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拉热窝  >> 萨拉热窝发展 >> 正文 >> 正文

乖张的暴力二十世纪那些影响历史的刺杀事

来源:萨拉热窝 时间:2017/8/12

每次摊开发黄得硬脆的历史书,总能在其中发现一些历史人物穿着现代的衣衫,带着一种奇怪的仪式感,重复表演着既带庄严又滑稽的旧剧。

文|黄老邪

过去的二十世纪是个刺客横行的时代。更诡异的是:这种本质上属于“过街老鼠”的行为,却往往会被人有意无意地涂脂抹粉,带上某种奇特的合理性,甚至为陷人类于血和火之中提供理由,更凸显了这个世界乖张和非常的一面。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洛齐曾经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同样,一切当代史也都是历史。每次摊开发黄得硬脆的历史书,总能在其中发现一些历史人物穿着现代的衣衫,带着一种奇怪的仪式感,重复表演着既带庄严又滑稽的旧剧。

所以,在春意盎然、阳光明媚时,当人们以为严冬已经远远过去时,会猛然间吹来一阵寒风,把人的感觉重新拉回到那个严冬之中。

毫无疑问,政治谋杀就是这些叫人极端不舒服的寒风之一。它带着赤裸裸的视觉张力、腐臭的血腥味,猛地扑向被暖风熏得懒洋洋的人们时,就更对比鲜明了。

一个青年带来全球战祸

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首都萨拉热窝阳光明媚,一辆敞篷汽车驶向市政厅。车上坐着的,是万人瞩目的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还有他的妻子苏菲。

这次众目睽睽之下的出行,从本质上上而言,其实是费迪南大公对妻子的一次心理补偿。

因为苏菲没有贵族血统,当初他们结婚时,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他的皇后就是大名鼎鼎的茜茜公主)曾经表示强烈反对,最后皇帝和皇储达成了妥协:皇储可以结婚,但他与索菲的后代及后代的后代都没有皇位继承权。

▎费迪南大公夫妇遇刺事件,成了一战导火索

在维也纳,根本没人尊重苏菲,也只有在萨拉热窝,苏菲才能和丈夫一起,稍微享受到一点尊荣。

这次极其难得的尊荣后来证明完全是场得不偿失的炫耀:在路上时,先遇到了一次炸弹袭击,大公夫妇没受到什么严重的伤害。到了目的地,费迪南大公却为了妻子的荣誉,医院看望受伤的随从。

这是一次致命的选择:那些刺客见一击不中,便作鸟兽散,其中一个人,医院的路上,正为失去难得的机会而垂头丧气。没想到时来运转,费迪南大公的车子正好开到离他几步远的地方,他猛扑了上去,连开两枪,将费迪南大公夫妇打死。

这名刺客是塞尔维亚人,名叫普林西普。他的这两颗子弹,引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被卷入了战争。全世界有万人入伍参战,多万人丧生,万人受伤。其中受创伤最重的是法国,它整整一代年轻人或战死或致残。

▎第一次世界大战极其残酷

更为诡异的是:就在世界各大国的青年在冰天雪地或大雨滂沱中拼死血战时,这个引发战争的刺客却似乎被人遗忘了一般,一直静静地待在监狱中,直到战争快要结束时的年4月,才因肺结核死去。

历史就像一条滚滚向前的大河,如果从高空中察看,自然能描绘出这条河流的方向;但如果贴近看,这条河流的却会显得杂乱无章,而个人的命运其实只相当于这条河上的一片树叶,它既无力摆脱河流中哪怕最小一个旋涡,更无法预知未来。

对笃信大河方向的人而言,这种微观的观察,更彰显了世界的无序和难以预测。它恰如普林西普的那两颗子弹一样,谁能知道它们竟然会如此改变人类的命运?其实,还可以做一个更恶意的假设:要是打向费迪南大公的那一颗子弹偏了,整个奥地利皇室说不定会长吁一口气,暗中为摆脱了苏菲而高兴。

