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拉热窝  >> 萨拉热窝地理 >> 正文 >> 正文

一线中学教师发声没有载体的德育是假大

来源:萨拉热窝 时间:2021/8/9
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m.39.net/pf/a_5888056.html

教育改革、高考改革在今天成为一个热议话题,尤其浙江和上海的新高考方案已经开始实行,引起众声喧哗。当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新高考怎么考、对考生公平不公平这些问题上时,另一个问题也应该继续被讨论:在培养学生的人格方面,中小学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在我看来,当今中小学教育的一个巨大症结来自于一个吊诡:一方面,它为应试孜孜不倦地奋斗;另一方面,为了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大力强调独立于知识传授的道德教育。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此产生:道德、人格是非常抽象的东西,人类道德和人格的教育需要以一定的载体作为依托,其提高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将德育独立出来,作为单独的教育内容,产生的只能是空洞的教育,甚至是假大空的教育。

班主任包揽一切的德育合理吗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乃至形成完善的人格。就像陶行知在《新教育》中说:“学生所学的是人生之道。人生之道,有高尚的,有卑下下的;有片面的,有全部的;有永久的,有一时的;有精神的,有形式的。”为完成这一目标,中小学在教学线之外,专门设置了德育线,负责学生的道德教育,承担起育人功能。理论上,所有教师都是德育教师,但实际上,德育工作通常落在班主任身上。

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规定: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它指出,班主任的职责为: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些规定宽泛而笼统,并没有明确班主任的工作范围,它其实是在说,学生的一切事情都是班主任的事,班主任做好学生常规管理工作之余,请将学生培养成一个道德高尚、人格完善的人,但具体如何做到却没有相应解释。

更值得担忧的是,目前的学校德育工作有吹毛求疵和夸大倾向。很多时候,所谓德育的内容仅仅是学生的行为规范问题,学生忘了做值日、课间声音稍微大一点、迟到、作业不交,这些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习惯问题,虽也属于德育内容,但不应该上升到道德高度,和人格更加没有关系。但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中,期末一到,这些就成为学生思想品德分数的依据。还有很多时候,德育的内容大而无当,只是“听上去很美”,比如追求梦想、实现人生价值。如果学生能够走出课堂进行实践,遇到实际问题时自然需要一位导师进行适当点拨。但在应试环境下,学生非常缺乏这样的实践机会,因此他们并不觉得这些微言大义与自己有多少相关性,孤立的德育常常显得多余。另外,有少数问题学生确实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dl/8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