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欧汉隆(MichaelO’Hanlon)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对外政策研究主任
美国涉疆政策的一个重要基础是认定中国进行所谓“种族灭绝”。“种族灭绝”是一个严重的用词,无论是从历史还是法律角度,在涉疆问题上使用它都不合适。这是在蓄意破坏中美关系。给中国扣上“种族灭绝”的帽子体现了美国外交政策妖魔化中国的危险思维。
尽管部分新疆政策在美国人眼里不妥,但这绝不等于种族灭绝,也完全不符合相关概念和年《灭绝种族罪公约》中的定义。
中国虽然在个别情况下对维吾尔族采取了某些行动,但没有发生任何种族杀害事件。此外,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中国在新疆的强迫同化和人口稀释行为是在有计划地“摧毁”该族群,因此,中国的行为不符合种族灭绝的定义。美国必须坚决回应中国的崛起。但对此美国应该付出努力,而不是故意挑衅。
在经济领域,特朗普总统合理地利用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阻止中国对美国高科技资产和公司的收购;并正确地发起了一场全球运动,阻止了华为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建立5G网络的雄心。拜登总统正确地维持这些政策。特朗普利用关税限制中国的行为相对缺乏建设性,但是拜登却保留了相关政策。
在军事领域,问题可能更严峻。随着奥巴马政府的“第三次抵消”战略(ThirdOffset),至少从年起,五角大楼将中国视为威胁是可以理解的。但特朗普在年《国家安全战略》和《年国防战略》中所做的事情就过分了。
美国此前的外交政策已经证明政府有时在国家安全问题上倾向于鹰派思维。美国吸收了二战和冷战的教训,包括了解绥靖政策的危险。但是,美国人往往对一战认识不足,尤其是在外交崩溃和军事危机时,大国是如何陷入战争的。
幸运的是,现在的美中关系与年8月的世界局势相距甚远。但在年,同样也没人能预料6月28日会发生萨拉热窝事件,并由此点燃一场战争。现在,我们应该对美中关系的恶化持非常谨慎的态度。
编译:
朱雪铭,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本科生,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研究助理。
出处: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fz/7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