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科普里(Skopje)是马其顿首都,也是该国最大的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和学术中心,全国三分之一人口居住在这里。古罗马时期的斯科普里叫“斯库皮”(Scupi),可能是读音所致吧。斯科普里位于巴尔干半岛的中部,马其顿的北部,大约是贝尔格莱德和雅典之间连线的中点位置。如今,当我有时间断断续续接着回忆的时候,这个前南斯拉夫加盟共和国,已经正式更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
01离开奥赫里德,路上看见了“耶稣光”
我们离开奥赫里德,已经是半下午了。出了市区,依然一路美美的风光。
基本的画风是蓝天白云,绿色的大地。沿途的小镇、村落,多是红顶的房屋。
有些困乏,昏昏欲睡……不知多久,时间应该不太长吧。我们睁开眼睛,看见了远处换成了高耸的山脉。那清凉冷酷的山顶,似有点点的皑皑白雪。
风起云涌之际,也有几分如梦如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里,感觉人还是如此的渺小。
风云间,忽然斜斜的阳光集束而下,撒向峰峦叠嶂之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耶稣光”吧,神圣、迷人,有些儿朦胧。
隔着大巴玻璃,颠簸中,一路不停地按下相机快门。
然后,山势逐渐平缓下来。蓝天下,依旧大片的绿茵茵,向着我们行车的方向延伸过去。
02进入了市区,那些曾经的熟悉呢?
进城了,不由小小地激动起来。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曾经在这里留学过。贪婪地看着车窗外,希望寻觅到当年的一些踪影……
这座雕塑,这些建筑……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陌生的。三十多年都过去了,哪里会没有变化呢。
这座也是新建筑吧……令人好奇的是底部的涂鸦。后来知道,前些天斯科普里发生过大游行,是游行者们为了表达不满和抗议所为。
这一高一矮两座楼房,依稀还有当年的影子。
刚来这里的时候,市中心有一座当时颇具规模的购物中心。印象最深的是它的外观造型,就像一艘万吨巨轮……前边迎面而来的建筑,也叫斯科普里城市商场,可是和当年那座购物中心的建筑风格已经大不一样。
街道,行人,接近傍晚的阳光。生活还是很平静的。
忽然激动起来……找到了!熟悉的记忆涌现眼前……那是斯科普里市中心的圣克里门特·奥赫里德斯基教堂(马其顿语Соборнацрква-СветиКлиментОхридски)。多少年了,依然矗立在那里,还是那个样子……它和大多数的东正教教堂有些不同,顶部是大圆拱型设计,这种独特造型让人过目难忘。记得教堂免费入场,内部是可以拍照的。我们因为时间晚了,只能飘过。
这些建筑也是当年没见到过的……
像许多典型的欧洲城市那样,斯科普里也是沿河而建。瓦尔达尔(Varder)河穿过,将城市分为老城和新城。公元年和年的两次大地震,几乎摧毁了这座城市。18世纪,奥匈帝国的Piccolomini也曾下令烧毁这座城市。所以这是一座废墟中重生的城市。
如今的新城,主要是年大地震以后建的。当时的同学告诉我,国际社会给了很多援助。不过,现在看见的这些建筑和设施,应该是更晚建的。我在当时没看到过。
看见了吗,前面的建筑,就是横跨着坐落在桥上的,下面的街道车辆来往。当时应该是地标性建筑,不止一次在那时候的官方宣传材料上见到过。我去学校见导师,也经常要从桥上、其实是房子里走过,里面是卖纪念品、小商品店铺……待大巴走近,看见现在这里挂了东南欧大学(SouthEastEuropeanUniversity,SEEU)的标识。如今这里办成大学了?
