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武侠片中,那些行走江湖的侠客们,百宝囊中大多携带着一支精短的竹笛或者箫。笛箫之声传来,一股肃杀之气随之飘荡。笛箫它可以是一件乐器,比如《笑傲江湖》中,魔教长老曲洋与衡山派高手刘正风的琴箫绝响。两人安坐小舟,一琴一笛,相视高歌,在滔滔江水之中,琴笛和鸣之时,悲欣交集、死亦是生。
笛箫它也可以是一件兵器。比如《射雕英雄传》里,桃花岛主黄药师只消轻按玉箫,吹一曲《碧海潮生曲》,就可以乱人心魄。除了在外形上具有与服装布景搭配度较高这一优良特性之外,笛与箫淡泊悠远、富有东方神韵的音色,是它们备受武侠类题材的影视剧配乐青睐的重要原因。箫声的圆润轻柔、笛声的悠扬婉转,无不让人联想到江湖间的水天一色、深山中的云雾茫茫、桃花岛的落英缤纷……
而在“笛箫大师”张维良的眼中,笛箫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张维良说,他的少年时代也喜欢看武侠小说,书中那些侠客手中的笛箫,也令他对它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金庸的小说中,侠客们之所以拿着笛箫之类的乐器,最主要是因为它便于携带,笛音穿透力强,箫声富有人文气息。另外,侠客们行走江湖打抱不平,笛箫之声也是一种释放。”
张维良是一位集创作与演奏于一身、极富个人魅力的音乐家,他在笛、箫、埙的演奏和创作上颇有建树,有“圣手箫王”之美誉。他曾为多部影视作品配乐,《霸王别姬》《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都有他的作品。随着这些电影走向国际,中国的传统音乐也被世人所知。在众多音乐爱好者心中,张维良已然成为了一个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文化符号。他既是中国音乐界不可或缺的先驱人物,也是把中国笛箫音乐传向国际的重要推手。
△笛箫大师张维良张维良说:“笛、箫、埙这几种乐器都是最具中国人文特征的乐器,它们的历史最久,足有七八千年。比如埙,声音一响,不用讲不用翻译,无论在德克萨斯还是在维也纳,观众一听就知道是来自遥远东方的乐器,而且没有任何乐器可以取代它。箫一吹,人们就可以想象古代文人一袭青布长衫摇着一把芭蕉扇在檐廊里踱步,那种情怀境界全出。一旦这些特征丧失了,你的乐器就什么都不是。”
中国文人雅士永远推崇的仙风道骨,并不是单纯的“与我无关”的出世,更像是一种潇洒淡泊与庄重并举的内心状态。在张维良的音乐中,你也可以识别得到这种情状。
△笛箫大师张维良
年张维良发行了专辑《天幻箫音》,他与共同创作者共写下了7首饱含中国文化风情的曲目:索、真、卜、怆、幻、寞、玄。每首曲目都有对应的文化思辨、背景故事或要传达的意象。专辑的用心程度和创作功底甚至都从曲目名每个字对应的英文名里渗透了出来:比如第一首《索》,借用了“寻寻觅觅”的李清照秋风萧瑟中抚琴独立吟唱悲苦人生的意境,这个“索”字被定义为思索生命的真谛,而此曲的英文名称为“Sorrow”,意为悲痛、遗憾,也正是对应李清照此时思索的情态;又比如第二曲《真》,并没有直接用“真实”这样的直译,而是用了代表纯洁和率直的“innocence”;其他还有许多有意思的地方,比如《怆》演绎的是苏武牧羊的典故,《寞》的演奏用了几种不同的声音凄婉的吹奏乐器,被形容为“似一群怨女在互诉心曲”。然而,这还不是这张专辑最大的亮点。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它不仅将笛箫的演奏与传统的古筝、古琴相结合,更大胆地尝试了与男女人声、无伴奏合唱、西洋弦乐与打击乐甚至电钢琴与MIDI结合,被称为“富有中国特色而具有世界水准的NEWAGE及WORLDMUSIC风格音乐”,“在一个高起点上开了中国乐器NEWAGE的先河”。
△张维良年发行专辑《天幻箫音》封面其实,张维良向来不吝尝试种种民族音乐的新表达,他一直尝试借用中外的新鲜元素(包括作曲技法,音乐形式结合,音乐题材表现,音乐传播方式等等)来丰富音乐的表现手段。他认为自己骨子里还是传统的,但传统不等于保守,现代也不等于无序,“继承传统不能食古不化,创新也不能是漫无目的地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因此,他提倡中国音乐需要发展各种可能性,才能健康地发展传承下去。
5月28日,笛箫大师张维良将在哈尔滨大剧院带来《梦境——笛箫大师张维良从艺五十年独奏音乐会》为乐迷集中呈现凝聚他半个世纪的艺术精华。本场音乐会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张维良以笛箫“探梦”,更能感受到他对笛箫艺术数十年如一日的追求。
