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拉热窝  >> 萨拉热窝时差 >> 正文 >> 正文

红尘高大娘家的小人书

来源:萨拉热窝 时间:2021/4/17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这是北宋年间9岁神童汪洙写的《神童诗》里的诗句,这诗句虽然带有封建主义色彩,却非常能激励人。我就常常用这诗句激励自己读书,只不过我在读书中学会了领悟、分辩和取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酷爱读书,我爱读各种各样的书,通过读书,我得到了丰富的知识,通过读书,使我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读书,也使我看待世界看待问题有了自己的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读书,使我受益良多。

至于读书有什么用,一本叫《黄昏的清兵卫》的书里是这样讲的,井口清兵卫的女儿问爸爸,学习裁缝,将来可以制做衣服,但读书又有什么用呢?井口清兵卫这样回答女儿,他说,也许读书不像学裁缝那么有用,但是读书使人有思考能力,不论世道如何转变,只要能思考,就能生存下去,这个道理对于任何人都适合。

如果追朔我最初喜欢读书的源头,就要从高大娘家里那一大纸箱子的小人书讲起。

高大娘是我妈妈的朋友,在我5-6岁还没上学的时候,妈妈就经常带我去高大娘家。高大娘家跟我家都住在工厂的西墙外侧,不同时是,我家住在西墙外的北边,高大娘家住在西墙外的南端。两家距离大约三四百米的样子。

我没有见过高大爷,所以对高大爷没有印象。高大娘叫什么名字,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妈妈是按照高大娘夫家的姓让我们叫她高大娘的。

高大娘长的很奇特,她面容清瘦矍铄,眼窝很深,双目有神,鼻孔很大,说起话来声音洪亮且口音里带有某个我不知道的地方口音,虽然平时说话慢悠悠的,但是显得中气很足。高大娘经常穿一件右侧盘扣的黑布做的传统旧式衣服,高大娘还裹着小脚,能看出是经历过旧时代的人。

其实高大娘是住在她女儿的家里的,高大娘有三个女儿,老大叫高德苗,老二叫高德淳,老三叫高德焕,三个女儿都结了婚成了家,高大娘的丈夫去世后,高大娘就跟着大女儿高德苗住在一起。

妈妈是怎么跟高大娘认识的?高大娘的口音是什么地方的?又有怎样的人生经历?这些疑问,在我父母去世后,我不再有机会问询,成了我心中的谜。

高大娘有一个针线筐,里面放着做衣服用的针线、剪刀、顶针、搓麻绳用的麻线吊棒,还有制做麻绳的麻等等。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的女主人都有这些东西,我们小时候穿的衣服和鞋都是每家每户的女主人们一针一线亲手做的。妈妈带我去高大娘家,经常是两个大人坐在哪里,一边一针一线的纳鞋底,一边拉家常聊天消磨时间,而把我放到一边不管。

有一回,我又跟妈妈去高大娘家玩,她们盘着腿坐在炕上纳鞋底,高德苗大姐看着我实在没事做,百无聊赖,就冲着另一个房间喊道,九霞,把你的小人书拿来给小舅舅看。

九霞是高德苗大姐的女儿,其实也就比我小两岁,因为高大娘跟我妈以姐妹相称,论起辈份,我就管高德苗叫大姐,就自然成了九霞的小舅舅。

不一会,只见疏着蘑菇头的九霞很吃力的抱了一个大纸箱子进来,放到我面前的炕上。

我看见满满一纸箱子的小人书,眼睛马上就亮了,哇!这么多的小人书!我认识的人家里,还没有谁家有这么多的小人书!我当时兴奋的心情就像一只小猫突然看见了许多鱼。我先拿出了这本书,翻两下,感觉还有别的书也吸引诱惑着我,于是放下这本书,再拿起另一本书翻两下,爱不释手。

我还记得,那些小人书里有《渡江侦察记》《林海雪原》《战斗的青春》《白毛女》《海港》《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洪湖赤卫队》《八仙闹海》《白求恩在中国》《李双双》《猎人的眼睛》《骄傲的小花猫》《鲁班》《小猴上学》《狐狸和公鸡》《闪闪的红星》《江姐》《小兵张嘎》《铺满红叶的小路》《十五贯》《等明天》等等,每一本小人书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让我知道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几乎书店里有的小人书,高大娘家都有,书店里没有的小人书,高大娘家也有。

