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
俄国革命与共产国际
YAHISTORY
导言
01
思维导图
红色部分为往年考察过的选择题考点
02
考点分析
这一节不是统考和自命题考察的重点,大家复习该节时要重点把握俄国革命的进程与影响,同时要将该时期苏俄的各种政策置于整个欧洲大环境下考察,分析其合理性及其局限性。对于东欧发生的革命,大家需要多浏览,留下印象即可。以下是统考需要大家掌握的考点:
仍旧为大家提供几个问题供思考:
1.论述十月革命的特点、道路、历史必然性以及意义。
03
选择题
往期答案分析
上一期:历史考研考点分析
1.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德矛盾。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实力的迅速增长,德国成为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英德矛盾上升为欧洲的主要矛盾。英国不得不放弃"光辉孤立"政策,开始寻找结盟的对象。德国统治集团自19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争取称霸欧洲的"大陆政策"转向夺取全球霸权的"世界政策",企图在世界范围内夺取"日光下的地盘",这对于老牌殖民帝国英国是一个严重的挑战。英、德之间矛盾的尖锐化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①在中、近东,德国修建巴格达铁路的计划直接触及了英国在中东的利益并威胁着英属印度。
②在非洲,德国想沿赤道两旁向外扩张,从东非塞内加尔到西南非索马里建立一个斜断非洲大陆的"赤道非洲帝国(二S计划)。这与英国的"开罗--开普计划(二C计划)是尖锐对立的。
③在制海权方面,德国加紧扩充海军紧追英国。年德国议会通过了庞大的海军建设计划,两年后又把计划扩大一倍。德国海军力量很快增强到世界第二位,仅次于英国。
2.简述三国同盟的形成。
三国同盟是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在维也纳根据各自的自身利益从而结成的秘密同盟。
①德奥结盟。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实力上升,英法下降,德国想要夺取其殖民地。另外普法战争胜利后,普鲁士在法国巴黎宣布德意志成立,导致德法民族矛盾激化。为争夺巴尔干,俄国与奥匈帝国关系恶化,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年10月,德、奥签订同盟条约,规定若缔约国一方遭到俄国或英国的攻击另一缔约国则用兵力援助前者或者保持中立。
②德意结盟。年法国从阿尔及利亚侵入突尼斯,并把它变成自己的保护国。意大利早已觊觎突尼斯。但苦于实力不足,不能单独对抗法国,便投靠德、奥。经过谈判,年5月20日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至此三国同盟形成。
3.论述一战爆发的原因及影响。
一战爆发的原因
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刺身亡,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但是,一战的爆发还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根源和长远的历史根源。
①一战发生的深层原因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19世纪70年代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和德国的工业实力超越了英国和法国跃升为世界的前两位。随着经济地位的增强,德国抛弃了"大陆政策",推行"世界政策",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划分世界。这样就与英国等老牌殖民主义国家的利益发生了尖锐的冲突。英德矛盾日益凸显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②帝国主义国家在激烈的利益竞争中抛弃了"相互协调"的外交战略,转而采取结盟的策略,通过壮大己方的力量来压制竞争对手。于是从19世纪末期开始,在欧洲逐渐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
③欧洲大国间的结盟对抗直接导致了日益白热化的军备竞赛。德国在奉行"世界政策"后疯狂扩充海军力量以挑战英国的海上霸权。英国为维持庞大的殖民帝国,不允许其他国家染指其海上霸主地位,也竭力扩张军力。两大军事集团已成剑拔弩张之势。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巴尔干问题成为各种实力斗争的焦点,各大国都期望通过干涉当地的民族主义斗争而渔翁得利,这其中奥匈帝国与俄国的矛盾最为尖锐。随着地区冲突的加剧英、法、德等国相继介入巴尔干问题,使这一地区成为了引发大规模战争的火药桶。总之各种必然与偶然因素相互交织最终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的影响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人力和物力的巨大损失和破坏。各个国家经济水平严重倒退,物资匮乏。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俄、德、奥帝国相继灭亡,欧洲三个反动堡垒被摧毁;英、法虽然是战胜国,但在战争中被严重削弱了。美国从战争中获得极大利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日本也在战争中获得了异乎寻常的畸形发展。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了一系列革命。在交战各国中反动、腐朽的沙皇俄国危机最深首先爆发了革命。在布尔什维克和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国家。在俄国革命的影响下,又爆发了震撼欧洲的德国十一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匈牙利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以及英、法、美等国无产阶级支持苏俄的政治罢工。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俄国年革命以后土耳其、波斯、中国相继发生了革命。
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一战后战胜国设计并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战败的德国不堪忍受苛刻的和约,一定要复仇;战胜的意大利和日本也嫌分赃太少,伺机重新瓜分世界。上述隐藏的矛盾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此外战后兴起了两股巨大的政治力量:一是苏联及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二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这使得战后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人类的进步过程不断加速。
选择题
1.首次使用坦克的战役是()
A.马恩河战役
B.坦能堡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凡尔登战役
2.对西亚推行“3B”政策的是()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俄国
3B政策即修建伊斯坦布尔到巴格达的铁路
3.欧洲大国会议协调一致原则被打破的标志是()
A.维罗纳会议
B.四国同盟成立
C.特罗波会议
D.亚琛会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fz/8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