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拉热窝  >> 萨拉热窝旅游 >> 正文 >> 正文

三中旧事

来源:萨拉热窝 时间:2021/8/13

三中旧事

飞车党、快乐的晚自习后、罢灶

文/邱卫锋

题记:谨以此文纪念当年上高中的一伙愤青。

我的故乡在陕西乾县,是座丝绸之路上的小驿站。出县城沿西兰路往东10余里便是我们乾县东乡的最高学府----阳洪三中所在地。尽管今天她已不复存在,但对我们这些60,70,80年代出生的东乡娃来说,母校的地位不可替代,不管他叫阳洪三中还是阳洪中学,母校始终铭刻在我们的脑海,那里留有我们曾经的青春,理想,或许还有懵懂的爱情.......

三中旧事——飞车党

我的母校阳洪三中所服务的学区有注泔镇,灵源镇,阳洪镇,大杨镇。这四个镇除了注泔镇在泔河北岸,是丘陵地带外,其他三镇都位于大平原腹地。这就为造就一群擅骑自行车的单车少年们创造了条件。那时我们都管自己的自行车叫赛车,那时我们都管自行车的高手叫柯寿良,我们这些技艺不精的也管自己叫柯受良的徒弟。自行车是我们上学和放学的交通工具,在三中上学的日子,骑车远比我们上课有意思,上课时大多数情况下感觉昏昏欲睡,骑车那是潇洒的时候。每到周三的早上早操结束后,我们的团支书老师总是要召集大家说今天中午大家回家背馍,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大家能不回的就不要回去了,时间不够,要回去的同学尤其是阳洪的。大洋的。灵源的同学,我说你们骑车放慢点,出了校门跟飞一样,成了飞车党了,哈哈。这就飞车党的由来,而飞车的快乐岂是老师能体会的。一般要成为飞车党须具备几个条件,一辆半旧格拉的加重自行车,必要的改装就是去掉前后护链板,只留两个光轱辘;二必须掌握单手骑车法和双手不按把骑车法,这有点难度啊,曾经我也是花了一包茶花烟拜师后才学会双手不按把骑车的。西兰路就是我们的赛道,放学后一窝蜂的阵势,放眼今天也只有环法自行车赛的起点才能媲美,那时汽车也少,半截子公路都是我们飞车党的地盘,其中不乏脱把骑车的,校前村的村民看见我们骑过来就是一句话,给这些二锤子货们把路让开。那时这句话我们都理解为赞美,自豪,路上骑的更欢了.......青春真好,自负也是快乐的回忆。

三中旧事——快乐的晚自习后

在三中学习的日子里,如果你是位男生,没有在教室住宿的日子,那你必定后悔一生,就我个人而言,一天快乐的起点是从下晚自习后开始的,原谅我是个差生,白天我基本上都是在课堂上睡觉度过的。睡在教室的同学那时叫看教室的,作用是防止教室被盗。当下晚自习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我们的快乐就开始了。首先是催促同学们赶紧离开教室,大概是我们学习差的原因吧,我们更喜欢先催那些学习好的,这个时候我们的声音比上课时大多了,因为是班主任同意的,可以名正言顺的催他们离开,以至于多年后高中同学想起我都说别提他了就知道晚自习下了扯个嗓子喊都出去我们要睡觉了。当同学们都离开时,我们要在停电前把所有的长条板凳都垒放在一起,铺上被子也坑洼不平,但那时感觉就像席梦思,怎么睡都舒服,一点都不觉得难受。铺好床后就到了洗漱的时候了,按照分工我们都是派两个人抬着教室的大铁桶去打开水,而学校规定是不能用桶的,只能用电壶,记得有一次两个室友就让文校长给逮到了,最后通知我们几个拿电壶把那桶水灌完,我们是借了同班好几个女生的水壶才把这件事情摆平的。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会得手,这一桶热水到了教室,可想而知,从上洗到下,呵呵,是在教室啊,斯文扫地,斯文扫地。那时最喜欢逗我们班的一些女同学,每天早上女同学总是来的较早,而我们却总是不想起床,女同学一敲窗,我们就说半截裤子还没穿了,有个哥们还曾说我是“果体”。“果体”一语呵呵外边的女同学羞的就不做声了。这个果体哥是河北人,二十年过去了普通话那叫一个标准,今年的同学会上裸体还是叫果体......青春真好,丑事也是快乐的回忆。