生活在现在的孩子们,大多数都不知道小人书是什么了,其实,小人书就是一种连环画,有大人的手掌那么大,上面是图画的画面,下面是文字说明或故事情节的介绍。在那个图书还不很丰富的年代,小人书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读物。

那时候,我家的兄弟姐妹多,经济不宽裕,父母没有多余的钱给我买小人书,自从知道高大娘家有许多小人书后,我就很乐意跟妈妈去高大娘家,有时候我因为什么事不听话,妈妈就会拿不带我去高大娘家要挟我,每到这时,我就会变得老老实实,为了看书,变成一个乖小孩。喜欢读书的兴趣就是在那种状况的环境里培养起来的。

此后,80年代初,大姐大哥结婚成家,二哥二姐也参加了工作,家里的经济生活也相对好一些了,二哥给我订了《中国少年报》,我也有了自己的专属读物。此外,我和哥姐们也经常借书回来读,什么《镜花缘》《天方夜谭》《小灵通漫游未来》《不怕鬼的故事》《永生粮》《空气贩子》,还有《包公案》《岳飞传》《封神演义》《水浒传》什么的等等,都是那个时候读的。清朝文学家袁枚在他的《黄生借书说》里讲,书非借不能读也。越是借来的书越珍惜,读的越认真。

年,正蓝旗建起了有史来的第一个图书馆,去看书的孩子们挤的满满的,就象进到锅里的饺子,一个挨着一个。同年,旗工会也建起了职工阅览室。除了书店,能够看书的地方也增多了。最令人高兴的是,图书馆和职工阅览室都是免费的,只要办一个借书证,借书都不用花钱,那一年的暑假,我几乎都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的。

我最喜欢看的是科普类的书。有一本科普的书里讲,地球是太阳系里的一个天体,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有公里,太阳光从太阳照射到地球需要8分18秒左右。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万倍,相当于个地球那么大,而地球有49个月球那么大。当我学了这些科学知识后,就不再相信天上有天堂地下有地狱,也不再相信月亮里住着嫦娥和玉兔。当然,这些知识除了这些课外书里写,中学课本里也会讲,只是不如这些课外书讲的详细。

年,我的母亲去世了,那一年,我已经长到了15岁,自从母亲去世后,我就再也没有去过高大娘家,但是高大娘家的那一大纸箱子小人书却深深的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后来,我虽然长大了,但对小人书还是有特别的钟爱,记得年我已经上了高中,那一年电视里正在播放日本电视连续剧《阿信》,这个电视剧故事非常励志。阿信勤奋的精神时常激励着青春期的我。不久,我在书店里看见了《阿信》的电视剧小人书版,就毫不犹豫的买了一套,一直收藏到现在。

年,我结婚成家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舅舅送的木料打了一套书柜,把我历年来收藏的各类书都放上去,包括爸爸看过的《李时珍濒湖脉学》《针刺麻醉资料汇编》等等,读书藏书成了我的习惯,有时候别人丢掉不要的书,只要我认为有用,我也会收集过来先读后藏。

买书、读书、藏书成为我生活的重要内容。我以有知识有文化为荣,并且我也培养自己的孩子从小读书,我要让书香砥砺,薪火传承。

作者简介

李志洲,男,年出生于内蒙古正蓝旗,书法家、作家、内蒙古法(律)学会会员、陈氏太极拳第13代传人、家庭早期教育函授学校创办人兼主讲、精品书画工作室主人。

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自治区、盟内书画大赛并获奖,多件作品被日本、韩国等国内外友人收藏。其书法擅长楷书、行书。书法风格博采众长,笔法娴熟,结体雅正,平中见奇,意趣自然。欧体楷书法度严谨,行书受启功先生影响,清雅脱俗,不论是楷书还是行书作品,都极具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编辑:苏心

主编:姹娜

推荐阅读

?万美元“全球教师奖”全国只有一名被内蒙古女教师获取

?一副副漂亮的手写春联让社区居民有了过年的感觉

?锡市运管所公布8辆违规出租车名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sc/68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