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拉热窝  >> 萨拉热窝签证 >> 正文 >> 正文

残酷而啼笑皆非的一战战场

来源:萨拉热窝 时间:2021/8/4
北京皮肤病医院那里好 http://m.39.net/pf/a_4648924.html

“我们又占领了一片领土,我们的墓地终于可以扩展到海边了……”

一个德国士兵给家人的信

年1月1日,新的一年开始了。大战已经进行了5个月,德国已伤亡了80万人,英国伤亡5万人,法国和奥匈帝国的伤亡在万左右,俄国的伤亡比他们都多,有万。可怕的是,伤亡人数还将继续上升。更可怕的是,伤亡并没有换来胜利—法军在3个星期内才推进了不到米。

一名法国士兵在德国士兵尸体前抽烟

而此时的德国还在纠结到底应该在哪个战线上用力。既然原来的战争计划已经失效,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呢?由于根本没有制定过任何替代战略,德国面临着一个新问题—如何摆脱腹背受敌的困境?哪个战线上德国胜利的希望更大?西线是军队太大而战场太小,东线是军队太小而战场太大。要投入更多兵力的话,是投向西线还是东线?

由于在东线取得了一系列的大胜,鲁登道夫和兴登堡这对黄金组合已经成了大众偶像,他们要求加派20万援军再创辉煌,因为俄军是许多柿子里最软的那一个。这遭到了总参谋长法金汉的坚决反对,除了认为西线更重要外,另一个原因是法金汉很嫉妒鲁、兴二人风头太盛,这可能威胁到他总参谋长的位置。由于意见不合,双方起了内讧,法金汉拒绝调军队去东线,甚至把鲁登道夫和兴登堡两人的名字从东线胜利的电报中删除;后者则干脆无视法金汉的命令,擅自派军队去援助康拉德。于是双方开始在德皇面前互相攻击,后来法金汉直接把鲁登道夫从第9集团军调走;而兴登堡则向德皇要求撤换法金汉,否则他就辞职不干了。内讧的结果是法金汉的战争大臣一职被撤除,但仍保留了他总参谋长的职位。为了安抚兴登堡等人,威廉二世宣布东线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场”,但还是打了折扣,他只同意将4万人派往东线。

1月23日,同盟国在东线的进攻开始。在北边,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开始使用一种新型武器—毒气。28日,德军在前线打开了1.8万筒溴化物,他们希望这种毒气可以顺着风飘到俄军阵地,把敌人都毒死。但是德国人失算了,他们没想到这种毒气在零下几十度的时候效果很差,以至于俄国人活蹦乱跳的一点儿感觉都没有。既然旁门左道不管用,那就只有正面死磕了。2月5日,德军出击的这一天突然下起了大雪,温度一下就降到了-40℃,俄军在德军的攻击下迅速溃败—很多俄国兵别说训练了,连枪都没摸过—几天后冰雪又解冻了,这下俄军连逃跑都困难了,因为地面变成了烂泥塘,马和大炮都陷了进去。追击比赛变成了障碍跑比赛。唯一让俄军感到欣慰的是德军的追击也受到了影响,雪水将士兵湿透的衣服冻成了冰罩,很多人都被活活冻死。当时的情景是,俄军在前面痛苦地跑,德军在后面痛苦地追。

一个哥萨克巡逻队在德国人撤离后不久占领了一个波兰的城镇。

不管怎么样,德军又一次在东线胜利了,因为他们前进了70英里。70英里啊,和西线只能前进几百米相比简直是大胜。兴登堡再次成为德国的英雄,德国报纸甚至宣称他是一个天才、一个无敌的人、一个和上帝一样的人。但是,这位无敌天才且和上帝一样的人却悲观地认为“我们在战略上失败了”。因为俄国太大了,70英里对于拥有万平方千米土地的沙俄来说只是小菜一碟。

在南面,得到德军援助的康拉德雄心勃勃地准备收复加利西亚,将俄军赶出喀尔巴阡山脉,解救被围困在普热梅西尔的奥地利军队。双方的兵力对比是41个德奥联军师VS42个俄国师,寒冷的天气和绵延的雪山阻碍了康拉德的反击,早晨起来经常会发现冻死的士兵,虽然奥匈军队俘虏了6万俄国人,但他们自己却损失了8.9万人。到2月即将结束的时候,康拉德已经损失了80万人,而他要解救的被围困在普热梅西尔的军队才12万人。这些被围的人最终也没有等到战友来解围—3月22日,被俄军围困了天的普热梅希尔要塞终于陷落了,城内被围困的士兵饿得发昏,连站都站不起来了,但城内军官和他们的情妇竟然发福了—他们靠的是享用城内秘密储藏的食物,没吃完用完的物资则在他们投降之前被下令炸毁。俄军共俘虏了12万奥匈士兵,外加9名将军和数百门大炮,光清理要塞里的尸体就花了他们一个星期。沙皇还特意视察了刚刚攻陷的伦贝格(Lemberg,今乌克兰利沃夫),并特意在奥匈帝国皇帝约瑟夫的套间下榻。俄军已经威胁到了多瑙河河谷,这让奥匈帝国很是害怕。

