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拉热窝  >> 萨拉热窝签证 >> 正文 >> 正文

初中历史复习知识点和做题方法总结2

来源:萨拉热窝 时间:2022/1/4
白癜风要怎么治疗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921/4478461.html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

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一个核心:王权。

两种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

三个特点:周王是天下共主,地方建立诸侯国(分封制);依据血缘的亲疏,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

2、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认识

一个集中:即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

两对矛盾: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三个趋势:即分相权集皇权,形成君主专制;分散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形成中央集权;对思想控制日益加强的趋势。

四个发展阶段:秦汉确立发展——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强化。

3、选官和监察制度

一个根本目的:强化皇权统治。

两个层面:选拔官吏和监察百官。

三个趋势: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选拔方式由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选拔形式日趋严密,趋向制度化。

4、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1)小农经济是传统农业的基本模式。

(2)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3)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5、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个政策:重农抑商。

两个方面:商业发展与商人地位。

三大特点:商人社会地位低,商业发展艰难曲折;受制于农业的发展;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弱。

四段历程:春秋战国(官府垄断局面被打破,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出现)——秦汉隋唐(重农抑商政策;坊市严格分开,对外贸易发展)——宋元(商业经济繁荣;坊市界限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清(城镇商业发展;出现商帮;闭关锁国)。

6、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因素

(1)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2)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课以重税,影响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的积累和国内市场的扩大。

(3)长期以来抑商和歧视商人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4)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7、明清时期对外贸易性质、政策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1)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是政府与外国进行的朝贡贸易,目的不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的,主要是加强友好往来。往往遵循“厚往薄来”的原则和采取“倍偿其价”的方法,政府在贸易中增加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影响了中外贸易的持续发展。

(2)明清时期对外贸易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限制了民间对外贸易的发展;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影响了中国社会向近代的转型。

8、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演变

(1)诸子百家思想观点:

①儒家推崇“人治”,提倡“礼治”或“德治”,即指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

②法家提倡“法治”,崇尚“以法治国”,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③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秦汉以后统治者的修养生息政策正是这种治国思想的体现。

(2)演变: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封建统治思想在不同时期分别吸收了墨、儒、道、法各家的思想主张,虽被采纳的程度有所不同,但从总体来看,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取二者之长、弃各自之短,逐步形成了德法兼用、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

①秦统一中国后,采用了法家的主张,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西汉初年,先后采用了儒家的“仁政”、道家“无为而治”和墨家节俭的思想。

③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现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使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正式形成了“外儒内法,剂之以道”的治国模式。

④汉代以后,道家思想仍然受到重视,逐渐被儒家思想所吸收,如宋明理学;隋唐科举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墨家“选贤举能”的思想。

9、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1)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2)在科技应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大型的工程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意识。

(3)我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影响深远。

10、古代文学艺术发展的趋势和原因

(1)趋势:日趋平民化、世俗化,反封建意识增强。

(2)原因:封建专制统治加强;商品经济发展。

二、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

11、近代列强侵华的方式和危害

(1)方式:

①军事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②政治侵略:通过中英《南京条约》(年)、中日《马关条约》(年)、《辛丑条约》(年)等不平等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政治借款、勒索赔款、设厂筑路。

④文化侵略: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和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传入中国,泯灭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

(2)危害:

①政治上:攫取和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领土主权破坏: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破坏:列强还取得了领事裁判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丧失、获得在华驻兵权。

②经济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倾销商品、掠夺中国原料,输出资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③文化上,毁灭中华文明遗产,如火烧圆明园。

④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还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

12、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的特点

(1)农民阶级具有革命性

①含义:受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具有革命的要求。

②表现:太平天国运动首次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义和团运动打破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

(2)农民阶级具有落后性

①含义:由于农民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难以提出科学合理的革命纲领以指导其革命。

②表现:《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资政新篇》的不切实际性;“扶清灭洋”口号的盲目排外性。

13、“六个第一”巧记辛亥革命

(1)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

(2)第一次提出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3)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4)颁布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历史巨变,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1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探索特点

(1)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

(2)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

(3)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

(4)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

15、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认识

(1)三次发展机遇: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的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放松。

