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第一单元
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是反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2.南美的“解放者”是玻利瓦尔和圣马丁。
3.印度民族大起义原因是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时间是年,著名的女英雄是章西女王,结果失败。
4.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1)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2)性质:地主阶级改革
(3)措施是:①政治:建立中央集权制,加强沙皇专制。
②军事:创建新式常备军;贵族必须按功劳和才能提拔;
③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农奴;
④文化:派留学生,创科学院,开学校,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
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4)影响:①积极:使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②消极: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5.俄国农奴制改革
(1)根本原因是: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目的:挽救统治危机,巩固贵族统治。
(3)领导人:亚历山大二世
(4)时间:年
(5)性质:资产阶级改革
(6)措施:①农奴获得自由;②农奴可获得一份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7)影响:废除了农奴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6.美国内战
(1)根本原因:奴隶制阻碍北方资本主义发展。(南北方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
(2)南北方矛盾的焦点:奴隶制的存废
(3)导火线:林肯当选总统。
(4)转折:《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5)结果:北方胜利
(6)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7)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促进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7.日本明治维新
(1)根本原因:幕府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时间:年
(3)领导人:明治天皇
(4)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措施:①政治:废藩置县。②军事:实行征兵制。③经济:殖产兴业。(最能体现资产阶级改革性质)④社会生活:“文明开化”
(6)影响: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九下第二单元
8.第二次工业革命
(1)起止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
(2)最显著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
(3)进入时代:电气时代
(4)动力机器:电动机、内燃机
(5)能源:电、石油
(6)重要发明:①电灯——爱迪生(美国)“发明大王”②汽车——本茨(德国)③飞机——莱特兄弟(美国)④现代炸药——诺贝尔(瑞典)
(7)影响:生产力发展;出现垄断组织;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
9.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是牛顿,其三大成就是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
10.的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造万物”的神创论。
11.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列夫·托尔斯泰,代表作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12.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是《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
13.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代表作是《英雄交响曲》。
14.荷兰画家梵高的代表作是《向日葵》。
九下第三单元
15.第一次世界大战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德意奥)、协约国(英法俄)
(3)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4)转折点:凡尔登战役(“绞肉机”)
(5)结束:年德国投降,同盟国失败。
(6)战争性质: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帝国主义战争。
(7)影响:带来灾难;削弱欧洲力量;促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觉醒;改变了世界格局。
16.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统治,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
17.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领导人是列宁。
18.十月革命的意义: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19.一战后的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条约》,主要讨论对德问题。
20.一战后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主要针对中国问题。
21.一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的国际新秩序(政治格局)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2.俄国列宁时期的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23.新经济政策
(1)时间:年
(2)内容:①粮食税;②自由贸易;③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④按劳取酬。
(3)作用:从国情出发,调动了积极性,缓解了危机,促进了经济发展。
24.年年底,苏联成立。
25.俄国斯大林时期的政策:完成了第一、二个五年计划;斯大林模式
26.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年颁布新宪法。
27.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领导人是甘地,反抗英国。
28.埃及的华夫脱运动的领导人是扎格鲁尔,反抗英国。
29.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是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九下第四单元
30.为缓解-年经济危机,美国采取的措施是罗斯福新政。德、日采取的措施是走上法西斯道路。
31.意大利走上法西斯道路不是经济危机引起的。
32.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手段)是国家干预经济。
33.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34.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35.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是年希特勒上台。
36.二战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7.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
38.二战中打破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莫斯科保卫战。
39.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标志(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日本偷袭珍珠港。
40.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41.二战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
42.二战中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军事行动是诺曼底登陆。
43.二战中召开的重要会议是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44.二战结束的标志是年9月日本签署投降书。
九下第五单元
45.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46.美国冷战采取的政治措施是杜鲁门主义,经济措施是马歇尔计划,军事措施是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
47.马歇尔计划是援助西欧复兴经济,是美国冷战的重要步骤。
48.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苏联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华约)。
49.冷战中两大对峙的集团是美国为首的北约和苏联为首的华约。
50.美国占领的德国是联邦德国,苏联占领的德国是民主德国。
51.欧共体成立于年。
52.欧盟成立于年。
53.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或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54.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
55.苏联为了解决弊端先后进行的改革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
56.两极格局结束(冷战结束)的标志是年苏联解体。
57.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是照搬苏联模式。
58.东欧剧变的实质是社会制度的转变。
59.发展中国家作为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的会议是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60.非洲独立年是年。
61.非洲国家都摆脱殖民主义的标志是年纳米比亚独立。
62.古巴反美的领导人是卡斯特罗,走上了社会主义。
63.巴拿马从美国手里夺回运河的时间的年。
九下第六单元
64.联合国成立的时间是二战后年10月。
65.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的时间是年。
66.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
67.一战后世界的政治格局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68.二战后世界的政治格局是两极格局。
69.苏联解体后世界的政治格局是一超多强。
70.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趋势是多极化。
71.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重要标志是互联网的普及。
—END—(~需要资料可以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sc/7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