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3日上午,上实.海上海第5期亲子绘本赏读会在营销中心二楼多功能厅举行。近四十组家庭参加了此次活动。有前几期的阅读之星,有多次参与活动的老朋友,也有第一次来参加活动的新朋友。
此次赏读的绘本是《欧先生的大提琴》。赏读绘本后,张老师教小朋友们如何欣赏乐曲。最后,小朋友们自信大方地上台表演节目,节目有:唱歌,古筝、口风琴、葫芦丝、陶笛演奏。
说实话,第一次阅读《欧先生的大提琴》时,我并没有被打动。因为这个故事以萨拉热窝围城战役为背景,与大提琴有关。战争,离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太远;大提琴,对于没有艺术细胞的我来说,也没能引起我的兴趣。直到我细细地备好了课,和小朋友们一起读这本绘本时,突然间,我被这本绘本打动了。一个人读绘本,和一群人一起读绘本,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交流讨论时,你一言,我一语,某一句话,或某一个场景,会在某一瞬间触动你。
故事以小女孩的视角来看待战争。敌人包围了城市,经常发动攻击。人们缺衣少食,断水断电。城市里,到处是断壁残垣,墙壁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弹孔,令人触目惊心。
“我”害怕,夜里,透过窗户,看到照明弹在天上拖出白色的尾巴,迫击炮轰闪着金光,“我”就假装自己看到了一颗颗流星的陨石。
“我”愤怒,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人们在救济车前排着长队领救济食物时,整个画面是灰色调的,人们的心里也是沉重的、压抑的。亲爱的读者们,如果你上网搜索《现代战争解秘:波黑战争》的视频,你会更真切地感受到这场战争的残酷。
这样的绘本,不适宜打断阅读的节奏进行提问。我从网上找来了大提琴曲《往事》、《斯卡布罗大提琴曲》作为背景音乐,轻声地朗读,让孩子们沉浸在故事里。我欣喜地看到,现场不少陪同的爸爸妈妈们也在专注地聆听。
读完故事,我和孩子们共同讨论:假如是你,身处战争的环境中,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想法?每周唯一一次领取救济物质的时候,大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救济车被炸毁,要走好几公里去领救济物质,你敢去吗?为什么?你是怎么理解这一句话“琴声像救济车带给我们的东西一样,能支撑着我们活下去”?……这些问题,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最精彩的发言来自一位二年级的小男孩。他说,救济车带来的是物质粮食,能让人们吃饱。琴声是精神粮食,能给人们精神上的安慰。真好!小朋友们,希望音乐不仅能愉悦你自己,将来有一天,还能给别人带来力量。就像欧先生一样。
欧先生的形象刻画得极为生动。作者采用先抑后扬的方式。一开始,小孩子们并不喜欢古板、孤僻的欧先生,尽管他是知名的大提琴家。孩子们会对他做恶作剧。直到救济车被炸毁,欧先生坐在废墟中为大家拉大提琴,给大家带来生的勇气与力量,孩子们才接纳欧先生,开始由衷敬佩欧先生。“我”还画了一幅画,悄悄送给欧先生呢!
欧先生在生活中的原型是韦德兰·斯梅洛维奇。萨拉热窝围城战役长达天,(年4月5日——年2月29日)。年5月29日下午四点,一群正在排队买面包的市民被迫击炮击中,很多人丧生、受伤。韦德兰·斯梅洛维奇目睹了这一惨剧。接下来的22天里,他在事件发生的地点演奏意大利作曲家阿尔比诺尼的《G小调慢板》,以哀悼在战火中罹难的人们。
赏读完绘本,张老师让小朋友们闭上眼睛,静静聆听一分钟巴赫的大提琴曲。接着,他教小朋友们如何欣赏乐曲:要了解音乐的创作背景,学会感受音乐的情绪。张老师以幽默生动的语言告诉小朋友们,音乐有四种要素: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张老师的音乐小课堂为小朋友们推开了一扇窗,得以窥探音乐的美妙。
这次活动的重头戏,自然是小朋友们上台表演节目了!小朋友们落落大方,口风琴、古筝、葫芦丝、陶笛,轮番上阵。《打靶归来》、《两只老虎》、《渔舟唱晚》……或活泼,或雅致,吸引了现场的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们。最美的模样,是台上表演者专注演出,台下观众专心聆听的样子。
附:
本期“阅读之星”名单:
1.丰泽区第三实小辛雨桥
2.丰泽区第五中心小学王语菲
3.丰泽区师院第二附小杨雅铮
登录风雅颂网络书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dl/5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