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拉热窝  >> 萨拉热窝旅游 >> 正文 >> 正文

兰州,阿干镇中街往事

来源:萨拉热窝 时间:2020/11/28
阿干中街往事

作者:华立成

过了阿干西沟桥,再往东南方向走,就到阿干中街了,中街又名后街。这里应该是昔日阿干最热闹繁华的街衢,街道两旁一家紧挨一家都是商铺。其中临街西首有一家阿干文具店,店面比较宽阔。南面和北面各开一道门,两门之间为玻璃橱窗。在阿干经济鼎盛时期,曾办有六七所学校,学校多,自然学生多;学生多,文具店的生意自然也就比较好。文具店南缘为一条通往老爷山的羊肠小道。旧时在老爷山上庙宇遍布,相当热闹。黎明可听到佛寺的晨钟,黄昏又闻暮鼓,香火相当旺盛。后遭逢匪乱,庙宇毁于燹火,无人修葺。20世纪九十年代后人们又重修起一座庙宇,因地处西山,故名之曰西山寺,也有和阿干河对面的东山寺相互映衬的意思。

20世纪三十年代,兰园大佛寺的方丈蓝象诚法师曾在此驻锡数日。蓝象诚是阿干大水子人,自小在金县兴国寺出家修行,为曹洞宗北传弟子。曹洞宗注重真修实证,又加之蓝象诚是以童子之身出家,心无尘世之染,故而能将禅定功夫修行得比较深厚。这也是在日机轰炸兰园时,他能将死生看得比较轻淡,从而能够从容赴死的内在原因。蓝家是个有意思的家族,每代都几乎出一个和宗教有联系的人。蓝象诚的家族,后来出了一个对道家功夫有点心得的后裔,其人对于易经颇为着迷,或许多多少少有点体悟,但也只是自娱自乐,从不拿来给人算命。不过遇到有急难事的人家上门求助,他也不会拒绝。至于算得准不准,就不知道了。蓝家大水子的邻居家,有一位姑娘,长得聪明灵秀,能诗善画,刺绣的活儿也做得极为娟美。姑娘从小就喜欢拜佛,闺房的小桌上摆了一尊明代鎏金小铜佛,铜佛四周供奉有她亲手采摘的各色鲜花。姑娘长大后,有不少暗恋她的小伙子向她或明或暗地求婚,但姑娘不为所动。大约是在九十年代中期,姑娘将供奉的明代铜佛赠予家住兰园附近的一位老居士,给家里面留下一封信,还有平日所存的一点积蓄,不知去了哪里。后来家乡有人出差南方,偶尔在江苏的一个小县城里见到过她,一身缁衣,剃去了一头秀发,看来真是皈依了佛门。

沿中街继续往前走大约一百米,街道的左首有一幢二层小木楼。这可能是阿干唯一仅存的民国建筑,风格古朴凝重。早在清代时期,这座木楼的主人姓胡,是位卖油翁,性格天真开朗,像极了后来流行的金庸小说中的老顽童。他曾挑着油担子在县门街、府门街一带卖油。有次遇到大雨,挑着担子躲到了一家商铺门前。大雨过后,卖油翁要走,却被商铺主人拦下,要他擦干净商铺门前的油渍再走。老人家性格淳朴天真,但也极为倔强。面对商铺主人的过分要求,开始大喊大叫,恰好引来了路过的皋兰县知县。知县大人将情况了解后,让卖油翁脱下上衣,将商铺台阶上的油渍擦拭干净。卖油翁眼见胳膊扭不过大腿,没有办法,只能一边用衣服擦拭台阶上的油渍,一边张嘴嚎啕大哭。不料擦完油渍后,知县大人又扭头对一旁得意洋洋的商铺老板说,你现在把老人家带到绸缎街去,给买一套新衣服。听完这句话后,天真的卖油翁又一下子哈哈大笑了起来,四周围观的路人和知县大人也被他惹得笑了起来。

