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节刚刚过去,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些过去具有代表性的军旅电影作品,向人民军队90周岁致敬。由于那个年代的优秀作品实在太多,只能从中精选出一小部分,假如没有写出你心目中的经典作品,还望见谅。
那个时候,还没有高超的整容和化妆技术,没有丰富的特技,没有炒作,但那些电影,激励了无数人们,不少歌曲传唱至今。那些电影的演员和导演的敬业程度让人敬佩。作品给那个年代的人们注入了正能量,也使整个社会在精神层面蓬勃向上。那些电影,关乎情怀,关乎理想,关乎记忆。
按现在的说法,电影中也有许多俊男、靓女、小帅哥、小美女。前方高能,请各位做好准备……
一、反映土地革命时期的军旅电影
土地革命:土地革命发生在年到年之间。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之后,中国共产党在南昌发动起义,建立革命军队,并在毛泽东、瞿秋白等人的“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的指导下,广泛深入农村,建立一个个革命根据地,与国民党反动派对抗。因此,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国共十年对峙”。
介绍作品:
《红色娘子军》、《闪闪的红星》
1、红色娘子军
婢女在旧社会是供有钱人家奴役的女孩子,她们的自由受到主人的绝对控制,甚至可以被任意买卖和典当,连婚嫁都要被主人完全决定。可以说,婢女是女性在旧社会中地位低下的集中体现。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抗击地主压迫的过程中,一个个女性也加入其中。《红色娘子军》就是这样一部反映婢女抗争的优秀作品。
这部电影于年上映,讲述的故事是,被地主恶霸南霸天欺压的婢女吴琼花被红军干部洪常青救下并投身革命,最终她带领娘子军配合解放军主力解放了椰林寨,击毙了南霸天。
吴琼花的扮演者祝希娟,英姿飒爽
在这部电影中,祝希娟是女主角,她的那句“老爷,让你尝尝奴才的子弹”的经典台词,至今让人难忘。
请输入标题abcdefg
洪常青的扮演者王新刚
南霸天的扮演者陈强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反面人物必不可少。陈强在扮演反面人物的能力方面可谓鹤立鸡群。除了南霸天这个角色以外,他还扮演过黄世仁。然而,让人捏一把汗的是,由于陈强扮演反面角色实在太像,回到现实中的他多次遭到愤怒的群众暴打。他的一个儿子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小品之王陈佩斯。
请输入标题abcdefg
小品之王陈佩斯
中国电影泰斗级人物谢晋
俗话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在拍摄一部电影的过程中,导演好似“将”,演员好似“兵”。无论演员的阵容多么强大,只要导演无能,便不可能拍出优秀的作品。而这部电影的导演是赫赫有名的中国电影泰斗级人物谢晋。
上述的女主角祝希娟,就是被谢晋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中发现的。当时,他刚好目睹了祝希娟和别人发生矛盾而吵架。当他看到祝希娟在吵架过程中瞪眼睛的时候,谢晋就就因为祝希娟那双炯炯有神的双眼而决定启用她。如此天才、奇才压阵,电影岂有不火的道理?
