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做太平犬,莫做离乱人。历史上什么最难?太平盛世最难。
01太平盛世好时光中国号称有年文明史(国外认可为年),秦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中国历史上,统一的时间有多长呢?根据葛剑雄教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统一分裂与中国历史余论》里的数据:如果以历史上中国最大的疆域为范围,统一的时间为81年。如果把基本上恢复前代的疆域、维持中原地区的和平安定作为标准,统一的时间是年。其中包括公元前1年-前09年(秦-至陈胜王)1年;公元前年-公元年(西汉)年;50年-年(东汉)年;80年-年(西晋)1年;年-年(隋)7年;年-年(唐)15年;年-年(元)7年;年-年(明)6年;年—年(清朝-至太平天国割据)年。
无论说中国有年文明史,还是年文明史,统一的时间仅占年,分裂的时间都远大于统一的时间,分裂是常态。而即便是这年也有着很大的水分。比如明朝土木堡之变发生在年,此后除了弘治中兴的18年,其余年景如万历之后光宗、天启、崇祯,无论如何算不得太平时光。
严格算起来,中国历史上比较公认的盛世只有三次,即从“文景之治”到“武帝极盛”再到“昭宣中兴”的西汉盛世、从“贞观之治”到“开元全盛”的大唐盛世以及清代的“康雍乾盛世”。时间加起来也就只有三四百年。即使是有幸参加康熙千叟宴(五十二年和六十一年两次)的老人,也经历了康熙早年三藩之乱。
网上曾有帖子问,如果能够穿越,你最想穿越到哪个朝代?答案五花八门。有《回到明朝当王爷》、《临高启明》或《晚明》,还有回到宋朝去《宰执天下》或《绍宋》,总之网友都认为回到古代自己就能叱咤风云,改写历史。可实际上,穿越回去能到太平年代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能到盛世那更是烧高香了。
0杜甫和李清照的好时光看看诗圣杜甫,杜甫出生于71年,正值唐玄宗继位。年轻时“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当时他登泰山时想的是“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还曾经跟着年长10岁的李白大哥结伴游荡山水间。结果此后一生仕途不顺,安史之乱爆发后,入蜀避乱后一生漂泊最终客死船上。他不会想到,原来他年轻的时候就是一生最好的时光。
再看看女词人李清照,出生清贵之家,父亲李格非是苏轼弟子。“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年轻时“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与赵明诚成婚后成双入对逛大相国寺,琴瑟和弦,一起编修《金石录》。此后赵李两家卷入政治风波,他们也只能屏居青州。靖康之难爆发后,她和赵明诚颠沛流离,期间赵明诚不幸染疾去世。再往后,半生收藏被盗,自己再嫁张汝舟后又和离,“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此后半生,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
她不会想到,汴京的年少时光就是她一生最好的时光。
宋朝朱敦儒曾有一首词《蓦山溪》:
邻家相唤,酒熟闲相过。竹径引篮舆,会乡老、吾曹几个。沈家姊妹,也是可怜人,回巧笑,发清歌,相间花间坐。高谈阔论,无可无不可。幸遇太平年,好时节、清明初破。浮生春梦,难得是欢娱,休要劝,不须辞,醉便花间卧。
读来可见作者庆幸生在太平年好时节,可实际上作者1年生于洛阳,年去世,而靖康之难发生在年。他此生再回不去洛阳了。
03《大闹天宫》的好时光年,中国首部彩色动画长片、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大闹天宫》问世。该片从筹拍到制作完成足足用了4年,仅剧本就耗费了导演万籁鸣半年多时间,手工绘制用了两年多时间。其中光是“美猴王”的形象,中途就变了无数次“脸”。为了寻找片中诸多神仙的原型,制作组特意派人上京“求神”,找遍了京城大大小小的庙宇。为了设计出更好看的云朵,制作组先后前往故宫、西山等地参考,最终以中国传统的如意头云纹为参考对象,设计出了生动立体,且富有诗意的云朵。在那个电脑还没有普及的年代,画师们靠着手中的笔画下人物的一举一动,绘制了10万余张画纸才完成了这部脍炙人口的佳作。
