两国的矛盾。

军备竞赛。列强的战略计划

到年初,军备竞赛达到了巨大的规模。德国断然拒绝缩小自己的海军纲领,同时疯狂地扩大了陆军。连同自己的盟邦奥匈在内,它现在拥有万受过军事训练的人员。在协约国强国的阵营里,受过军事训练的人数要多一些,但是,德军的技术装备比法军和俄军优良,而英军人数过少,当时几乎可以不估计在内。况且,德国总参谋部所持的出发点是:德军的动员和展开要比俄法两军快得多。

协约各国也迅速扩大自己的军事力量。在新的法国贷款的帮助下,俄国修筑了通至德国国境的战略铁路,扩充了军队的干部人员。但是,沙俄政府的军事措施纲领还远远沒有完成--最后的日期预定在-年。法国也实现了大规模的军事纲领。特别是年,通过了把军队服役期限从两年改为三年的法案,这样一来,法国陆军的人数就会比平时增加50%。就整个来说,法俄两国军事纲领规定:再过两三年,将会压倒德国在军备方面的优势。

在两个阵营中,总参谋部进行了协调作战计划的紧张工作。德国总参谋部和奥匈总参谋部接触频繁。年,法俄两国缔结了秘密海军协定。法俄总参谋部和英法总参谋部几乎在同时举行的谈判,以签订秘密作战协定和海军协定而告结束。当时,英法两国还达成了一项政治协定,它虽然包括有英国可以“自由行动”的“但书”,而在实际上确认了一旦与德国发生战争,英国将站在法国一边。

年春天,俄英两国开始了缔结海军协定的秘密谈判。由于德国政府获悉这个消息,谈判不久便告中断。德国的作战计划规定在东西两个战线上进行短期的战争,这个计划是-年的德军总参谋长史里芬制定的。史里芬的继任者--小毛奇只把这个计划稍加改变,而保留了自己前任的主要思想:由集中在右冀的5个军组成的主要突击兵团,应当穿过比利时,突入法国北部,如有必要的话,迂回巴黎向前推进;包围和歼灭法军是作战的目标。

计划规定:在开始时,以少数兵力对俄军进行防御战。在击溃法军以后,德军再回师东指,击败俄国。奥匈也计划在两条战线上作战--对付俄国和对付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同时,还规定除掉后顾之忧-极不可靠的盟国意大利的必要性。法国的战略计划是在极端矛盾的因素的影响下制订的。在经济和军事工业方面,法国落后于自己的敌人-德国。法国兵员的人数比德国少。因此,法国司令部的计划基本上是消极等待的计划。

同时,法国资产阶级的复仇主义情绪迫使法国总参谋部企图在阿尔萨斯和洛林采取积极行动,而所获得的关于德国穿过比利时入侵的计划的消息,又使注意力移到未来战线的北段去了。英国也主张积极保卫比利时。在这些相互矛盾的影响下,法国的计划规定,把4个军在全线展开,留1个军作第二梯队。英国远征军和比利时军一样,只起次要的作用。英国不想广泛参加陆上战斗,希望把陆上战斗的重担完全压到法俄两国的肩上。

至于谈到俄国的计划,那末,沙皇政府的政治和战略利益要求首先以反对奥匈为主要的努力方向。因此,预定把6个扩大的作战军中的4个军投入奥地利战线。但是,对同盟国有条约义务的俄国,同时,根据法俄军事协定,在动员15日内,必须将80万军队集中到德国边境,以便立即对德国展开进攻。德国统治集团考虑到年所形成的有利于德国的力量对比关系过些时候可能向有利于敌人的方面变化,就提出了“先发制人”的战爭思想。

小毛奇在与奥军总参谋长康拉德·封·霍曾道夫会晤时说:“任何的拖延都会减少成功的机会”。德国军事集团直接怂恿奥地利同塞尔维亚发生冲突。从另一方面,德帝国主义者认为战爭可以摆脫国内业已成熟的政治危机。早在年末,法国驻柏林大使茹尔·康邦就曾指出:德国的一些有势力的政治集团从社会的考虑渴望战争,因为他们想要把人们的注意力转到对外政治性质的利益上去,只有这种利益能够阻止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群众运动的高涨。

也有另外一些情况,在德国被认为有利于它的侵略计划。在伊朗重新加强的俄英两国的竞争,到年初达到如此尖锐的程度,以致关于修订年英俄协定的问题成为了两国政府之间正式谈判的对象。从另一方面,在年初,英德两国开始了关于巴格达铁路问题以及关于瓜分非洲葡属殖民地问题的谈判。在实际上,所以举行这些谈判,是由于英国政府企图迷惑德国,使它看不出英国在已经成熟的欧洲冲突中采取什么立场,同时,又在关于伊朗问题上对沙俄施加压力。

但是,德国统治集团在年夏天估计国际局势时,认为:一旦在欧洲发生战争,至少在一定时期内,英国不会参加俄国和法国的方面。依照德国和奥匈帝国主义者的意见,总地说来,力量的对比关系对他们是有利的。年6月中旬在科诺皮什特会晤的威廉二世和奥国王储弗兰茨·斐迪南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依照弗兰茨·斐迪南的意见,对沙俄就沒有担心的理由:“内部困难过大,不容许这个国家采取侵略性的对外政策”。德国皇帝对这一估计也表示同意。他劝告奥地利人狠狠打击塞尔维亚,彻底确立自己在巴尔干的影响。