请输入标题abcdefg
主题曲《娘子军连歌》也十分经典
我看电视剧很挑剔。这部剧是大学的时候看的,进了坑,爬出去就好像亏了一样,所以坚持看完了。
人生大概真的比戏还复杂和冗长,每一种悲哀都是现实,而我们总是在挣扎之后才会承认。
可是就像我前面说的,时间和释怀是努力活下去的条件。我们应该接受遗憾,然后时隔多年,选择笑谈,而不是忘记。
请输入标题abcdefg
百花奖代表着中国电影的最高水平
这部电影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创造了6亿人次观影的纪录,拿下第一届“百花奖”的4项大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配角)。在那个年代,百花奖代表着中国电影的最高水平。
《红色娘子军》的成功还不止于此。后来,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主抓之下,《红色娘子军》被改编成了芭蕾舞剧。年,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访华期间,观看了这部舞剧。年,这部经典的革命舞剧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上演。
请输入标题abcdefg
《红色娘子军》被改编成了芭蕾舞剧
《红色娘子军》的成功还不止于此。后来,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主抓之下,《红色娘子军》被改编成了芭蕾舞剧。年,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访华期间,观看了这部舞剧。年,这部经典的革命舞剧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上演。
请输入标题abcdefg
2、闪闪的红星
在旧社会里,受到地主压迫的人群是全方面的。除了女性以外,无数的儿童也遭到了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俗话说得好,自古英雄出少年。古有夏完淳,14岁领兵抗清,16岁英勇就义。而在革命战争中,无数少年英雄也投入其中,为革命战争史增添了一抹亮色。《闪闪的红星》就是少年儿童参与土地革命的优秀作品。
在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就是百姓的守护神。他们建立起的每一块红色根据地,都会让当地百姓有一种翻身得解放的喜悦。而红军每一次战略转移之后,曾经的地主还乡团就会借此机会,重返当地,对百姓反攻倒算。但是,正义也许会迟到,却永远不会缺席。革命的洪流,一个小小的地主恶霸,怎能阻挡?红军的战略转移,只是下一次解放的开始。当失地收复,红军也必将让地主恶霸受到正义的审判和惩罚。这就是电影《闪闪的红星》所表达的主题。
纵使胡汉三在红军转移后,暂时品尝到了反攻倒算、作威作福的甜头,但最终依然无法阻挡红军的“回马枪”,更加无法改变死于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正义的大刀之下的悲惨结局。与人民为敌必定不会有好的下场。
你还能认出他吗?
潘冬子的扮演者祝新运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胡汉三的扮演者刘江
胡汉三的扮演者刘江。在剧中,他凶神恶煞,“我胡汉三又回来了”和“高,实在是高”等经典台词,都让观众们耳熟能详、难以忘怀。然而在生活中,他却和蔼可亲。刘江一直坚持自己热爱的演艺事业,直到年,87岁高龄的他坚持拍戏。如今,刘江爷爷已92岁高龄,看到他慈祥的面容,我们心里暖暖的。
两首电影插曲都堪称经典
《闪闪的红星》在音乐上的造诣可谓登峰造极
《红星歌》与《红星照我去战斗》两首电影插曲都堪称经典。《红星歌》与《红星照我去战斗》会作为你去KTV唱歌的备选歌曲吗?
《闪闪的红星》焕发新活力
动画片版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闪闪的红星》在进入到21世纪之后,又焕发了新的活力。年,《闪闪的红星》推出了动画片版,这是一次把严肃的革命题材与活泼的动画元素相结合的成功尝试。这次与时俱进的大胆创新,不仅让潘冬子这个少年英雄的角色更加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也让新时期的少年儿童能以一种他们喜欢的方式接受革命教育。
二、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旅电影
抗日战争:抗日战争发生在年到年之间。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拉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在此后的8年里,中国军民众志成城,浴血奋战,共同抗击日寇,终于以巨大的牺牲赢得了这场战争。年,日本投降,抗日战争结束。
介绍作品:
《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
1.平原游击队