(2)四个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外国侵略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国民政府的政策。

(3)五个发展阶段:

“春”:甲午战后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

“夏”:~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

“秋”:抗战时期遭到沉重打击;

“冬”: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

“新生”: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4)分布结构:

“弓箭”结构——主要分布在自然经济解体程度比较高的沿江、沿海地区。

(5)两个影响:

一是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进步;

二是为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思想进步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6)三个障碍: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其中,最主要的障碍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

16、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认识

(1)一条主线:

随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和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变化而变迁。

(2)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变迁;

二是生活风俗习惯的变化。

(3)三大因素影响:

一是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

二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近代物质生活和风俗的变迁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是维新思潮、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政治思想运动的推动。

(4)四大表现:

一是社会物质生活方面,即服饰、饮食、住宅的变化;

二是社会风俗和思想观念方面,即婚丧嫁娶、社会礼仪的变化;

三是交通、通讯工具的变化;

四是大众传媒的变化。

(5)结论: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伴随着西方入侵、西方的社会生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涌入而变化的,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17、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认识

(1)一个主题: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2)两个特点:向西方学习的层次不断深入,逐渐突破封建思想束缚,中国人思想不断得到解放;先进理论在革命实践中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发展。

(3)三个层面:器物层次——制度层次——思想文化层次。

三、历史思维导图

四、历史易错知识点

中国古代史

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因为在这一时期还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

3.注意墨家学派不为统治者所重视,因为它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

4.不能说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只能说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汉字。

5.中国“文人画”的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是写意。

6.佛教没有被阿拉伯人传至欧洲,佛教传入中国是在西汉末年。

中国近代史

1.最先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的条约是《南京条约》。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目的是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

1.文艺复兴运动最先兴起的国家是:意大利。

2.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一场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3.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寓义)

4.被称为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是:但丁。代表作是《神曲》。

5.达·芬奇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6.年,到达古巴、海地,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是:哥伦布

7.年,到达印度,第一个找到从西欧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的航海家是:达·伽马。

8.~年,实现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科学真理的是:麦哲伦船队

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力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人:克伦威尔

1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标志:年议会的重新召开。

1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处死的国王是:查理一世

1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年6的光荣革命。

13.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文件是《权利法案》

14.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建立的是:《权利法案》的颁布。

15.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的开始爆发的事件是:列克星顿的枪声。

16.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是:华盛顿。

17.标志北美13个殖民地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宣告独立的事件是:《独立宣言》的发表

18.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

19.被称为“美国国父”的人物是:华盛顿

20.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爆发)的标志是: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占巴士底狱。

2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重要文件是:《人权宣言》

22.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政治口号是:“自由、平等、博爱”

23.法国大革命中处死的国王是:路易十六

24.法国大革命的高潮是:雅各宾派专政(领导人:罗伯斯比尔)

25.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资产阶级军事帝国)的是:拿破仑。

26.最早进行黑奴贸易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27.17世纪中叶以后,成为最大的黑奴贩子的是:英国。

28.到19世纪,殖民地已遍及世界各地,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国家是:英国。

29.拉丁美洲独立战争中被称为“拉丁美洲解放者”的是:玻利瓦尔。

30.印度反英民族起义中的杰出女英雄是:章西女王

31.工业革命最先发生的国家是:英国。

32.工业革命最先开始的部门是:棉纺织业。

3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它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34.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成就是: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3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它将人类带入“电气时代”。

36.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成就是:德国的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37.被称为“发明大王”“打开电气时代的领袖”的是:美国的爱迪生;电灯的发明是他最重要的发明。

38.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北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39.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线是:林肯当选总统。

40.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是:林肯政府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

41.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是:封建农奴制

42.俄国年改革的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3.19世纪中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是:幕府的封建统治

44.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领导人有:明治天皇、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和木户孝允等

45.日本明治维新的.口号是:“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46.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47.俄国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有:

①都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②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③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48.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的是: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49.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权的新型政权是:巴黎公社

50.年的5月21日至27日,巴黎公社数以万计的社员被反动派屠杀,历史上称为“五月流血周”。

51.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公社

52.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53.三国同盟指的是:德、奥、意;以德国为核心,意大利是其中的动摇者。