走过二层小木楼,沿着街道往前走五十多米,在街道的左首,有一个跌窝子,医院,为一座七十年代建起的三层红砖楼。墙壁上依旧可以见到黄颜色的毛主席语录: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医院的马路对面,也即西南方向的街衢旁,为阿干照相馆,是一栋简朴的小二楼。进了小二楼,迎面可以看到红色厚实的木制柜台。往昔之时,顾客在柜台上交付了费用,拿到七天后前来取相片的白色纸单,然后右拐上楼梯到二楼房间,房间里光线极暗。正中摆放一架高约两米,外壳由红木包裹的方形巨型照相机,相机上苫着红色绸布。照相馆的男主人四五十岁,个子高大,操一口标准的城里人说的兰州话,口音和阿干人说的兰州话有点区别。男主人脾气不好,但极为专业,给顾客照起相来,有鼻子有眼,要求极为严格。如不能眨眼睛,要将衣服袖子扽展,如果遇到头发零乱的顾客,就会一边责骂,一边从旁边拿起一把深红色的木质梳子,亲手给顾客将头发梳理整齐。

过了阿干照相馆,往前走三十米左右,在马路东首,即为阿干剧院。这所剧院建于年,坐北朝南,可容余人就坐。是20世纪八十年代之前阿干惟一的公共娱乐场所。阿干剧院占地大约三千米,剧院主体建筑大门左前方,在昔日是将要播放电影的各种油画海报。海报多由阿干煤矿中学的美术老师操刀,一天可挣一百多元,在当时是个天文数字。在油画海报的旁隅,是一排镶嵌有玻璃的木制墙壁,里面张贴有各类电影的简介画片。在七十年代时,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就是到阿干剧院看电影。那时候的电影,内容大都是红色革命故事,千篇一律,但孩子们依旧百看不厌。到了一九八四年(?)的时候,著名评书家刘兰芳到阿干剧院演出,场面火爆,一票难求,非常叫座。八十年代之后到阿干剧院看电影,每张票已经由原先的两毛涨到三毛。当时上映的电影《少林寺》,引起轰动。许多孩子没钱买票,就在电影播映之前,观众进场的时候,随着人流混进剧院里。剧院只在观众进场就座后,才会检查电影票。工作人员检票时,没票的孩子们就会钻进长条红色木椅子下面藏起来,或者躲到安全门的军绿色厚布帘后面。等到工作人员检票完毕之后,又从长条红色木椅子下面、安全门的军绿色厚布帘后面跳出来,一个个瞪大眼睛,继续观看。电影少林寺的力量太大了,有不少孩子看完少林寺后,就结成伴去少林寺学艺。在夏家沟有个叫田方林的小年轻,平日就喜欢耍拳踢腿,在阿干邮局买到一本‘武林’杂志,可以将里面的拳谱模仿得有模有样。看完少林寺之后,拿了家里的十几块钱,坐火车到少林寺学武艺。不料在火车上,被一位老板骗到了砖厂,做了半年苦工,最后总算逃了出来。那时还有一部南斯拉夫的影片极受阿干人喜爱,片名叫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恰好检查电影票的一位工作人员,长相高大威猛,有点像这部影片的剧中人。后来中街的孩子们,都将他叫作瓦尔特。这位瓦尔特先生后来调回了城里面工作。他有二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后来去了酒泉工作,和他一样,也是在酒泉的一家电影剧院当播映员。二儿子则在通渭路对面的解放电影院工作。三女儿聪明伶俐,长大后经商挣了不少钱,大约是在二千年左右吧,又去上海学习声乐知识。