在抗日战争当中,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八路军、新四军)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击日寇。不知从何时开始,“共产党不抗日”、“共军游而不击”等谬论在社会上流传。实际上,敌后战场的危险性和重要性并不亚于正面战场的。在危险性方面,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无数次遭受到鬼子和伪军“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下的扫荡。尤其在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以后,鬼子对国民党更多地采取政治攻势(最典型的就是拉拢汪精卫成为汉奸),而更少地采取军事进攻。于是,鬼子便把大量的兵力用于共产党所处在的敌后战场,从而使共产党不得不“把敌后战场变成了正面战场”。而在重要性方面,共产党在敌后广泛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片面抗战”成为了“全面抗战”,大大扭转了抗日战争的被动局面。此外,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有力地牵制了敌人,配合了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作战。
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结合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对鬼子采取了灵活的游击战的战术。神出鬼没的游击队往往让鬼子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抗日战争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平原游击队》就是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英勇的游击队的优秀作品。
年秋天,鬼子向冀中平原发动“扫荡”。游击队队长李向阳在得知消息后,将粮食转移,并奉命牵制鬼子,阻止其增援。狡猾的松井大队长在汉奸的帮助下,一直不停止增援的脚步,并威胁冀中平原的百姓说出粮食的去向。于是,李向阳便采用“围魏救赵”之计,率人攻城,逼迫松井回城,解了根据地之围。最终,鬼子粮食被烧毁,汉奸和松井都被杀。
李向阳的扮演者郭振清
正如迈克尔.乔丹成了篮球高手的代名词一样,李向阳也成为了八路军抗日英雄的代名词。他机智勇敢,建立奇功,帮助根据地百姓粉碎鬼子罪恶的扫荡。他在击毙松井之前的那句“在中国的土地上,绝不允许你们横行霸道”的经典台词,表达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决心。
请输入标题abcdefg
松井大队长的扮演者是方化
松井大队长的扮演者是方化。松井大队长虽然罪恶,但是十分狡猾。在整部戏中,他和李向阳长期处于胶着状态,这才显得真实,也更展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来之不易。除了松井大队长,方化还扮演过无数日本鬼子的角色,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甲午风云》中的伊东祐亨。假如没有方化对反面人物的精彩演绎,也就无法突出一个个正面人物的光辉形象。方化把一个个日本侵略者的嚣张跋扈演艺得活灵活现,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请输入标题abcdefg
2、小兵张嘎
前些年,雨来和王二小的故事都上了小学语文课本,他们也因此成为了全国小学生所熟知的少年抗日英雄。他们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用自己的机智和勇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小兵张嘎》就是讲述一位抗日小英雄故事的电影。
张嘎因为自己的奶奶被杀,而走向了抗日之路。他错把排长罗金宝当汉奸,还对胖墩耍赖,还把战斗中缴获的枪支私藏在鸟窝里。经历了一系列的调皮捣蛋之后,张嘎最终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八路军战士。最终,龟田大队长被消灭。
张嘎的扮演者安吉斯
从童星到中老年人,光阴似箭啊
张嘎的扮演者安吉斯。他是比祝新运更早的童星。在剧中,他从不懂事的孩子一步步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八路军战士。他的那句“别看今天闹得欢,就怕以后拉清单”的经典台词更是让人难忘。当然,安吉斯并未因此走向演艺之路。
罗金宝扮演者张莹
上映那年,张莹已经39岁
《小兵张嘎》上映那年,张莹已经39岁。但从他的外貌上,却根本看不出任何岁月的痕迹,非常精神和威武。
龟田大队长的扮演者葛存壮
葛存壮(左)、葛优(右),有其父必有其子
葛存壮和上文的陈强一样,都是那个年代演反派角色的知名演员。而且,二人还有一个相似点,那就是都有一个好儿子。陈强的其中一个儿子是小品之王陈佩斯,而葛存壮的儿子则是葛优。
连续剧版《小兵张嘎》的扮演者谢孟伟
嘎子哥的变化,你还认得出吗?
后来,《小兵张嘎》还被拍成了电视连续剧。电视连续剧版的《小兵张嘎》的扮演者是谢孟伟。
革命题材的动画片的出炉
动画片版
