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上午,最美铁路发现团跟随平顺站区综合检修工区登乘轨道车前往“太行山隧道”,体验全国铁路第一家综合段的综合检修模式。
“太行山隧道”位于瓦日铁路线上的山西、河南交界处,长18.2公里,是瓦日铁路的第二长隧道,同时也是山西煤炭通过瓦日铁路外运的最后一道关口,被形象的称为“山门”,装满煤炭的重载列车从山西出“山门”运往全国各地。因此,确保隧道内铁路线路、信号和通信设备质量安全、畅通,责任重大,而安阳综合段管内壶关车间平顺站区24人组成的联合作业组就是这个“山门”安全的守护队。
太行山隧道是属于联合作业,日常的维修养护作业会根据需要适当增加干部职工。今天,共有工务、电务、供电3个专业的59名干部职工参与作业,对隧道内的接触网绝缘子、钢轨尺寸、螺栓、信号机等设备进行检修。隧道里他们靠着一盏盏“灯”,照亮检修的轨道。
隧道内火车和前方车站联系靠的是铁路通信专用通道,通信班组就是负责“太行山隧道”内网络通道的检修和维护,一旦出现网络告警,就会给万吨重载列车运行带来安全隐患。因此,每次进隧道检修,都是分秒必争,异常紧张。
万吨重载列车负荷大,瓦日铁路增运上量后车流增加。车辆经过产生的振动,容易造成线路螺栓松动。每次天窗时间,线路螺栓是否松动都是重点检查内容,每一个螺栓都要用检查锤挨个敲击,扒低确认。遇见螺栓松动,就通过内燃螺栓扳手紧固,本身噪音就大的机器,在隧道内更加刺耳。同时,由于装载煤炭的列车经常通过,隧道内积淀了很多灰尘,大伙都需要佩戴特殊的双层口罩。暑运期间,为了确保电煤运输畅通,他们加大了力度和检修频次。
隧道内电缆配线错综复杂,电缆盒内部的电线接头繁多,像是“针线头”一样,而每一个“针线头”都有焊接点,这些焊接点需要“红绿灯”检修师一个一个检查,查看状态是否良好、连接是否良好。因为照明不好,经常需要用头上戴的头灯俯身探查,一个天窗点下来,眼睛都会发酸流泪。
彭晓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dl/6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