萨拉热窝的暗杀事件

弗兰茨·斐迪南从科诺皮什特前往塞尔维亚边境,在那里,奥匈军队准备演习。塞尔维亚认为,这次演习和弗兰茨·斐迪南的访问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都是挑衅的行为,因而引起了具有民族情绪的塞尔维亚青年的巨大愤慨。贝尔格莱德的大塞尔维亚秘密爱国军人组织也积极活动起来。年6月28日,塞尔维亚爱国军人团体“黑手会”会员、中学生加·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的街头刺死弗兰茨·斐迪南。柏林和维也纳立即决定,萨拉热窝事件是开始冲突的良好借口。

“这是千载一时的机会!”--在威廉二世的这句话里,具体表现出德帝国主义领导集团的情绪。7月5日和6日,奥匈和德国的代表在波茨坦进行谈判。关于战争的问题已经确定了,奥地利外交当局所考虑只是如何向塞尔维亚提出不能不被拒绝的要求,在草拟最后通牒时如何把军事冲突的责任从奥匈方面转嫁到塞尔维亚身上。当奧国政府准备提出最后通牒时,德国外交当局通过资产阶级报刊的渠道,对国内外的舆论施加压力。

正如德国政府的秘密训令所说,必须“最谨慎地掩盖可能使人怀疑仿佛我国怂恿奧地利人作战的一切蛛丝马迹。”德国外交当局开始探询英国打算采取什么立场。7月6日,当波茨坦谈判结束的时候,德国大使“完全表示信任地”告知格雷说,柏林认为必须利用沙俄的软弱性,而不遏止奥匈。从英国政府得到的答复是只能促使德国发动战爭的,因为格雷承认,俄国在军事方面是软弱的。

同时,在同俄国大使谈判时,格雷示意:“德国认为俄国是自己的主要敌人”;他竭力造成这样一种印象:一旦发生战争,英国将采取有利于俄国的立场。法国和沙俄认为,萨拉热窝刺杀事件以后所形成的国际局势是欧洲战争的开端。年7月法国总统彭加勒访问彼得堡,使俄法两国外交当局得到了直接商定进一步行动的机会。英国驻俄大使布卡南探悉在彭加勒访问彼得堡期间(7月20-23日)所进行的谈判的内容,就向伦敦报告说:“法俄两国的决定应战,已经十分明显。”

奥国的最后通牒和奥塞战争的开端

7月23日,奥国向贝尔格莱德致最后通牒。哈布斯堡王朝政府指摘塞尔维亚政府纵容恐怖行动和支持反对奥匈的运动,它提出一些要求,而满足这些要求就意味着塞尔维亚国家失掉自己的主权。德国怂恿自己的盟国在巴尔干半岛进攻,希望使敌方措手不及。据7月25日奥国大使赛根尼的报告:柏林“以最坚决的方式劝告我们立即行动,使世界面对已成的事实。”

7月24日,奥国致塞尔维亚的最后通牒还沒有逾期,沙皇政府就采取了动员基辅、奥德萨、莫斯科、喀山等4个军区,以及黑海和波罗的海舰队的决定。7月25日决定:自翌日起,全俄国各地区都处于戒备状态。同一天,法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军事性质的准备措施。英国资产阶级报刊断言,仿佛英国不拟干预奥匈和塞尔维亚之间的冲突。在实际上,英帝国主义者从一开始就了解:使冲突局部化是不可能的事情。

俄国驻伦敦大使卞肯道夫这样说明英国的政策:“英国主要的畏惧并不是奥国在巴尔干的霸权,而是德国在全世界的霸权。”7月25日,当塞尔维亚还沒有答复奥国的最后通牒以前,英国外交界的领导人物之一艾尔·克鲁就在向政府提出的备忘录中写道:“在德国力图在政治上称霸欧洲的这次斗争中,我们的利益同法俄两国的利益交织在一起。”英国外交当局极力掩蔽自己的意图,以调停人的面貌出现。

可是,关于防止战争的建议,用格雷的话来说,只不过是“向德国摸脉的手段”而已。这些建议还有一个使命,就是暗示英国人民了解到:尽管政府反对,战争的威胁已经来临。7月25日,塞尔维亚答复奥国的最后通牒。塞尔维亚政府的照会表示了平息冲突的决心。尽管如此,奥匈政府却宣布说,它的要求沒有得到满足,并对塞尔维亚宣战。7月28日,在奥塞边境上开始了军事行动。第2天(7月29日),柏林接到驻伦敦大使利希诺夫斯基的报告,说英国政府已经明确表示准备参战了。

结语

事件虽然开始按照既定的方向发展,对德帝国主义说来,这一方向却最不称心如意。这引起了德国统治阶级上层的狂怒。威廉在利希诺斯基的来电上批道:“英国在它认为我们已经走投无路的时候才摊自己的牌。”这时,德国已经热火朝天地展开一切动员措施。7月30日傍晚,沙皇尼古拉二世批准了俄国总动员的决定。7月31日,宣布了总动员令,午夜时分,德国政府向俄国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停止动员。主要欧洲强国的军事冲突已经不可避免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jj/10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