与《闪闪的红星》一样,《小兵张嘎》也有动画片版。正是革命题材的动画片的出炉,才让潘冬子和张嘎等革命少年英雄人物更受新时期青少年的青睐。
电影、电视剧、动画片,《小兵张嘎》被拍摄成了各个时代的不同版本,这部戏取得的成就可见一斑。
三、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的军旅电影
解放战争:解放战争发生在年到年之间。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重庆谈判中签订了旨在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然而,不久以后,国民党便公然撕毁了“双十协定”,向解放区大举进攻。中国共产党彻底放弃了和平建国的幻想,开始和土地革命时期一样,拿起枪杆子与国民党进行武装斗争。期间,人民军队不再叫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而是叫解放军。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军队解放大陆全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介绍作品:
《董存瑞》、《烈火中永生》
1.董存瑞
在历史虚无主义猖獗的时间里,解放战争成为了许多人的靶子。他们用“春秋无义战,内战无英雄”等似是而非的话来抹黑中国共产党。为了论证其谬论的正确性,他们甚至不惜对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些英雄人物进行污蔑和造谣,而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就不幸“躺枪”。一种论调是,“董存瑞从未炸过碉堡,都是后人杜撰和猜测的”。实际上,年上映的电影《董存瑞》就是对当今造谣污蔑者的有力回应。
在影片中,董存瑞从抗日战争末期就要求参军。后来,在解放战争中,董存瑞如愿参军。在解放隆化的战役中,董存瑞担任爆破队长。在部队发起总攻以后,狡猾的敌人利用暗堡阻挡了解放军前进的道路。此时,董存瑞挺身而出,在找不到炸药支撑点的情况下,他高举炸药包炸毁碉堡,为部队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20岁出头和古稀之年的张良
董存瑞的扮演者是张良。年的时候,张良年仅22岁,他把董存瑞的英雄气概和阳刚之气演绎得出神入化,尤其是那句“为了新中国前进”的经典台词,令无数观众感动不已。
2.烈火中永生
这是一段曾经鲜为人知的历史。年10月1日,当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时候,依然有部分地区没有得到解放,其中就包括曾经作为国民党陪都的重庆。直到年11月30日,重庆全境才被彻底解放。
年,一本描写中国共产党党员在重庆解放前夕在渣滓洞和白公馆与国民党反动派做坚决斗争的小说《红岩》问世。这本小说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既有像江姐、双枪老太婆和小萝卜头这样的英雄人物,也有像叛徒蒲志高这样的反面人物。这本小说影响了好几代人。而且,其影响力并没有随着时代的推进而降低。
有人说,一部影视作品可能会毁了一本原本优秀的小说。这句话不无道理。然而,根据小说《红岩》改编的,于年上映的电影《烈火中永生》却绝对是一个例外。在这部电影中,演员们出神入化的表演完全解决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众口难调的难题,成为了一部上乘之作。
在影片中,江姐和上文中提到的吴琼花一样,都是革命时期巾帼英雄的代表人物。她在狱中受尽了各种难以想象的酷刑,其中最让观众们揪心的就是十指连心。但是,她却坚强地挺了过来,没有让敌人得到任何关于重庆地下党的线索。在狱中,她与许云峰组织越狱。在重庆解放前夕,他们二人被敌人处决。而其他同志成功越狱,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先遣队会合。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狱中的同志们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甚至绣了五星红旗,可他们当中有的人却永远也无法目睹崭新的人民共和国。
许云峰的扮演者是赵丹
没有整容,没有化妆,绝对“帅锅”一枚!赵丹在当时绝对是电影界的大腕儿。早在年代,他就在参与了著名的电影《马路天使》的表演工作。到了年代,赵丹更是在电影《林则徐》中扮演民族英雄林则徐。也就是说,在参与《烈火中永生》的拍摄之前,赵丹早已赫赫有名。在这部戏中,许云峰的经典台词颇多——
“在人民的保卫下,山城你毁灭不了。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我从一个贫苦的人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变成了能让反动派害怕的人,我感到无比的自豪;我已经看见了无产阶级的革命在全中国获得了伟大的胜利,我感到了无穷的力量。人生自古谁无死,一个人的生命能够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我感到是无上的光荣。这就是我此时此地的心情。”
这些都成为了那个年代的人的经典回忆。
从曾经的“女神”变成了后来的老奶奶,于蓝依旧精神矍铄