《大闹天宫》在场景上充满了各种中国风元素,光一个小小的蟠桃园,就浓缩了各种古典建筑的精华,在其中我们能看到苏州园林、徽派建筑等各种风格迥异的建筑特色。
影片问世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轰动,荣获第届英国伦敦国际电影节年度杰出电影,以及第二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在内的多个奖项,可谓是“中国学派”的巅峰之作。当时的法国《世界报》称赞道,“《大闹天宫》不但具有美国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斯尼艺术所做不到的,它完美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即使在今天,该片每年的发行量仍居上美厂前三名的行列。
即使后续有《黑猫警长》、《葫芦兄弟》、《白蛇》、《哪吒之魔童降世》,该片至今仍被众多粉丝称为国漫之光。
我们曾经以为《大闹天宫》是中国动画辉煌的开始,却不知道它一出道就是中国动画的巅峰。
04《蜗居》里的房价好时光年,由海清、张嘉译、文章、李念、郝平领衔主演的电视剧《蜗居》播出。电视剧直面当时的社会热点话题,反映在房价飙升的背景下,普通人在都市生活中历经的种种波折。该剧在年7月7日上海电视台首播,仅用四天便创下收视历史新高。后面北京台重播还曾经停播,并删减了部分画面。有人批评该剧“有很大的负面社会影响,靠性,靠荤段子,靠官场腐败,靠炒作来吸引眼球。”但是并不妨碍很多女生看得眼泪稀里哗啦了。
《蜗居》的结尾,海萍带着刚出院的精神恍惚的海藻散步时说了一段话:“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房贷六千,吃穿用度两千五,冉冉上幼儿园一千五,人情往来六百,交通费五百八,物业管理费三四百,手机电话费两百五,还有煤气水电费两百。也就是说,从我苏醒的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进账四百,至少……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
实际上年上海全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元/平方米。估计少有人想到,当时认为极高的房价在10年后会更高。事实证明,任何当时咬牙买房的人后面都过得很幸福。
而到了00年,房价依旧是很多人每天念叨的难题。相比“海藻”和“海萍”们,更多的是“宋思明”们。没有购房资格怎么办,假离婚;买不起整套怎么办,找深房理买份额。房价越来越脱离刚需的标准,成为贫富差距的风向标。所谓水涨船高,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水位决定了房价的水平。只要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在涨,房价就能继续涨到天上去。
00年,类似《蜗居》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少,屏幕上已经没有了打工人的身影,出现的面孔基本都是霸道总裁或行业精英,他们出门有豪车,海外留学回来就接班。他们的生活里没有买房的压力,没有挤地铁通勤的压力,他们的烦恼是如何在几个女主之间艰难抉择。甚至他们想创业时,需要做的仅仅是卖掉家里的一套别墅。他们的生活脱离了普通人。倍感失望的我,宁可看着《山河令》和《枕刀歌》,也不愿意去看他们一眼。
回首望去,《蜗居》的房价好时光再不会有了。
05维也纳的黄金时代年,历时40年建成的环城大道(Ringstrasse)让维也纳成为“新的雅典城”。这条长米、宽56米的圆弧路,两边有双重林荫带。以环城大道为标志,拥有00万人口的维也纳在世纪之交已成为继伦敦、巴黎和柏林之后的欧洲第四大城市。此后一个世纪,维也纳都没有超过当年的繁华。奥匈帝国的这半个世纪是维也纳的黄金时代。科学、艺术、哲学繁荣发展。这里的咖啡馆诞生了弗洛伊德、维特根斯塔、哈耶克、熊彼特、卡尔波卡尔等一系列巨匠。
这种宽松政治环境也让维也纳成为了中欧著名的“流放地”。大量外国,尤其是俄国革命者出走维也纳。如列宁、托洛茨基、布哈林、斯大林等,包括铁托都曾来往于此。甚至连希特勒都曾经在维尔纳学习艺术,还在街头当过画家。
《世纪末的维也纳》里面展现了维也纳的辉煌景象,茨威格曾回忆说,“几乎没有一座欧洲的城市像维也纳这样热衷于文化生活……一个普通的维也纳市民每天早晨看报的时候,第一眼看的不是国会的辩论或者世界大事,而是皇家剧院上演的节目……”