走过阿干剧院,穿过一座小小的石桥,再往前走百来步,在街道的左首,就是阿干新华书店。这所书店建于年,八十年代之前,从八里窑到铁冶口的孩子们,都喜欢到这家书店购买小说和小人书。尤其是五十年代出版的连环画三国演义,画面精美,水平极高,不断重印,非常受孩子们欢迎。每次书店到了新书,里面都会挤满了前来购书的大人小孩们。最有趣的是在购书的人群中,你可以听到四川话,也可以听到江苏话,还可以听到几乎一句也听不懂的上海话和湖北孝感话。阿干本是一座移民占多数的小城镇,人们来自五湖四海,因而可以听到全国各地的不同口音。这在比较保守的兰州小镇,还是较为少见的。

在阿干新华书店正南方,距离书店大约米左右,公路东旁,就是阿干最大的学校阿干煤矿中学。这所中学大门朝西,大门前是穿越阿干惟一的公路0省道。道路西侧,就是日夜流淌的阿干河。那时学校里有一位陈副校长,永登人,为人极是热情。陈副校长的孩子从永登红城转到这所学校念书之后,曾经闹过一个笑话。中午的时候,这孩子将一盆水巧妙安放在教室门板顶头,门是半虚掩着的,他是打算将下午上课后第一个走进教室的同学浇个从头到脚,这种带点小小的恶作剧性质的游戏大概在全国各地的学校里都上演过。大约过了不长时间,果然教室门被外面进门的人推开了,盆子里的水也果然将推门进来的人浇了个透心凉。但当看到这个被水浇透的人时,教室里的学生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原来进门的是陈副校长,而这盆水,又恰恰是他的宝贝儿子放在门头顶的。

在阿干煤矿中学斜对面,也即阿干河西岸,建有一栋六层高的煤矿职工家属楼。楼上大多数住户,是这所中学的老师。这栋楼里住有一位柳光雄老师,安徽人,讲课极为生动,很受学生们欢迎,退休后被兰州电视职业高级中学聘为该校的教导主任。柳主任好诗词,对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和古典小说红楼梦极为熟悉,也常常有点以此自傲。来到电视职业高中时,却遇到了好几个比他学问还要大的同事。一位名叫王老道的老师,沙井驿人,爱说粗话,爱下象棋。从不乘公交车,习惯每天骑自行车从沙井驿到城里面上班。柳主任起初以为他是个庸常之人,因之在言语间有点瞧不起他。有次和王老道闲谈,说起了红楼梦,却见王老道张口就将红楼梦开头的第一回一字不拉地背诵了下来。还有一位王晨光老师,是这所学校的副校长。长相威武,有官架子。家住小北街,是个地道老兰州人。他出身世家,清朝时候,他们王家就以经营水烟而成为巨富,可能和兰州才子王烜还有点血缘关系。王校长年轻的时候,也就是刚刚二十出头,家里面给他买了一辆从德国进口的摩托车,这在20世纪30年代的兰州来说,是很有面子,很风光的事情。要知道那时兰州的满大街,还可以见到小毛驴呢。就是这位王校长,也让柳光雄老师见识了什么叫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有次柳主任和王晨光谈到孔子的论语,王晨光也是当着他的面将论语里的‘子路篇’和‘宪问篇’背诵了好一阵。然后又谈到孟子,结果王晨光又将孟子里的‘公孙丑章’全部背诵了一通,惊得柳主任一句话也不敢说了。他是来自文化比较发达的南方知青,总以为兰州是个文化落后的地区。但他其实不清楚,自明代之后,兰州就已是传统文化功底相当深厚的地区,还出过一名探花黄谏。而这功劳,如果追踪溯源的话,还要算在他的安徽老乡朱元璋的儿子朱楧头上呢。

过了阿干煤矿中学,就是高林沟了,这已属于大水子地段,不在阿干中街的范围了。因此咱们就此打住,留待下次有机会时,再到王老师的陇史荟来聊聊比较有趣的阿干历史。朋友们,下次再见。

文:华立成,兰州人,业余地方历史爱好者。

此稿为华立成专供陇史荟独家原创文章

王文元原创作品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ly/57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