许多人一提起江姐,便会条件反射般地想起于蓝在《烈火中永生》里的样子。她所塑造的江姐的形象,空前绝后,难以超越。没有整容,没有化妆,素颜的于蓝却是那个年代许多人心中的“女神”。没有电影特技,她用自己的敬业与刻苦,为观众们奉献了精彩的演出。
小萝卜头的扮演者方舒
小萝卜头在影片中机灵和聪明,其中,“用娴熟的俄语与江姐对话,让敌人无所适从”的情节最为观众朋友们熟悉。然而,也许你不会想到,片中如此惹人爱的小男孩,其扮演者方舒居然是小女孩。年,方舒才只有8岁,是比上文中的祝新运和安吉斯还要年幼的童星。然而,她反串的这个角色却深深地植入了大众的脑海中。
双枪老太婆的扮演者胡朋
胡朋总是在荧幕上出演善良、坚强的农村妇女的角色,是深受观众朋友们喜爱的“革命老太太”。更加鲜为人知的是,胡朋于年被授予上校军衔。
江姐的故事,造就了一代经典。
四、反映抗美援朝时期的军旅电影
抗美援朝:抗美援朝发生在年到年之间。由于此前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乱,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然而就在此时,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却盯上了朝鲜,并直指我东北边境。毛主席在思考再三之后,决定让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最终,经历了3年的苦战,志愿军以极大的牺牲换来了美军在板门店签订“停战协议”。
介绍作品:
《英雄儿女》、《上甘岭》
1.英雄儿女
近年来,有一小部分人数典忘祖,对党和国家进行无端的指责和无耻的污蔑。在朝鲜战争的问题上,他们完全站在了自己新认的主子美国的立场上。有人居然恬不知耻地表示“当时美国要是直捣黄龙,攻入北京,那就好了”。还有人奴颜媚骨地称“中国出兵朝鲜,惹怒了美国,造成了日后的被动”。不仅如此,这些人甚至还通过污蔑和丑化抗美援朝的英雄邱少云和毛岸英等,来给自己的谬论寻找“合理性”——“邱少云被烧了还纹丝不动,违反‘军人生理学’”、“毛岸英炒鸡蛋被敌机发现而被炸死,成了‘挂炉烤鸭’”。这些恶毒的谣言在社会广泛传播,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此时,我们真应该重温年上映的经典电影《英雄儿女》。
这部电影最经典的人物形象就是王成。王复标的儿子王成在某师部政委王文清(王复标的战友)的部队里。在一次战斗中,王成牺牲,全军开展了学习王成的运动。王成的妹妹王芳担任宣传英雄的任务。王文清认出了王芳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却为了王芳的工作,而没有马上相认。后来,王芳在回国养伤痊愈后回到了朝鲜前线,她的养父王复标也随慰问团来到了朝鲜。王复标向王芳讲述了18年前的故事,王芳才得知王文清是自己的亲生父亲。王芳终于与养父和生父团圆。这两个家庭在抗美援朝的过程中,父子、父女齐上阵,不仅成为朝鲜战争中的模范家庭,更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抗击侵略的杰出代表。
王成的扮演者刘世龙
在电影中,王成的那句“向我开炮”成为了经典台词。这句台词不仅展现了王成的无私与勇敢,更展现了志愿军战士甚至整个中华民族面对侵略者的无畏与胆量。
张映哲(左)与王芳(右)
这部电影的主题曲《英雄赞歌》同样令人难忘。这首歌让人听着感觉非常高昂和心潮澎湃。原唱是张映哲。这首歌也是年央视春晚的一个节目,巧合的是,演唱者也叫王芳。然而,她万万没想到,别有用心之徒却在春晚后展开了对她的围剿——“专制统治的工具”、“整容”等一盆盆脏水都泼向了王芳。王芳用“爱国总是没错”作为有力的回应,得到了网友的一致好评。这首令爱国者们激动万分的歌曲,让无耻之徒觉得十分刺耳以至于心惊胆战!
2.上甘岭
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这是一场持续了42天之久的惨烈的大决战。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巨大的牺牲战胜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取得了这场胜利之后,志愿军获得了战争的主动权。此外,上甘岭战役甚至成为了世界各国军队纷纷学习的防御战的经典战例。年上映的电影《上甘岭》就是根据真实的上甘岭战役改编的。
这部电影集中体现了志愿军战士们钢铁般的意志。在坑道与后方的联系被敌人切断的不利条件下,战士们顶住了严重缺水的考验,相互关心和鼓励,顽强战斗。最终,在朝鲜方面的配合下,志愿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在影片中,师长在听到张忠发连长表示不要再向坑道里送东西以后,坚决表示“要送,要送,不管花多大代价,也要送,要多送萝卜”,体现了人民军队团结一致的优良作风。也正因为此,志愿军才能够击败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美国。在这部电影中,杨德才是以朝鲜战争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为原型的。
演唱者是德高望重的郭兰英老师
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我的祖国》是一首影响了新中国几代人的经典歌曲。
