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斐迪南大公和妻子苏菲
写在前面的话文/何帆
停了FT中文网的书评专栏之后,我突然感到非常落寞。一时找不到更适宜的发表平台,忙碌的工作挤占了大量读书写字的时间。若是继续在碎片化的时代,发表一些碎片化的评论文章,并非我愿做之事。数年前,我就计划写书,在澳大利亚期间断断续续写了一些,后来临时赶写Piketty的《21世纪资本论》的导读本,就此中断了。在这个时代写书,是一种陈腐的追求、幼稚的奢望,但不写书我心有不甘。
笔记本电脑中存了好几本书的写作提纲,比较成熟的是在澳大利亚开始动手的一本书。书名仍未想好(暂时定为《极少数人》,仍不满意),副标题想定为:金钱、政治、战争与一位经济学家。这位经济学家就是凯恩斯。我计划从 次世界大战爆发写起,写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初步的构思是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凯恩斯的个人活动,他的思想、他的政策建议、他的生活,另一条主线则是那个时代的宏大事件: 次世界大战、巴黎和谈、德国恶性通货膨胀、30年代大萧条、 和货币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从一个个体的角度去观照风云变幻的历史,哪怕是像凯恩斯这样的活跃、睿智的经济学家,也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写这本书的初衷是想强调,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遗产,并非仅仅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是大部分来自 次世界大战,甚至 次世界大战之前。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和 次世界大战是不可分割的。中国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更为熟悉,对 次世界大战较为陌生,我试图勾勒出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动荡岁月,并追踪世界经济政治秩序的缓慢变化。另一本书则是今年到了纽约之后开始构思的。我所在的新经济思维研究所(INET)邀请余永定老师和我写一本关于中国经济的书,并希望我们能够把历史、制度等因素都考虑进去。这样的角度不仅能够让读者对中国经济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INET期望的是,能够提供一个不一样的角度,让西方的经济学家意识到自己的学科存在的局限性。这个设想极其宏伟,难度非常大,到底怎么写,我心中委实无底。余永定老师今年忙着编辑他的书稿,我能做的是先阅读有关文献,并做些读书笔记。今后,在我的研究札记中,会陆续推送我已经写的一些片段。用新疆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医院南昌哪家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qz/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