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写过一篇文章中国:天命所归是领袖。在这篇文章里,我指出中国现在早就今非昔比,已经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当然为中国的国力增加,感到高兴。
但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了一种不好的思想苗头。那就是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似乎觉得只要中国强大,一切问题就可以自动解决。如果不能解决,那就用拳头和武力来解决。
在他们口中,国际法和国际公理等于废纸。只有武力,才是根本。
他们更相信,在中国拥有了强大的实力之后,那些对中国的意见就会自动消失,其他国家就会自动靠拢中国。似乎那个时候的中国,存在着某种强大的地心引力一样。
似乎也并不奇怪的是,这些人在观察现今的国际关系的时候,也动辄使用某国是另一国家的狗腿子一类的说法,似乎这些小国是完全没有自主权,只是因为国力,尤其是武力不如人才投靠大国一样。
在他们的眼里,国际关系是弱肉强食的,你争我夺的,在这里,没有仁慈,只是实力。
这种想法传播甚广,以至于在海外都讽刺为强国人心态。
以上的种种想法,流传甚广,让我非常忧虑。
在我看来,这种拳头大就有理的世界观危害对于中国的未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在我看来,它会带来这样的恶果。
一、中国周边的敌对
如果中国坚持用这样的世界观来处理跟周边国家的关系问题的话。恐怕并不会如很多人料想的让周边国家自觉自愿的靠拢中国。
因为这些国家在一些问题如领土领海问题上,本来就跟中国存在比较严重的分歧。对现代民族主义有基本认识,都会了解,这些国家并不会因为中国强大,就放弃这些领土诉求。而乖乖接受中国的主张。
(越南反华游行)
他们更可能做的是抱团取暖,或者干脆引入外援。在今天,这个最大的外援就是美国。
现在东南亚、日本、韩国、印度的一个潜在的大包围圈其实已经在过去的数年里大概的建立起来。
(很多强国至上论者也注意到这些现象,然而他们的解释却完全不同)
这是跟那些强国人预想完全不一致的。中国的强大并没有让他们归附中国,反而让他们跟中国更加离心离德。
这种形势造成了中国周边地缘环境的恶劣。
二、不能获得世界领袖地位
假设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中国硬是通过强大的实力,强迫周边国家接受了中国的安排。
看上去是一件好事,但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中国将丧失成为世界领袖的道义资源。
因为到时,如果它国之间同样发生类似冲突,中国将难以以世界领袖名义进行任何仲裁。毕竟在强国人眼里,使用武力才是解决之道。那中国有何资格进行干预。
当然有人会说,那中国不要世界领袖地位,也没什么啊。为什么一定要世界领袖地位这个虚名呢。中国第一,想爽就爽,有何不可?
这种想法,低估了中国能从世界秩序的和平和稳定中获得的收益。
我在重商主义行不通了,中国体量决定了必须走自由贸易这篇文章里,就已经指出了。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中国都已经不能离开国际市场。
世界秩序的和平与稳定,与中国是息息相关的。
(中国的发展有赖于国际贸易和世界和平)
维护这个秩序的稳定与繁荣,对于中国和世界来说,都是有益的。
这并不仅仅是一个虚名。
而想要维持这个秩序,就必须能够笼络尽可能多的国家,让他们觉得遵守这样的秩序是有利可图的。
如果一个中国这样的超级大国,自己都信奉武力至上,弱肉强食理论的话,是绝对难以服众的。
而且这必然会启迪世界一些地区强国效仿这样的道路,这样的话,整个世界秩序恐怕都将陷入混乱。而中国为此损失的经济收益,恐怕是难以计算的。
(战争的破坏是惊人的,在这样的国家显然无法进行建设和贸易)
世界历史的先例
世界历史上并不缺乏那些因为自视强大,而最终给国家带来严重的灾祸的事例,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德国和日本。
德国
德国的统一,是由普法战争完成的。而这场战争的起因,就是德国首相俾斯麦使用计谋,修改了法国给普鲁士的电文,诱使法国宣战。在战争胜利之后,德国就强逼法国割地赔款。
可以说德国在根子里就是热衷武力与强权的。毕竟俾斯麦本来就说过,当代的重大问题,只有通过铁与血来解决。
(信奉强权手段的俾斯麦)
只是俾斯麦本人在德国统一之后,对于德国的地缘政治和国家环境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因此在对外上比较收敛。欧洲得以维持较长时期的稳定。
但到了威廉二世上台之后,野心很大的这位的这位德国皇帝就不满于俾斯麦平稳的外交政策。而是希图在世界上树立德国的帝国地位。而其手段,则是通过德国强大的武力。
从年开始,年的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年的波斯尼亚危机、年的第二次摩洛哥危机中,德国都采取过武力威胁来希图达成他们的外交目的。
以强凌人心态的不光有威廉皇帝,他手下的军官们就不遑多让。其实在俾斯麦时期,就经常有军官建议对法国发动所谓的预防性战争,而到了后来,德国军官们的战争计划,就更加的夸张了。
在著名的史里芬计划里面,德国总参谋部认为要跟法国开战,就必须要通过比利时。他们完全枉顾比利时是一个独立国家的现实,觉得在战略方面根本不用在意这么一个小国。
现在的历史研究,已经基本搞清楚,第一次世界大战基本是由德国高层发动的。他们认为只有在俄国强大之前,发动所谓的预防性战争,才能避免德国陷入危局。
(相关阅读:假期荐书:《德意志帝国的大战略》)
因此他们制造事端,利用萨拉热窝事件,向法国提出绝对不可能接受的条件,以法国的拒绝为由发动早就策划好的战争。并且侵入比利时。而侵入比利时让英国大为震动,他们认为德国丝毫不尊重它国主权,在反对未果之后,向德国宣战,这场战争因此扩大为真正的全球战争。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了解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之后的的德国。并没有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
他们推选出了要求扩张,宣扬生存空间理论的纳粹党。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时之间铁蹄踏遍欧洲,之后的事情就不用我多说了。
恃强凌弱的德国被盟国围攻,遭到了空前的毁灭。
日本
我们中国人更熟悉的例子,恐怕还是我们周边的日本。
通过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从一个封闭的岛国一跃成为世界强国。
然而这个强国带给周边的,并不是贸易和和平。
自从甲午战争开始,日本对周边国家就是一种步步紧逼的压迫和侵略。
在日本人眼中,这些周边的穷国弱国只能当日本的殖民地和原料基地。而任何这些国家的反抗,都被日本人解读为其他国家的幕后煽动。
比如中国之所以反日,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因为英美的煽动。
日本的恃强凌弱最后同样以战争失败,几百万人死亡,城市化为焦土而告终。
(耀武扬威的日本军队和化为废墟的广岛城)
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正走向这样极端的道路。
但我们也应该明白,强大并不会自动解决国际问题。
历史上,孔老夫子曾说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中国如果想要成为领袖国家,就不要想着只要有强大的国力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只有强大国力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德之心,才能让世人真正的愿意听从中国的领导。
远古善良自由党创作不易,请多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sc/6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