看到这里,相信《绣红旗》、《英雄赞歌》、《我的祖国》等曲调会久久回荡在你的耳畔。重温经典,感受那种温热,我们一定能找到今天前进的力量和方向。
五、和平建设时期的军旅电影
和平建设:在八一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经过22年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终于建立了一个崭新的人民共和国。然而,在解放以后,人民军队却遇到了新的挑战…
介绍作品:
《霓虹灯下的哨兵》、《雷锋》
1.霓虹灯下的哨兵
眼看着革命就要胜利了,各个机关和部队就要进城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地把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此时,毛主席却依旧保持着冷静。他在年3月份的《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报告》中告诫全党,“可能有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衣炮弹面前要打败仗”。尽管早打了预防针,但在部队进城以后,毛主席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年上映的《霓虹灯下的哨兵》就是反映解放军战士们在解放了上海之后,面对着繁华大都市“糖衣炮弹”的诱惑的电影。
由于当时的解放军战士普遍来自于贫穷的农村,从未感受过繁华大都市的气息,在进入上海后,难免被花花绿绿所迷惑。于是,上海的资本家们得意洋洋地叫嚣“让解放军‘红着进来,黑着出去’”。不幸的是,敌人的腐蚀和拉拢确实对一些意志薄弱的解放军战士起到了作用。三排长陈喜在进入上海后不久就忘记了我军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扔掉了带补丁的布袜,还对班长赵大大说出了那部电影的经典台词“黑不溜秋靠边站”。不仅如此,陈喜还对从乡下来的妻子非常嫌弃,觉得她土。而新兵童阿南则在上海的环境下变得散漫,他不经过请假就与同学去国际饭店吃饭,被连长鲁大成批评后,愤而离开部队。
不久以后,童阿南的姐姐童阿香遭到国民党特务的谋害,幸亏鲁大成和指导员路华派人搭救,才保住了童阿香的性命。经过此事,战士们才意识到上海虽然在军事上被攻克,但还远远称不上太平。后来,指导员路华请来老工人周德贵和童阿南的母亲讲述他们在解放前的苦难和斗争经历。陈喜和童阿南幡然醒悟,决心痛改前非。后来,这些曾经犯过错误的战士们洗心革面,逮捕了国民党特务,又在朝鲜战争开始后奔赴前线,继续立功。尽管一些解放军战士们在进城初期犯了严重的错误,但最终他们战胜了敌人的糖衣炮弹,避免了被敌人“和平演变”。
这部电影非常成功,它真实地反映了人性的薄弱,但更加体现了解放军战士们最终战胜各种诱惑的能力,让观众朋友们看到,在和平环境下,解放军战士依然可以经受得住新的考验。后来,《霓虹灯下的哨兵》相继推出了话剧版和电视剧版,收获了巨大的成功。
话剧版(左)和电视剧版(右)
2.雷锋
在诸多被污蔑的军史英雄人物中,雷锋是“中枪”最多的一位。对雷锋的丑化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雷锋做好事是假的”、“雷锋艰苦朴素是假的”、“雷锋捐款是假的”……总之,对雷锋的一切优秀品质都进行彻底的否定。实际上,过去关于雷锋的各种宣传,都是经过反复考证而得出来的结论。年上映的电影《雷锋》就是基于真实的考证而拍摄的。
在影片中,雷锋一切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出发点——义务劳动、风雨护送大娘、为灾区捐款、向困难的战友家里寄钱……后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
这部电影的经典台词非常之多,比如“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般毫不留情,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等都影响至今,成为了许多人的精神指南。
雷锋代表着一种和平年代的军人依然“不变色”、“不变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
年,关于雷锋题材的另一部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同样感人肺腑。
六、国外经典军旅老电影
共产主义运动的风暴是席卷全球的。在最鼎盛的时期,世界曾有三分之一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在那个年代,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经典军旅电影也影响着中国。
1.苏联的《莫斯科保卫战》
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一直到冷战格局结束,苏联都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长期以来,中国也拜苏联为师。因此,苏联对中国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在那个年代,中国人爱唱《喀秋莎》、《红莓花儿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共青团员之歌》等动听的苏联歌曲,北京人爱去“老莫餐厅”吃饭。苏联电影在中国的影响也很大。