但问题是:两颗子弹都打中了。于是,历史的车轮就在猛然间扭转。

扭转政局的中国式刺杀

过去的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奇特的一个世纪。激情、融合、奋斗、忧伤、沉沦、仇恨……种种直冲极致的人类感情交杂在一起,形成一幅瑰丽而又略带怪诞的长卷。

普林西普的刺杀行动,和二十世纪的其它暗杀相比,相当纯粹:这是一个塞尔维亚年轻人对奥匈帝国即将吞并自己祖国的愤恨。这个世纪更多的刺杀,往往带有一种奇特的阴鸷感,在博大、恢宏的表象外,往往会带着精心算计的阴影,却也同样影响了历史车轮的走向。

在萨拉热窝事件之前差不多整一年,也就是年3月20日,一辆驶往北京的火车吐出滚滚浓烟,升火待发。当时的国民党(与后来的国民党并非同一概念)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虽然难掩在上海长期演说的疲惫。在此之前,国民党已经赢得大选,拥有组阁权,宋教仁出任内阁总理,已是铁板钉钉的事。

正因如此,宋教仁很注意自己的形象:头上那著名的三七开小分头却仍整整齐齐,嘴唇两侧的胡须也同样规整。

黄兴、于右任、廖仲恺等人陪着他,有说有笑,走向检票口。忽然间,一声枪响,周围一片大乱。宋教仁弯下腰,痛苦地说:“我中枪了。”

▎宋教仁遇刺后的上海街头

整起事件越调查越复杂:先是发现凶手是个叫武士英的失业军人兼流氓兵痞,之后他莫名其妙死了,但他死之前,人们已经发现他和一个叫应桂馨的人有瓜葛,接着应桂馨莫名其妙在火车上被人刺死,但这还没算完,洪述祖、赵秉均、袁世凯等人一个个被怀疑到。

直到现在,宋教仁究竟死于谁手,还不时引来争议。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历史的车轮已经扭转,在宋教仁死后不久,二次革命爆发,革命党人和北洋派决裂,从此中国进入了政治动荡、风雨飘摇的时,北洋时代短短16年,国务总理更替了18任,其中任期最短的伍廷芳仅5天,还有5人担任国务总理不足3个月。

与之类似的还有廖仲恺之死,他是国民党左派的代表,和蒋介石等人形成权力制衡,被称为“三驾马车”,年8月20日他遭到多人刺杀,直到现在他究竟因何而死,被谁刺杀,真相仍然潜藏水底。但他的死,却让潜在的矛盾隐隐上升,揭开了之后更波澜壮阔的大历史之幕的一角。

刺杀背后的转型之痛

多年前,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开出一篇《刺客列传》,这是被官方承认的史书中极为少见的一个特例。虽然如此,中国的政治史上,出于伦理的考虑,暗杀事件其实很少,唯一的特殊时代就是二十世纪前半页。

很少有人想到,在二十世纪,政治暗杀排名靠前的国家,竟然是美国和日本。

从二十世纪刚开始,美国就起了个不好的头:年9月5日,麦金莱总统在博览会场,被利昂·乔尔戈斯枪杀,凶手当场就擒,后被判处死刑;之后在年,小罗斯福总统刚当选还未上任,就遭人行刺。

对世界影响最大的遇刺事件,则是约翰?肯尼迪总统,他在年11月22日遇刺身亡,接下来则是一连串的诡异事件:枪手从警局押往监狱途中被一名酒馆老板,之后这个酒馆老板也被人杀了,随后一连串的证人相继在形形色色超乎人类想象力的离奇事件中自杀或者被谋杀,至今仍然蒙上深刻的阴谋论色彩。

▎肯尼迪遇刺前的一瞬间

美国其他在二十世纪遇刺的政治人物还有马丁?路德?金、第40任总统罗纳德?里根、约翰?肯尼迪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等人。