梦境笛箫大师张维良从艺五十年独奏音乐会年5月28日19:00哈尔滨大剧院·歌剧厅演奏家简介笛、箫、埙演奏家:张维良有“笛箫圣手”美誉的民乐大师张维良,不但是中国笛箫音乐的代言人,更是跨界音乐与跨文化交流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从艺半个世纪以来,他在演奏、教学、创作、理论研究、艺术策划领域都颇有建树。他不仅有深厚的传统音乐造诣,也是国际公认的诠释现代笛箫埙音乐的权威演奏家。张维良的艺术成就使他的职业生涯成为了民族音乐家的成功典范,也成为了国际乐坛上极具特色的中国音乐文化符号。早在年,张维良就灌录了中国第一张激光唱片《箫的世界》,此后他在中国唱片总公司、人民音乐出版社、雨果唱片、龙音唱片、风潮唱片旗下录制了近30张专辑。此外,张维良多次与张艺谋、陈凯歌等国际知名导演合作,曾在《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等多部国际获奖电影中担任笛箫演奏。年,张维良策划并创作了爱知世博会中国馆的全部音乐作品,而后,在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他还担任了大型团体表演《自然》配乐的作曲、配器以及笛箫演奏等重要角色。张维良出生于苏州,8岁时开始学习笛箫,后来又开始学习埙。年,张维良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先后师从赵松庭、冯子存等名师。年,他在全国民族器乐大赛中斩获一等奖。此后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笛箫埙音乐的创作、演奏和研究,先后创作了近部作品,不断拓展乐器的表现能力,对中国传统音乐艺术贡献良多,曾受《华盛顿邮报》、《独立报》、《费加罗报》和《人民日报》的高度赞扬。
张维良也是中国笛箫埙音乐在国际舞台上传播的重要推手。他最早发起并实践了“新民乐”这一理念,提倡将西方音乐元素、现当代作曲技法与传统的笛箫音乐进行融合,致力于为传统民乐加上“国际听觉”。早在年,他就和韩中杰指挥的中央乐团合作,首演了一系列现当代笛箫协奏曲。此后,他多次与法国里昂国立音乐创研中心合作,创作的笛箫与电子音乐结合的作品曾在国内外引起巨大的轰动,譬如录制的唱片《天幻箫音》,参与的舞剧《马可波罗的眼泪》等,成为中国民族器乐在“新世纪音乐”领域走向国际的先行者。
而在策划新颖的合作项目和创作新曲目的过程中,张维良与多位国际著名作曲家和演奏家进行合作,创作了一系列新颖作品,如郭文景《竹枝词》、陈其钢《三笑》、乔伊·霍夫曼《水的光影》,又先后创建了华夏室内乐团、华夏民族管弦乐团及中国竹笛乐团,让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笛箫埙音乐成功走向国际。
张维良的演奏足迹遍及中国、韩国、日本、法国、德国、奥地利、英国、荷兰、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曾在如维也纳金色大厅、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伦敦南岸中心、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纽约林肯艺术中心、琉森音乐厅、新加坡维多利亚音乐厅、中国国家大剧院、上海音乐厅、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星海音乐厅、深圳音乐厅、香港文化中心等世界各大主要音乐厅举办演出;合作过的乐团有伦敦爱乐乐团、中央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前身)、广州交响乐团、香港小交响乐团、香港中乐团、新加坡华乐团、台北市国立乐团等。张维良也曾受邀在广岛亚运会艺术节、法国夏季艺术节、里昂现代音乐节等多个国际音乐节上登台。年,张维良应英国前首相卡梅伦邀请,成为第一位在唐宁街10号演出的中国民乐艺术家。
张维良已经在中国音乐学院任教超过40年,曾任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主任,并在国内各大主要音乐学院担任客座教授。
琵琶:李佳李佳,江苏无锡人,文学博士,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副教授,青年琵琶演奏家。
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年升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年放弃本院直升机会,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本科,跟随琵琶大师刘德海教授继续深造;年以全优成绩获学院免试直升硕士研究生,年毕业留校任教;年随刘德海先生攻读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琵琶演奏专业的博士。