经典的苏联电影实在太多,在此只介绍一部,那就是年上映的《莫斯科保卫战》。这部电影真实地反映了二战当中苏联与纳粹德国在战场上针锋相对的场面。在纳粹德国攻克法国以后,希特勒决定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进攻苏联。在苏德战争初期,苏联红军一溃千里。但冬季来临以后,纳粹德国前进的步伐受挫。
这部电影最经典的台词就是“俄罗斯虽大,但我们已经无路可退,身后就是莫斯科”。尽管首都莫斯科随时面临着战争爆发的危险,但领袖斯大林临危不惧,依然决定举行十月革命胜利的庆典活动,以鼓舞士气。在背水一战的困境下,苏联军民在十月革命胜利纪念日的鼓舞下激发出了破釜沉舟的气势。最终,苏联军民团结一心,击退了来犯之敌,保卫了红色政权的首都莫斯科,赢得了伟大的卫国战争。
在那部电影中,《神圣的战争》的插曲成为了永恒的经典。这首歌曲早在年就已经作成,是响应卫国战争的第一首歌曲。整首歌曲气势磅礴,让人沸腾。
叶连娜.瓦恩佳动情演唱
2.南斯拉夫的《桥》
在社会主义阵营里,南斯拉夫是一颗耀眼的来自巴尔干半岛的明珠。在美苏争霸进入到白热化阶段的时候,南斯拉夫的最高领导人铁托在年提出了“不结盟运动”。这一提法得到了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响应。后来,毛主席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战略与铁托的“不结盟”思想不谋而合。而在那个年代里,南斯拉夫电影对中国人的影响实在太大了。笔者将在此介绍一部十分经典的南斯拉夫老电影《桥》。
年,纳粹德国军队重兵把守南斯拉夫境内的一座大桥,以便德军汇合。这时,南斯拉夫游击队上校“老虎”接到炸桥的命令。然而,这座桥的设计师在起初却不愿意配合这次行动,毕竟这是他亲手设计的杰作。但在游击队的一再劝说之下,设计师最终决定为了国家的利益而配合炸桥行动。于是,他把炸桥的爆破点告诉了游击队。最终,游击队员炸毁了大桥。
这部电影之所以经典,就在于对人性灵魂深处的刻画入木三分。最典型的就是那位视自己设计的桥为生命的设计师。他并没有在一开始就“顾全大局”,而是经过了反复劝说以后才同意配合行动。还有当时的游击队小将班比诺幻想着去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见到美丽的姑娘,也给了我们很大的震撼,“谁说革命者就不能有对爱情的渴望”。以上这些都是对最真实人性的细致刻画。另外,这部电影在气氛的把握上也恰到好处,甚至有“拱桥像屁股”这样俏皮的经典台词。
这部电影最最经典之处在于那首经久不衰的插曲《意大利游击队之歌》(中文翻译的是《啊!朋友!再见!》)。这首歌曲不知影响了多少中国人。
“老虎”的扮演者巴塔.日瓦伊诺维奇。南斯拉夫的功勋演员,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当中,他扮演瓦尔特。他甚至被称为“南斯拉夫的李向阳”。年5月22日,他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享年83岁。
从壮年(左)到老年(右),巴塔不变的是他的
坚毅
可惜的是,在一代伟人铁托去世后不久,南斯拉夫未能躲过苏东剧变的风浪,最终宣告解体,被分裂成了几部分。而曾经参与《桥》的演出的演员们在解体后长期无法相聚。直到年,他们被邀请到《电影传奇》的节目中,才在失联了多年以后,在异国他乡重逢。
3.阿尔巴尼亚的《宁死不屈》
在冷战时期,中国曾经与阿尔巴尼亚经历过外交关系的蜜月期。在那个时候,阿尔巴尼亚把许多中国经验照搬进自己的国家,甚至还引进了中国的第N套全国人民广播体操。据说在当时的阿尔巴尼亚,法律居然还有“辱华罪”,比如一个说“中国自行车没有意大利自行车好”的人在当时可能属于违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阿尔巴尼亚的电影也被引入了中国。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宁死不屈》。
那部电影是反映阿尔巴尼亚抗击意大利和德国法西斯的。在影片中,由于叛徒的出卖,地下工作者米拉和游击队队员阿费尔蒂达遭到了逮捕。然而,这两个坚强的女人在监狱中宁死不降,最终英勇就义。
那部电影最经典的台词就是“墨索里尼总是有理,现在有理,永远有理”。这句台词反映了法西斯独裁者的残暴与霸道。而这部电影的主题曲《赶快上山吧勇士们》同样经典。
米拉的扮演者艾格拉蒂娜.库麦。她那清澈明亮的双眼不知道迷倒多少人。在当时,她就是众多中国男性观众心中的“女神”。
那些年,我们追过无数部经典的军旅老电影。直到今天,这些电影依旧受大众的喜爱。导演和演员们的认真、执著和用心,刻画出了一个个鲜活的军史英雄人物。而这些英雄人物影响了我们国家好几代人。通过对这些英雄人物的演绎与刻画,革命精神得以代代相传。在此,向这些老电影的参演者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也再一次祝福人民军队90周岁生日快乐。
(来源:燕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dl/6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