美国作为“民族大熔炉”,刺杀的理由和方式“多姿多彩”,从为追求女明星到种族理由种种不等。而日本的刺杀事件,则往往理由一致:“清君侧”,要“单调”得多,刺杀的目标对象也往往是日本首相。

日本从明治维新后至今,首相级的人物遭到暗杀的就有18人,要是算上被称为“维新三杰”的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允,那就有21人了。

其中最奇特的例子是年被称为“狮子宰相”的滨口雄幸在火车站台上被枪击,最终不治而死;两年后,他的政治对手犬养毅被人打死在首相官邸。

▎年“二?二六兵变”中,日本当时首相犬养毅遇刺身亡

日本遭到刺杀的首相名单可列出一大堆:冈田启介、铃木贯太郎,二战之后的首相战后首相吉田茂、鸠山一郎、岸信介、池田勇人也都曾经成为刺杀的目标。和二战前的前任相比,他们的运气要好得多。只有岸信介,也就是安倍晋三的外祖父被刺伤了腿部。

二十世纪的一百年之所以刺客横行,正好显示了世界各国都在经历着转型的阵痛,各种政治力量围绕着国家、种族、派别、利益的方向等进行着残酷的斗争,其理由往往是政治。

刺客时代的终结

身为二十世纪的刺客,往往是些小人物,他们的主要目标不一:有的直接是为了蝇营苟利,有的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有的则是为了出名。更值得一提的是,从中世纪的“山中老人”,到二十世纪形形色色的刺客,他们往往不止一个目标。

但刺客的时代终将结束,那个引发一次世界大战的普林西普的身后事,就充分足以说明这一点。

▎普林西普被捕的照片,随后几十年中,对他的评价发生了转折

他先被认为是英雄,在年,他行刺地点附近的桥上,竖起了一块纪念碑,到了50年代,又建了一座博物馆,边上的人行道上,还刻着他的两只脚印,边上还刻着“年6月28日,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在这个地方以他的射击表达了人民对暴政的反抗和我国人民谋求自由的夙愿”的字样。

斗转星移,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纪念普林西普的博物馆时而关闭,时而开放,刻着的字也变成了:“年6月28日,普林西普在这里刺杀了奥地利皇储和他的妻子苏菲。”

刺客再也起不到扭转历史车轮的作用了。这从萨达特和拉宾被刺事件中可以看出。

年10月6日,当埃及总统萨达特出席了一次盛大阅兵典礼,4名假扮军人的人用冲锋枪向主席台扫射。归结其原因,则和他在年和以色列和解有关。

但这次刺杀,并没有影响埃及之后对以色列的政策走向,继任的穆巴拉克仍然坚持了萨达特的这一政策。

▎年埃及总统萨达特遇刺

发生在以色列的事件,也可证明这一趋势。年11月4日,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在达成巴以和平进程协议后,参加支持和平进程的10万人盛大集会,演讲结束后,遇到犹太激进分子枪击而死,成为以色列建国后被刺杀的首位政治领袖。

但刺杀并没有改变整个进程,虽然巴以之间磕磕碰碰不断,但总体而言,和平仍在持续。而且,刺客哈加伊?阿米尔并未赢得他预期的名声。

▎拉宾遇刺15周年后,以色列集会纪念

二十世纪最叫人嘀笑皆非的刺杀,当属年约翰?欣克利刺杀里根总统事件,其理由竟然是他暗中喜欢一位女明星,想要引起她的注意。这种奇特的理由,更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二十世纪作为“刺客世纪”的终结。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尽管依然剩下零零星星的刺杀行动,但再也没有那种上世纪初故意涂抹上的厚厚脂粉,而且让人一眼就看穿这是那种带着中世纪腐臭味的争斗。

刺客已经完全不适合这个新的世纪,只能为人所唾弃。愿天下再无刺客!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完全治疗吗
北京去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fz/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