虽然俄国又取得了一次胜利,但从黑海到地中海的运输线仍然没有打通,英法盟友的供给援助仍然送不到俄国。

而在西线,双方都在忙着巩固防御阵地。3月10日早晨7点30分,英军在西线奥柏岭(AubersRidge)发起了又一次进攻,先是长达35分钟的大炮轰击,然后是上了刺刀的冲锋。英国士兵很谨慎,他们预想会遇到敌人顽强的抵抗,但出乎意料的是没有,第二道防线也没人把守,越过田野的第三道防线也是只用了一个半小时,英军就完成了全天的任务。但这次胜利很快就被浪费掉了,因为“打仗像狮子一样的英国士兵被一群猴子指挥着”。指挥进攻的军官请求继续前进,因为突破口很窄,他的后面已经挤满了上万士兵,已经造成了交通堵塞,但没人回复他。就在英国人挤成一团的时候,德军从四面八方赶到,构筑了新防线。最终,德军顶住了英军的进攻。

从这次激战中,双方都得出了错误的结论:德国人觉得虽然英军有兵力上的优势,但自己还是守住了阵地,法金汉因此不再坚决反对把西线的兵力调往东线;英国方面则认为他们的失败是因为大炮轰的时间不够长,于是英国第一军团指挥官黑格(Haig)下令以后进攻前大炮要先开一整天。

战线路上的空蛋壳

4月5日,14个法国师在西线发起进攻,他们的目标是攻击德军圣米耶尔(St.Mihielsalient)突出部的两侧,这个计划将使法军的防线变直—从而变短,减少法军防守的兵力。然后法军就可以收复德军占领的梅斯(Metz),迫使德军后撤。这个计划很不错,唯一的缺点是—不可行,因为法军的保密工作做得太糟糕了,一些法国军官甚至在前线附近的咖啡厅里津津有味地谈论这次进攻,这就等于把自己的计划事先告诉了德国人。于是在法军开始进攻前,德军就事先修筑加固了防御工事,法军在伤亡了6.2万人后不得不停止进攻,但深信胜利即将到来的霞飞立即下令参谋制定新的﹑更大的进攻计划。

而德国方面,法金汉继续将兵力从西线调去东线,为了不让英法知道德军的调动,他决定发动牵制性的进攻来迷惑对手。这就是第二次伊普尔战役。

但德军不知道的是,英军正准备先发制人,一批英国矿工利用3周的时间凭借人工“抛土机”—一种用脚力挖掘隧道的工具—挖掘出了一条从英军阵地直通德军阵地的地下隧道。英军在德军第60号高地(高度60米)下面挖了个地下室,然后填满了炸药。4月17日傍晚7点,一声巨响,山头上的德国士兵和碉堡瞬间消失。英军伤亡7人,夺下了这个制高点。但英军还没来得及享受胜利的喜悦就陷入危险之中,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已处于敌人火力的三面包围之中。

4月22日下午,48小时的猛烈炮轰后德军开始进攻,但协约国的士兵并没有看到敌人,而是看到了一种黄绿色的奇怪气体像大蛇一样蜿蜒着、慢悠悠地飘了过来—德军打开了罐一共18万千克的氯气。罐你觉得多吗?其实并不算多,因为德国化工业生产了全世界85%的氯气。5分钟后,法军前线几乎所有的士兵(大多是阿尔及利亚人)都抛下了武器,发出一片哀号声:“救命啊,我不行了!”他们惨叫着开始在地上打滚咳嗽抽搐呕吐,还能动的人拔腿就逃,法军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几乎是顷刻间,法军4英里宽的战线就被清空了,德军阵地前面几乎是空无一人了。德军曾耗费了几万人的生命都没有夺下伊普尔,现在他们在几分钟内,没有损失一个人就达到了目的。这连他们自己也感到吃惊,因为他们之前在东线对俄军使用过毒气,但是很不理想,俄国人也没当回事儿,觉得不值得大惊小怪,所以压根就没把这件事告诉自己的盟友。

年第二次伊普尔战役期间,战壕中的法国军队戴着早期型防毒面具

本文摘自《掌故:趣味一战史》

本书主要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那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趣闻轶事——从萨拉热窝事件王储费迪南大公及其妻子被杀引发的连锁反应,到大战爆发各参战国之间的勾心斗角拉帮结派,再到“速战速决的进攻战”如何发展成“把各参战国搞得焦头烂额”的堑壕战,以及这场美其名曰“结束所有战争的战争”如何成为下一次大战的导火索。

↓↓↓点击原文链接快速购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qz/8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