曾与多位知名作曲家合作,其中年在陈其钢先生的交响乐作品《蝶恋花》的首演中担任琵琶独奏,同时也为其电影配乐《金陵十三钗》演奏了主题音乐《秦淮景》。多次在海内外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出版了个人演奏专辑《十面埋伏》《二泉映月》《大浪淘沙》等。先后受邀为昆曲《怜香伴》(年)和“天香版”《牡丹亭》(年)音乐配器并首演。年入选“CCTV我心中的十大青年琵琶演奏家”。曾参加了包括法国presènces、英国BBCProms、北京国际音乐节等重要音乐节,合作乐团主要有法国国家交响乐团、德国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英国BBC威尔士国家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等。
古筝:邱霁邱霁,当代独具魅力与风格的筝乐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北京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
在筝乐演奏上,邱霁提倡“纯粹、朴素、自然”的演奏方式,推崇建立在中国传统审美上的“新古典与文人主义”,在筝的传统、现代、即兴等不同音乐领域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作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当代优秀筝演奏家,邱霁首演了近百部国内外作曲家创作的当代作品;深入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筝流派艺术,特别是潮州、客家两派,并将日本筝、越南筝和古琴的音色和演奏特点融入到自己的音乐之中;她对筝的即兴演奏和跨界尝试使之成为极少数能进入德国“WOMIX”世界音乐节的中国音乐家。自年邱霁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为纪念邱大成先生—邱霁古筝独奏音乐会”开始,其演出足迹遍布欧亚非几十个国家,琴声响彻众多国际知名音乐厅,被海外媒体赞誉为“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多年来,邱霁在演奏、教学、创作、科研等方面的成果主要包括:个人专辑:《黔中赋》、《蜀籁——邱大成、徐晓林作品集》、《秋说…邱霁弹筝》、《粉红莲-邱霁南派筝乐专辑》、《水·仙》等;出版、专著及论文:《古筝南派风格乐曲训练八首》、《论筝技法的分类及其演变》、《删繁就简、诸法归一——浅论筝的基本演奏形态》、《筝曲“林泉”的音乐分析及演奏中的若干问题》、《关于流派筝曲演奏中的两种律动》、《情、诗、画、境——兼谈徐晓林筝乐作品的创作与诠释》、《杨秀明的艺术历程》等。
二胡:柴帅柴帅,中国音乐学院二胡副教授,文学硕士。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会员。
先后师从于著名演奏家、教育家戴志雄、段永强、曹德维、安如砺先生。年7月、年6月、年6月成功举办四场“柴帅二胡独奏音乐会”,曾多次在国家大剧院、中山音乐堂、深圳音乐厅、广州音乐厅等地出演独奏。出版个人专辑《月夜——刘天华》、《二胡名曲赏析》、《北风南韵——柴帅二胡独奏音乐会》等,作为华夏民族乐团首席及华夏室内乐团成员参与录制唱片《怀古》、《渔舟唱晚》、《太阳》、《西北组曲》、《青松岭》、《中华精音之诗经五首》等,发表论文《安如砺先生逝去的琴声——汉宫秋月》、《让二胡说出自己该说的话——从盲目追求、移植、演奏西方音乐所引发的思考》、《传统二胡曲汉宫秋月音乐源流考述》、《新疆维吾尔木卡姆应该被交响化吗?》、《对民族管弦乐合奏课程的思考》等,编著《二胡五声音阶高级训练教程42首》、《室乐天华——刘天华二胡民族室内乐新编》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发行。
青年钢琴家:熊壮壮年生于安徽省芜湖市。自幼学习钢琴,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先后师从周轫秋教授,吴迎教授,陈庆峰教授,唐哲教授。年获上海音乐学院钢琴表演硕士学位。现任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艺术指导。
长期作为钢琴艺术指导活跃于各个舞台,并多次随院校担任金钟奖,文华奖,CCTV民族器乐大赛等比赛的钢琴伴奏。和各位著名演奏家录制了很多专辑。获西湖国际青少年音乐节钢琴艺术节优秀钢琴伴奏奖,松庭杯民族吹管比赛最佳钢琴伴奏奖。是活跃在当今舞台上优秀青年钢琴家。