80年代中,我们来这里的时候,斯科普里只有一所大学。
03卡勒城堡
在太阳完全落山之前,我们急着要去的第一个景点是卡勒城堡(KaleFortress,或称“凯勒城堡”)。从阿尔巴尼亚离境,多花了不少时间,奥赫里德虽然游得匆匆,紧赶慢赶,整个行程还是延误了不少。
在停车场下了车,需要穿过这片绿地一路上行。
看见古堡的城墙了。
卡勒城堡在瓦尔达尔河左岸,公元6世纪初建在这座斯科普里最高的山头上。是东罗马帝国也即拜占庭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修建,目的是抵挡当时斯拉夫人和波斯人的入侵。
查士丁尼一世在位期间,多次发动战争。他重新控制了许多西罗马帝国从前的土地,包括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北非等重要的行省,也使得地中海再度成为罗马的内海。他大概料想不到的是,他的老家斯科普里,最终还是落入了斯拉夫人手里。
查士丁尼一世史称查士丁尼大帝(JustinianustheGreat)。查资料显示,其全名弗拉维·伯多禄·塞巴提乌斯·查士丁尼(FlaviusPetrusSabbatiusJustinianus),拉丁语JustinianusI,希腊语Ιουστινιαν??。在世时间大约为公元年-年,其中年-年为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皇帝。
从城堡上,可以俯览整个斯科普里市区。每年5月6日是马其顿的圣乔治节,人们欢庆春天的到来,吉卜塞人也穿上节日盛装,在卡勒城堡和斯科普里的公园里载歌载舞。人们相信圣乔治能给他们带来丰收。
历史上或许发生过无数次血腥厮杀之地,如今一片安宁祥和。游人来这里探幽访古,年青人在绿地上打闹嬉戏……
依稀的印象中,那时候要荒芜许多。这些城墙、堡垒应该是修缮过的。
快乐的人们……他们对我们好奇,我们也对他们好奇。
留影一张。
可以沿城墙走一走。也可以在垛口停留,眺望山下的街道、楼房。
当代艺术博物馆,又一处熟悉的踪影。其造型也是别致。这是我当时去学校要路过的地方,也常喜欢进去走走的地方。如今只好远远拍上一张照片。
夕阳下的体育馆,瓦尔达尔河蜿蜒而过。
对面的桥头边上,圆锥形屋顶像有无数双手在伸出,要托举什么。那是马其顿邮政总局或中央邮局,一处很有特色的建筑,也是年大地震后所建。当时我们经常到这里寄发邮件。
城堡下方,是马其顿国家海关总署大厦。这是后来才有的。
打卡,再来一张留念。
原路返回,又穿过了那片绿地。
停车场旁边,有一座奥斯曼特色建筑,穆斯塔法·帕夏清真寺(MustafaPashaMosque)。是北马其顿最漂亮的伊斯兰教建筑之一。
穆斯塔法帕夏清真寺由穆斯塔法帕夏(MustaphaPasha)本人建于年。历经战乱和地震,却没有被焚毁而且保存完整,至今也没有修缮过。清真寺内部布置的漂亮、简单、宽敞,出了清真寺侧门能看见一个石冢,那里躺着穆斯塔法帕夏的宝贝女儿。我们没时间了,上车匆匆离去。
然后又看见一所……校舍比较简单、校名很国际化的大学,国际巴尔干大学(InternationalBalkanUniversity)……
《重游巴尔干》往期回顾
希贝尼克:亚得里亚海东岸最古老的克罗地亚原生城镇
斯普利特:海风吹拂下的古罗马遗风(上)
斯普利特:海风吹拂下的古罗马遗风(下)
特罗吉尔:城市历史连续性的著名范例
杜布罗夫尼克:“君临城”,亚得里亚海的一颗珍珠(上)
杜布罗夫尼克:“君临城”,亚得里亚海的一颗珍珠(下)
莫斯塔尔:一座石桥的古老传说(上)
莫斯塔尔:一座石桥的古老传说(下)
萨拉热窝:有宫殿的平地(上)
萨拉热窝:有宫殿的平地(下)
杜米托尔:“黑色高地”上的国家公园(上)
杜米托尔:“黑色高地”上的国家公园(下)
波德戈里察:黑山首都,这里也曾叫过“铁托格勒”
科托尔:黑山脚下,那座迷宫般的中世纪小城
布德瓦:古城、沙滩、阳光,那里海边美女如云
地拉那:“山鹰之国”首都,记忆中那盏“欧洲的明灯”
奥赫里德:“阳光之城”,“巴尔干的耶路撒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qz/8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