年6月8日,奥匈帝国王储被刺杀拉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伴随着创造力的井喷的是令人措手不及的破坏力。这场战争的残暴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年11月11日,一战结束,奥匈帝国解体。
世纪末的维也纳,那可怕的黄金时代,就此落下了帷幕。
06世界和平的时光史无前例年有一部热播剧《九九归一》,电视剧讲述了八国联军进北京时,胡同里郑家两主仆艰难的一生。一个是郑家的少爷郑奉时,一个是郑家车夫的儿子贾富贵。同龄的二人一直长大,虽是主仆关系,且性格各异,却情同兄弟。热情奔放富有浪漫气息的奉时追求爱情自由无心过问家业;而富贵则颇有做生意的天赋,且本分、上进和隐忍。二人的不同性格,让他们走上了不同的路。从清朝末期走向民国,经历军阀混战和革命,而后是抗战、解放到新中国的诞生。再然后政治运动、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而后是改革开放,各种时代剧变。郑奉时和贾富贵这对老朋友老兄弟走过近百年的岁月,九九归一。
他们也是我们祖辈动荡一生的缩影。
而今二战已经结束了76年,全世界都享受了久违的和平时光,这是民族国家建立以来最长的一段平静时光。
可是这种和平还能持续多久?
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让整个世界联系更加紧密,全世界的战争不会爆发。可是一战前的人民可能也是这样想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人类经过半个世纪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拥有了飞速膨胀的生产力。也正因为工业革命,在不足百年的时间内,人类就创造出了超过此前数千年文明总和的物质财富。工厂生产出庞大的物资和财富,火车和船舶将世界联通在一起。物质的繁荣带来的是人口空前增长和城市的增加。随着医学和制药工业的发展以及农业机械化对农作物产量的提升,药物和食物让城市人口的规模和数量,在短短十年内前所未有地成几何倍数增长。印刷业和传媒业让人类识字率飞速攀升,文化和娱乐方式也随着变化更新换代。可以这么讲,一战前的人类文明处于一个空前繁荣的新时代。
但是“萨拉热窝的枪声”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时候,人们才发现,大战前所有的文明进步之光,一瞬间就通过战争显现出自己的另一面。强大的生产力转为杀人武器后,让人看到了工业化带来的破坏力同样惊人。工厂可以造出汽车、轮船、电灯和药物,也能造出坦克、战列舰、机枪和毒气弹;依靠大量生产和运输维持的国际贸易,从而繁荣起来的城市,在战争时沦为饥饿的孤岛;平时迅速传播便利讯息的电台和报刊,播报内容从愉悦、幸福、快乐变成了绝望、恐惧和仇恨。
科技发明可以造福人类,也能在战争时候毁灭人类。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数十年的工业化发展所积累的巨额财富,在战争短短时间内消耗殆尽。而在战争其中,上千万条人命的死亡,更远非金钱损失所能相比。在工业革命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人,成为尚未体验过的大半个人生就已经腐烂的战壕里的尸体。
《科学的终结》认为,基础物理已有百年没有实质突破,科学发展到了极限,面临绝望边缘。如果再没有重大的技术突破,人类社会是否将面临第三次世界大战,而且是后果更加惨烈的核战争?
借用六神磊磊的话来说,什么是最好的时代?就是你稀里糊涂地简单快乐、但又坚强笃定地憧憬未来的时代,就是既有当下、又有希望的时代。这二者都具备时,别多想了,你多半已经在最好的时代了。
现在是贞观、武周、开元还是天宝?
未来难以预知,当我写下此文,是不是预示着我们可能已经是在最好的年代了?
您还可以阅读以下文章:
谁又把我的个人信息卖了?
不愿消费,不敢消费,没钱消费
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人心——重温《陈嘉庚筹办厦门大学演词》
古今多少事,都在《枕刀歌》
历史的回眸:新中国的最低潮在哪一年
lanthon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fz/7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