竹笛:张健著名青年笛箫演奏家,集作曲、笛子音乐制作、跨界融合于一身。现任中国音乐学院讲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中国竹笛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竹笛乐团团长。
先后师从于昆曲传承人顾再欣先生、著名笛箫演奏家张维良先生以及笛乐大师赵松庭先生。其拥有精湛传统演奏技巧及音乐表现力。身为竹笛专业教师,曾多次荣获“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以及文化部颁发的优秀教师奖及园丁奖,几十位由他教授的学生荣获国家级比赛大奖。并发表多篇竹笛研究论文,如《竹笛音色与电子音乐的融合探究》等,均获得广泛好评。
年受邀出访法国参加“世界一百位笛家大会”并在巴黎音乐学院举办专场音乐会,年率中国竹笛乐团在英国伊丽莎白音乐厅成功举办专场音乐会,此后至今,中国竹笛乐团多次受邀赴欧洲参加各类重大艺术节,如萨拉热窝之东艺术节、扎达尔艺术节、帕格艺术节、奥赫里德夏季艺术节等几十场演出。
在教学之外,还积极参与作曲及竹笛在电子音乐中的运用等相关研究,其担任德国bestservice中国民族音乐音色库Yellowriversound系列制作人;年担任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音乐主创,创作的太极主题“自然”音乐让人印象深刻;年创作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开幕式音乐;年创作《荣誉的管理》电影音乐,此部影片更是获得了年第67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短片提名。年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吴音粤韵》个人演奏专辑,年-担任跨界融合舞台剧《远古的呼唤》项目执行人。创作世界音乐风格CD专辑《笛箫五彩展玉屏》《大雅国风》均获得音乐界高度赞扬!
竹笛:李芝含
现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师从中国著名笛箫演奏家、博士生导师张维良教授。现任中国竹笛乐团演奏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会员。
竹笛演奏技术全面,风格多样,对传统音乐风格掌握广泛,音乐表达能彰显鲜明的音乐个性,对现代作品的音乐表现有很强的理解和诠释。
曾连续四次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荣获大奖,参与多个现代音乐作品的CD录制、中央电视台节目的录制,均受到好评。
演出足迹遍布法国、意大利、日本、克罗地亚、马其顿、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等国,并在国内多所艺术场所参与演出,其中包括国家大剧院、星海音乐厅、中山音乐堂等,均获成功。
KAJIMOTO简介创立于年的KAJIMOTO(前身为“梶本音乐事务所”),70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代理古典艺术家和举办音乐会、巡演及活动等领域。
KAJIMOTO携手国际顶尖艺术家和乐团,每年在国际范围内举办大约场音乐会,同时也在亚洲及世界少数国家范围内,代理将近名日本艺术家。
1年,在KAJIMOTO成立50周年时,为拉近与来自欧洲、美国和日本合作伙伴之间的距离,KAJIMOTO在巴黎开设了首家海外办事处。经过长远考虑后,年在上海设立了中国首家办事处,随后年设立北京办事处。通过这三家海外办事处的紧密合作,KAJIMOTO得以在全球化视角下开展许多国际合作,例如与巴黎夏特莱剧院合作的歌剧演出、在东京及日本其他城市举办“狂热之日”音乐节、带领国际交响乐团及与琉森音乐节合作的ARKNOVA项目进行的多场亚洲巡演。
WhatsNext演出推介大美国粹·戏曲民乐系列
梦境——笛箫大师张维良
从艺五十年独奏音乐会演出时间:
年5月28日19:00演出地点:哈尔滨大剧院歌剧厅票价:////80元
曲目:
1、平沙落雁古曲张维良改编2、咏春张维良曲3、梦境张维良曲4、熏风曲江南丝竹张维良订谱5、乐春崔权/张维良曲中场休息6、胡笳古曲高为杰张维良改编7、花泣张维良曲8、忆故乡张维良曲9、乡梦张维良曲第二乐章乡趣第四乐章乡行笛箫:张维良琵琶:李佳古筝:邱霁二胡:柴帅钢琴:熊壮壮笛子协奏:张健李芝含*曲目及顺序以演出当日为准
温馨提示: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健康,观演期间,请全程佩戴口罩,感谢您的配合。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jj/8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