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到非常意外,日本的前首相安倍周围的安保力量明显不足,有着极大的漏洞。在行凶刺杀之后,可以明显看到第一次枪响身边的安保也没有及时选择将安倍扑倒,以免他遭受第二次枪击。
而这一次安倍被刺,从个人的角度看,事实上是全球格局以及政治力量的全面洗牌。安倍的死也恐怕无法阻挡日本的右翼持续修宪,甚至有可能由于安倍的死而加速修改宪法的通过。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刺杀动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甚至能够形成足够的社会情绪去凝聚曾经一盘散沙各自为营的日本。如果是为了制止右翼的修法而发动的刺杀,恐怕他的目标完全无法达成,最终的结果只会南辕北辙。
年3月22日,日本安倍晋三(平假名:あべしんぞう)内阁在不顾国内多数民众以及以中国为首的世界上绝大多数爱好和平国家的一致反对,悍然强行通过决议,决定在3月29日正式实施新修改的安保系列法案。这标志着《日本国宪法》当中的第二章第九条被实质废除,也标志着被称为《和平宪法》的这部宪法名存实亡。
《日本国宪法》第九条(日语:日本国憲法第9条/にほんこくけんぽうだい9じょうNihonkokuKenpōdaikyūjō)是日本国宪法的一个条款,规定战争不是日本解决国家争端的合法手段。《日本国宪法》第二章主要围绕日本国宪法第九条内容展开,包括放弃战争、不维持对外战力、不拥有交战权。
而持续的修宪路线,包括如今的首相岸田文雄,也实质上没有偏离安倍的路线,那就是逐步具备核心的军事力量,甚至有一天入常。经济上持续推动宽松的经济和金融环境,并且防止日本经济进一步滑入衰退甚至是滞涨的漩涡之中,军事上不断推进对于宪法的更改,推动入常,是“安倍“派系的一贯政治目标。
作为出身于“华丽一族”的出了三名日本首相的安倍家族,可以说是日本社会金字塔的顶端。然而安倍作为迄今为止在位时间最长的传奇政治家,下场可以说是唏嘘不堪。
在街边被刺杀,也和引爆世界大战的萨拉热窝类似。
当然从历史背景来看,安倍刺杀和萨拉热窝事件无法相提并论,但是我想后续引发的蝴蝶效应来看,刺杀安倍将会极大地激化现有亚洲以及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地缘政治格局。
萨拉热窝事件的教训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但是由于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复仇,最终导致一连串蝴蝶效应,蠢蠢欲动的国家力量开始碰撞,最终导致了全球人道主义的灾难。
众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而提到萨拉热窝事件就不得不提到斐迪南大公——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枪杀,这直接导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从而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有常居日本经验的读者都知道,实际上日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并不右倾。恰好相反,大部分的民众生活是本分,并且以搞经济为主,对于政治什么的,非常不在意,因此对于安倍推动修宪,大多老百姓也是嗤之以鼻。正因他们深知自己国家曾犯下的罪行,因此他们大部分人对于军国主义以及这种喊打喊杀一点需求没有。
但这一次的刺杀恐怕会给日本的民众很大的情绪诱因。甚至最终加速日本修改宪法到入常的速度。选战和皿煮制度就是这样,往往一个事件,就能将民意翻转过来,实话讲,安倍在日本的声望也是非常高的,因此他的死,如果今后成为右派崛起的契机,我丝毫不会觉得奇怪。
在金融秩序上,这也意味着一个新的力量以及变因的诞生,我将持续在星球里更新我的一些思考以及看法,欢迎加入知识星球解锁硬核干货。
Dorian君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dl/10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