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公园的纪念碑
年的萨拉热窝,一位塞尔维亚青年刺杀了奥匈帝国的储君,并由此引发了一战。而年的上海虹口,一位韩国人也扮演了这一角色,不同的是,这次刺杀是在中日双方淞沪血战之后。
年1月28日,上海爆发了“一·二八事变”,日军向驻守上海闸北的中国十九路军发动进攻。十九路军和随后赶来支援的第五军进行了1个多月的抵抗后,逐渐不敌,最终撤退。在英、美、法、意等国调停下,双方开始进行停战谈判,最终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而在谈判进行过程中,上海的日本军界为了蔑视中国,决定借着4月29日庆祝昭和天皇生日(天长节)的机会,在虹口公园举行“淞沪战争祝捷大会”。这是在中国的伤口上撒盐。
中国气不过,但是打也打不过,没辙,那就玩点儿阴的。在此背景下,国民政府淞沪警备司令陈铭枢决定采取暗杀行动来泄愤,以破坏日军此次庆祝活动。陈铭枢找到好友王亚樵,王素有“暗杀大王”之称。双方一拍即合。不过日本人也不傻,他们也担心中国会破坏,于是规定不许任何中国人入场。
这样中国就难以找到下手的机会了。于是王亚樵建议,请韩国派人完成此事(因为当时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流亡在上海)。中国出了4万大洋作为经费,韩国人也是国仇家恨,立即表示愿意承担此任务。
韩国流亡政府在接受此任务后,吸取了之前刺杀裕仁天皇的失败教训,严格进行了准备工作,并且找到了韩国青年尹奉吉执行暗杀任务。尹奉吉通晓日语,意志坚定,当即同意领命。4月26日,尹奉吉在韩国的太极旗下宣誓留影。
尹奉吉在太极旗下宣誓留影4月29日8点之前,尹奉吉顺利进入了日本庆祝会场。大会在10点正式开始。一个半小时后,日本人开始高唱日本国歌,炮队开始发射礼炮。随着第三声礼炮声响、日本人唱的正起劲儿的时候,尹奉吉的炸弹来了。
要说韩国人投篮能力确实有天赋,命中率相当高:日本驻沪留民团行政委员长河端贞次当场被炸死;上海占领军日军总司令白川义则被块碎弹片嵌入体内,折腾了快一个月,还是去见天照大神了。另外第九师团长植田谦吉、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都成残疾人了,两人分别被炸断一条腿;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司令长官野村吉三郎被炸成了独眼龙。
虹口公园爆炸后现场爆炸发生后,尹奉吉立即被捕。随后上演了电视剧里面熟悉的桥段:日军施以酷刑,想逼出幕后指使,但尹奉吉一口咬定是自己一人所为。无奈之下,日军对居住在上海法租界的韩国侨民进行报复,导致韩国临时政府要员、主使之一的安昌浩等17人被捕。另一位主使金九通过路透社发表声明,称自己是虹口爆炸案的主谋,警告日军不得滥捕无辜。后来金九在同盟会元老褚辅成的帮助下,躲避了日军的追捕。
这次爆炸让日军高级军官损失惨重,连蒋介石都感慨:“连中国百万大军都做不到的事情,让一名朝鲜的年轻人做到了,真令人感动。”
过了半年,尹奉吉在日本金泽郊外被枪决,年仅24岁。为了纪念尹奉吉,每年4月29日,尹奉吉的故乡韩国忠清南道礼山郡都要举行梅轩文化节。中国的尹奉吉纪念馆是在年由外交部批准之后,在虹口公园(鲁迅公园)建设的,以尹奉吉的号“梅轩”为名,是一个两层韩式建筑,年扩建成梅园,年扩建成梅轩尹奉吉纪念馆。
尹奉吉国葬”义烈斗争”是韩国独立运动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种方略,也是唯一能选择的斗争方式,与当代伤害无辜平民的恐怖活动有着重大区别。尹奉吉的刺杀行动针对的是日本侵略者,是反抗侵略的正义行为,没有伤及任何无辜平民。为了不伤害无辜,尹奉吉甚至冒着被发现的危险,等到各国外交人员全部离开之后才扔出炸弹。长按扫码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sc/5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