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说一说有着“欧洲火药桶”之称的巴尔干半岛,在先后看过了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和波黑。给我震动最大的地区,无疑是前南斯拉夫国家「波黑」首都--「萨拉热窝」。
这个名字我想每个人都耳熟能详,伴随而来的联想大多是-无数次新闻中播报的战争画面。你或许会惊觉,原来还可以去这里旅行?它安全吗,现在是什么情况?用何种方式可以到达?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年从前南斯拉夫脱离成为独立国家,现今机场与欧洲多个城市通航,陆上交通也可方便连接周围地区。我从克罗地亚经陆路边境进入波黑,以及因多种族多宗教而获得「欧洲的耶路撒冷」之称的波黑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萨拉热窝。
请输入标题abcdefg
Sarajevo
Sarajevo,读起来很有韵味的名字,却是个命运多舛的城市。它曾历经年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占领;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导火索,对后续整个世界的格局和影响都很深远;它也是我上一辈人一定很熟悉的、前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发生地。它在仅仅20年前,还处于绝对的战争前线--二战后欧洲最大最激烈的局部冲突--波黑战争的中心。
拉丁桥,萨拉热窝老城区外一座外表普通的小桥,却是年前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的地方。这一萨拉热窝事件(SarajevoAssassination),成为众多国家卷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萨尔维亚民族主义青年当年开枪的位置上,当地向导正在向两名游客解说历史。下图为嫌犯审判现场。
萨拉热窝的街道上,至今仍保留着一些迫击炮留下的痕迹,被用红色的树脂随意的填充,犹如一片片支离破碎的、被丢弃的花瓣。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玫瑰”(SarajevoRoses)。经过时,你止不住的会想起,曾经消失在玫瑰里的生命。
壹
城市周边小山上,被轰炸后废弃的饭店废墟。踩在瓦砾上,看着周边历经风雨的残垣断壁,不胜唏嘘...
从战争废墟的一侧俯视萨拉热窝
卖老旧军事用品的商店,包括迷彩服、钢盔和防毒面具等。
――校社联新闻部程志超供稿
――校社联新闻部李远洋发布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dl/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