54.三国协约指的是:英、法、俄;英国是核心。

55.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的是:巴尔干半岛。

56.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

57.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地狱”、“屠场”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

58.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59.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并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

60.被称为近代生物科学的奠基者并著有《物种起源》的是:英国的达尔文

61.提出相对论,为原子能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的科学家是:爱因斯坦

62.17-18世纪思想启蒙运动的中心是法国,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杰出代表是伏尔泰

63.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和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

64.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俄国作家是列夫·托尔斯泰,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65.凡·高的代表作是:《向日葵》

66.贝多芬的代表作是:《英雄交响曲》

6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形成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是: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68.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列宁。

69.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标志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的是:十月革命

70.20世纪20年代,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缓和政治危机,苏俄采取的措施是:实行“新经济政策”

71.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72.苏联成立的时间是:年12月,解体的时间是:年12月。

73.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特点: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体制。

74.巴黎和会的操纵国是:美、英、法

75.巴黎和会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

76.最能体现巴黎和会的分赃性质的是:德国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77.巴黎和会对中国最大的损害是:将战前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利,转交给日本。

78.“凡尔赛体系”建立起战后帝国主义在哪些地方的新秩序:欧洲、西亚和非洲。

79.华盛顿会议中起主要作用的国家:美国。其中心议题:限制海军军备以及远东和太平洋地区问题。

80.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的会议是:华盛顿会议

8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性质:是一个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

82.年10月下旬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首先爆发的国家是:美国。受影响最深的国家是:美国、德国。

8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

①波及范围特别广   

②持续时间特别长   

③破坏性特别大

84.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85.罗斯福新政中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是:实行“产业复兴法”

8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标志是:年初,希特勒出任总理。

87.日本成为新的世界大战的远东战争策源地的标志: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内阁上台

88.标志着绥靖政策的顶峰的事件是:慕尼黑会议

89.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年9月1日,德国军队突袭波兰

90.标志着二战的扩大的事件是: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的爆发。

91.二战开始以来德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是:莫斯科战役。

92.标志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的事件是: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93.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94.既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

9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有: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

96.二战后期的很重要会议有: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

97.二战后期有中国参加的重要会议有:开罗会议、波茨坦会议

98.明确规定被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的国际会议是:开罗会议。

99.决定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以尽快打败纳粹德国的会议是:德黑兰会议。

.美英盟军开辟了打击德国法西斯的第二战场的重要军事行动是:诺曼底登陆

.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并使二战后出现世界的两极格局的重要会议是:雅尔塔会议

.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的标志是: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是: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是一次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冷战信号的发出的标志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的“铁幕演说”

.冷战的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出台;.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成立北约

.两极格局的形成的标志是:北约和华约的成立。

.战后西欧经济恢复的原因:

①凭着原有的经济基础;

②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③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日本的重新崛起的原因:

①日本政府实行民主化改革

②重视科学技术,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

③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④美国的大力援助和扶持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是:日本。

.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的是:匈牙利

.冷战结束的标志: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中东问题的关键是:巴以冲突。

.年,非洲大陆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年3月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的是:纳米比亚独立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是:经济全球化

.重要的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有:世界贸易组织(WTO)、欧洲联盟(EU)、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是:跨国公司。

.经济全球化为什么是一把双刃剑:经济全球化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可从中获得奖金、技术和管理的经验,以提升本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但它容易加剧不公平的国际竞争,即发达国家以产品、技术和市场的垄断优势,从经济上冲击一些主权国家的自主能力,部分弱小国家的经济有可能被其牢牢控制,从而使各国从全球化中受益不均,甚至形成富国更富,穷国更穷的局面。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当今世界格局:一超多强

.当今世界格局发展方向:多极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标志: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三大技术的突破。

.第三次科技革命核心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西班牙著名现代艺术家毕加索的代表作是《格尔尼卡》、《和平鸽》

.通俗音乐的发端国是:美国,它的主流分别是:爵士乐和摇滚乐。

.美国电影业的中心是好莱坞(美国电影的代名词),卓别林是著名喜剧大师。

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qz/96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