三中旧事——罢灶

时间过得飞快,大约到97年冬天的时候,我们都上了高三,学习也非常的紧张了。那时大家基本告别了高一的激情战斗,告别了高二的青梅竹马,而一下子投入到考大学的备考中,可就在这时。感谢我的同学A君B君C君等等在这枯燥的高三为我们留下了至今记忆犹新的罢灶活动。所谓罢灶就是号召全校同学不去学生食堂吃饭。而罢灶的起因在今年的同学聚会上大家门派众多,各抒己见。A君说当年的大师傅要创新乾县名菜酱辣子,硬是拿白萝卜当红萝卜用,糟蹋乾县名菜不说,直接是欺负我们学子的味蕾,是可忍孰不可忍;B君作为学校公认的帅哥,太子裤,凉板鞋再加上当年流行的郭富城中分头,正所谓风流倜傥。可这么有讲究的人竟然在用餐时吃出了异物(据同学会上不可靠小道消息说是老鼠屎、哈哈有待证实)这是给我们帅哥一点面子都没留啊,是可忍孰不可忍,B君打响了罢灶起义的第一枪,A君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而罢灶运动的导火索就是一颗老鼠屎,乖乖,历史是惊人的相似。C君代表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提原因最中肯,碱使大了的军用馍出现的频率太高了,原来是一周单日子出售,后来是单双日子都出售,这还要去掉星期天。用C君的话说就是官府直接没给农民一点活头了,宋江上梁山,反了。为了纪念我们这浩大的学生运动,当时领导罢灶的中间力量A君把这次活动定名为罢灶运动,活动的口号是打倒学生灶,还我好饭菜。活动的目的是让伙房的大师傅走人,换一批做的好的来。今年同学会A君提议把当年为罢灶活动而光荣“被捕”的同学(呵呵,被捕就是被学校政教处喊去训话)授为烈士,呵呵,后来考虑烈士不妥,最终授予95级罢灶勇士。让我们说说这些勇士的故事吧。A君领导中坚,策划了整个活动的过程,并在学校老师亲戚处借来毛笔和墨汁,书写了活动标语。B君是行动中坚,主要负责筹款,当时按照自愿原则捐款、整个高三为主,一毛起步,五毛封顶(大家当时用的都是飘三叶的流行术语,呵呵)活动经费主要用来买标语纸。C君是宣传中坚,按照“组织”安排负责向高一和高二的同学宣传活动,寻求高一高二同学的支持和配合,不得不说C君的宣传是到位的,宣传的过程那是群情激昂,义愤填膺,到动情处毅然宣布这是学生会的安排,他代表的是学生会来给同学传达的。整整的一晚上折腾,大家那是摩拳擦掌,上墙的上墙,上树的上树,反正该贴的地方都贴上了,下来该是迎接暴风雨的时候了。有句名言是怎么说的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难等的,而我们等的就是黎明,哈哈。当清晨操场的第一束碘钨灯亮起时,学校发现了。引用后来A君的唏嘘之语就是五四运动失败了,革命在天不亮时就被扼杀了。至今革命留给大家最后的印象就是校长召集高三学生讲话,把活动定性为运用文革复辟形式搞罢灶。期间两个小插曲颇有意思,一个是校长文革语出,我旁边的女同学问文革是啥,答就是梁山泊一百单八将闹革命;一个是校长讲话时身后那面墙上留下的唯一幸存的罢灶标语,实在是贴的太高了。后来就出现了同学会上大家努力,高兴的回忆起来这究竟是谁贴的呢,英雄怎么不留个名了;谁究竟是革命的“叛徒、烈士”呢?其他烈士的罪名我已经忘了,唯有C君的罪名我还记着,冒充学生会干部鼓动。我滴神啊,这么神圣的运动让我给回忆成了一场谍战大片,而且最终还失败了。同学们原谅我吧,谁让当时我们的老师都是猎人了,而我们,我们有美好的回忆就够了......青春真好,有理想,折腾也是快乐的。

阳洪三中,这个镌刻在我们每个校友脑海中名字,她永恒,光辉,灿烂,她始终与青春常在。她的故事不会因她的撤销而中断,因为那里曾经记录了一群年轻,充满朝气的少年的喜怒哀乐,而这群少年今天依然青春,传承着三中的故事。

阳洪三中校友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ly/86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