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公羊
本文由“有趣点”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转载请注明出处“有趣点”及文章作者名,且必须附带文末图片。
记得上一次在steam平台看到中国公司发行的游戏遭遇大面积差评……
还是《侠客风云传》。
游戏质量倒是见仁见智。
差评大多在于英文翻译、平台兼容等问题。
一款尚属不错的游戏,因为这些运营方面的原因,在steam上被差评喷成了Doge……
确实是有点悲剧。
但是最近有一款游戏,同样是由中国公司发行的,也遭遇了一波大规模的差评风潮。
名字叫《大海战4》。
运营公司名叫酷派天空。
对,就是去年给《地球OL》发起众筹的那家公司。
那次众筹啊……
不多说了,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自己去查一下相关新闻。
反正因为《地球OL》的众筹,这家公司被许多玩家列入了心里的黑名单。
而在6月3日《大海战4》登陆Steam平台后……
心中愤愤的玩家蜂拥而至——
给游戏打上了差评。
截止发稿,总计条评测中,好评率仅有17%。
其中还有不乏以好评名义来阐述差评的内容。
早几天,在经历第一波差评潮后,酷派天空官方在《大海战4》Steam页面的游戏公告中发表了声明。
表示游戏已锁区在中国境内。
意为只有中国区玩家能够玩到这款游戏。
并且对打了差评的玩家进行大力反驳。
言语颇为激烈。
并且在几乎每一条所谓“无脑喷”的评测下面,都会有官方所说的“复读机”回复。
这……哪怕是某东的定式回复,也会因为评价内容的不同而附带不同后续呢。
酷派公司这个举措实在不妥。
说实在的,Steam上差评居多的游戏着实不少。
但是直接在游戏公告上用这么激烈的言论进行回击……
有趣君还是第一次见。
如果说厂商口碑是玩家给出差评的根源——
《大海战4》刚登陆Steam的时候,差评固然存在,却远没有现在这么多。
但是当“公告回击”出现后,就好像在萨拉热窝打响了第一枪……
再也挡不住了。
在Steam出现差评潮之后,如今在“大海战”贴吧里也充满了诸多玩家对酷派天空和《大海战4》的贬低帖子。
即便出现一些反对的声音,也会很快被贬低的声潮淹没。
事实上,“《大海战》系列”曾经(直到现在也是)是个口碑良好的系列作品。
而其中的佼佼者就是年发行的《大海战2》。
即便在十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有不少玩家热衷这款游戏。
然而,毕竟是一款年的游戏,寿命终究有限。
而年由九合天下代理的《大海战3》,因为运营不善,也早早地夭折了。
该系列开发商韩国SDE(SDEnterNET)公司虽然规模不大,却因为这系列游戏闯下了不小的名头。
如今亟需一款新作品为它占据、开拓一块市场。
但是酷派天空接受代理后的一系列动作……
只怕SDE所图无望了。
从Steam的后台数据统计来看,自《大海战4》登陆Steam以来,总计有近的下载量。
但玩过这游戏的玩家,却不过48人。
在登陆Steam之前,《大海战4》已经上线有相当一段时间了
上面也只是在Steam上的统计数据,不可作为总量参考。
不过就这点也能看得出,还是玩得人少,评的人多。
在Steam平台上的游戏,获得大量差评无非3个原因:
游戏质量堪忧,无法令玩家满意。
运营水平感人,玩家体验不好。
水军恶意刷差评。
我们且不讨论游戏质量究竟如何。
仅从公司本身来说,酷派天空在《地球OL》众筹事件上的“前科”,引得部分玩家在Steam上给出差评,这或许就是难以避免的诱因。
但是面对差评时,无论评价是否属实。
以一个游戏公司的身份来说,都应当以一个官方口吻正面回应评价。
而非如今的抡起家伙正面刚。
从另一方面说,一款新游戏上线……
在体验过后,写下自己的游戏体验,与其他玩家、厂商或赞或喷——
这是很正常的过程。
《大海战4》附属多项极为严苛的条款
但是因为游戏公司的黑历史、污点,在尚未体验过游戏的情况下,盲目抨击游戏……
实在不是一个游戏玩家应该做的事情。
游戏公司“前科”如何,态度如何,那是游戏公司方面的问题。
游戏玩家不应该因为游戏公司自身的问题,而改变身为一个游戏玩家对待游戏应当有的态度……
姑且称之为游戏吧。
另外可能有些玩家存在一个误区。
酷派天空是接受了韩国SDE公司的代理权,进行《大海战4》的代理工作。
游戏是SDE公司做的……
而Steam页面下的评测,很多都将游戏制作质量与酷派天空绑定在一起。
这着实是个不小的误会。
且不提酷派天空的做事口碑。
这款游戏的质量遭人诟病,最多只能算是酷派天空押错了宝。
却与其研发水平并无关系……
当然,这次差评事件中,酷派天空应对玩家评测的方式必然有待商榷。
但是冤有头债有主,游戏质量问题归SDE,游戏运营问题归酷派天空……
该背的锅不能甩,不该戴的帽子也不能乱扣。
本文由“有趣点”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转载请注明出处“有趣点”及文章作者名,且必须附带文末图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jj/7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