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拉热窝  >> 萨拉热窝时差 >> 正文 >> 正文

萨拉热窝的小人物

来源:萨拉热窝 时间:2021/7/27

予里良/摄

■美国说:我们不能继续为阿富汗牺牲了,阿富汗人民有权决定自己的命运。说的好像他们帮了阿富汗人多大忙似的!

■阿富汗塔利班代表团去俄罗期访问,寻求支持。想当初,塔利班正在因为赶走了苏联才夺取了国家政权。

■俄罗斯表示:美国这样撤军是不负责任的!天啊,之前天天喊着要美国撤军的不是大哥你吗?

年事件后,美国出兵阿富汗,推倒塔利班政权。如今20年过去了,在付出近万亿美元支出和数千条人命的代价后,美国人终于坚持不下去了,下定决心要在年9月11日前完成撤军。帝国坟场阿富汗,名不虚传。

最近网上的新闻热闹非凡,也让人深刻体会到了政治的诡异与无常。

国家如此,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所谓造化弄人,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翻出很久之前有感而写的一篇旧文,颇为契合此时的心境,分享给大家。

加夫里若·普林西普,知道这个人么?

不知道?没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知道吧?

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继承人,裴迪南大公,及其夫人,在萨拉热窝的街头被激进的塞尔维亚青年打死。

这一事件最终导致了人类历史上惨烈异常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伤亡数千万人,经济损失达数万亿美元。

而那个青年就是普林西普,是他,亲手点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从此在历史上留下名姓。

但是,普林西普终归只是一个小人物,他的出场舞台也只在萨拉热窝的那个街角,出场时间,大约一分钟吧。当时没有几个人记得他,而现在,他早已被遗忘,被恨他的人们,还有曾经以他为荣的人们。

刺杀王储斐迪南时,普林西普的身份是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的学生,热血青年,一个饱受耻辱的民族的一员。

由于事发当时他还不满20岁,不能判死刑,因此在年10月被判20年有期徒刑。

狱中的普林西普因为健康原因,接受了切除手臂的手术,并于公元年4月28日因肺结核死于狱中。同年8月,一战结束。

年,其遗骸被作为战胜方的塞尔维亚政府安葬于萨拉热窝。

这就是这个小人物的一生,但事情还没完。

二战结束后,在铁托的努力下,原本四分五裂的巴尔干半岛终于统一,成立了南斯拉夫。

为纪念这位“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而献身”的塞尔维亚爱国青年,原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政府在年作出决定,在普林西普刺杀皇储时站立的石板上,用水泥浇铸一双脚印,并在旁边的墙壁上嵌入了一块约一平方米大小的白色大理石板,石板上用黑色的塞语和英语两种文字刻写着:年6月28日加夫里若·普林西普就是从这个地方刺杀了奥地利斐迪南皇储及其夫人索菲亚王妃。

南政府同时决定,将临近的桥改名为“普林西普桥”。

此时,他是民族的英雄。

虽然政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缓和联邦共和国内部的各种民族矛盾乃至仇恨——这些民族历史上都曾受奥匈帝国的残酷统治,但彼此间也常打打杀杀。

等到90年代初,东欧剧变,南斯拉夫解体的时候,纪念物及大理石板均被拆除,甚至于小桥也易名为“斐迪南桥”,对于曾经的主人公,实在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年代顿协议签署之前,当时的美国总统“巴尔干问题”特别代表霍尔布鲁克在见到此桥时,称普林西普为恐怖主义分子。

从罪犯,到民族英雄,再到恐怖分子,生活其实就是一个笑话,但却仍要继续下去。

随着代顿协议的签订,巴尔干半岛的局势逐渐稳定,前来旅游的各国游客也渐渐增多,旅游开始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而绝大多数来到萨拉热窝的游客,都希望能够亲眼见证一下当年著名的历史性遗迹。

在这种情况下,驻扎当地的意大利籍维和部队将纪念物和大理石板一并找出,经修缮整理后,正式交还给了萨拉热窝市政府,结果却引来了奥地利政府的不满与抗议……

记得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作家,活着的时候,往往连自己都养不活,死后,很多人却靠着研究他而过活。对于普林西普而言,大约也是同样的道理吧,他的一生,都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却影响了那么多人的命运。

历史,总是让人难以琢磨!

一个小人物,我们很多人都只是一个小人物,连普林西普都不如的小人物。小人物自有小人物的无奈、痛苦,及悲哀。常会想起老舍先生的《茶馆》,天不怕地不怕的常四爷最后流泪了:我是爱国,可这个国不爱我呀……

一时心中酸楚百味。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原创文章合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sc/83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