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年,第59届美国总统竞选之中,超过1亿5千万美国人参与了投票,拜登赢得竞选,成为第46任美国总统。
但支持他的人,仅比支持前总统特朗普的人多了万。作为一个具有3亿多人口的大国,这意味着,美国社会内部的撕裂,已经非常严重,而拜登就任新总统后的第一要务,就是弥合这种分裂。
如今,他为了实现团结,安抚支持特朗普的那7万选民,或许正在将另外万支持自己的美国人,带向战争的深渊而不自察。
一、危机重重的美国,和“戴着镣铐跳舞”的总统年以前,美国的处境,其实有点像中国唐朝的天宝末年,歌舞升平的盛世浮华下,处处都是隐藏着的致命危机。在大唐,这些致命危机表现为土地兼并,流民四起,军阀割据。在美国,则表现为种族对立,贫富分化,霸权遗落。
美国开动印钞机印钞漫画
戳破大唐盛世假象的,是安史之乱。而戳破美国“灯塔荣耀”的,是新冠疫情。
年苏联解体以后,美国电视台年年请“专家”,预测中国什么时候会崩溃。如果现在我们不厚道一点,也请一些专家来预测美国什么时候解体,绝不显得过早。
在美国众多的危机中,社会内部撕裂,种族阶层对立,是最显眼的,也是根本性的。这一点连咱们中国老百姓都能看到,作为有着50年从政经历的政坛老手,典型的美国社会精英,拜登当然也明白。
因此赢得总统竞选后,拜登第一次发表公开演讲,就说自己是所有美国人的总统,并非只是支持自己当选的那万选民的总统,号召美国人从竞选带来的分裂之中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危机。
致力于美国的团结,可以说是拜登上台的第一道新政。然而口号喊起来容易,可真正做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实际上在美国的政治体制下,就任新一任美国总统的拜登,对比他的前任们,从一开始就像一个“跛脚鸭“总统。
所谓的“跛脚鸭”总统,大概可以理解成不能控制国会的总统。拜登上台前,虽然民主党已经在参议院选举中占据了优势,控制了国会,但这个优势其实很小。这给拜登执政,带来很大的困扰。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他提出1.9万亿纾困方案的以后,参议院的共和党人为了表示反对,利用美国参议院议事规则,执意提出“现场全文朗读页议案”的要求。这纯粹就是浪费时间,是为了表示不满而故意找事的现象。
拜登的1.9万亿纾困方案,说白了就是大水漫灌,纯粹的发钱。这个举动背后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拉拢那些在选举中支持特朗普的选民。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软,他想的是,我都给你们发钱了,总该承认我是你们的总统了吧?
退一步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美国社会所有的问题,不管是种族对立,还是阶层分化,之所以激烈到这个程度,都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那就是老百姓没钱了。
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大多数人,吃饱喝好,生活过得安逸的时候,对自己看不惯的事情容忍度就比较高。
黑人抗议后,被破坏的超市
如果不是因为收入少了,白人也不会因为觉得是有色人种抢走了他们的工作,就对其施以暴力。同样的,如果不是因为没钱,黑人也不会借着抗议的名义打砸烧抢。
所以说,拜登1.9万亿纾困方案,就是其试图弥合美国社会内部撕裂的第一步。然而就是这么一份看上去对当下美国很有用的方案,还是遭到了共和党人的强烈反对。而这种反对,除了在参议院故意拖延,恶心民主党之外,很快就演变成现实压力,成为捆绑拜登脚步的镣铐。
二、发钱也买不回的“右翼”人心1.9万亿美金的纾困计划,在拜登的全力推动下,虽然共和党不满,但毕竟还是通过了。换句话说,钱已经发出去了。事实上,除了这1.9万亿美元之外,还有更多的钱,正在准备发的路上。
反正人家美国开印钞机的,不怕没钱。但问题是,拜登想要借此收买人心的目的,实现了吗?
前几天,在拜登就职天,去往国会发表“就职百日演讲”以后,美国媒体做了个调查,想看看美国老百姓,都是怎么评价这位新总统的。
拜登签署1.9万亿纾困方案
结果大多数人表示了不满,认为除了在抗疫方面,拜登做的比特朗普更好之外,其执政并没有什么其它值得称道的地方。也就是说,在大规模的向美国发钱以后,拜登不但没能赢得之前支持特朗普的那部分选民的认可,原本支持他的人,也有不满了。
这岂不是过年的杀猪匠——只捞了点毛吗?几万亿美金花出去,怎么没能买回人心呢?
一方面,这是美国霸权旁落,不能再肆无忌惮地从全世界,主要是从中国这个第二大经济体中吸血,导致美国滥发钞票,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推高美国国内物价导致的。
钱虽然花出去了,但物价涨得也有点快,导致美国老百姓实际生活状况,并没有彻底的改变。反而是原本就富得流油的巨富阶层,大赚特赚,加速了社会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自然也就引起了美国人民不满。
另一方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作为中央政府,美联邦本身是不创造财富的,政府只能起到一个财富再分配的作用。要么是把其它国家的钱,分给自己家老百姓。要么是把自己国家富人的钱,分给穷人。
而正如前文所说,随着美国国力的下降,其能够从其它国家割韭菜抢钱的能力,变弱了。要继续给老百姓发钱,就必须从国内富人身上收钱。拜登就任总统后,提高对占1%的富人阶层的税率,就是例子。
从一定程度上讲,大多数的富人,之所以比穷人更富,那是因为他们比穷人更吝啬。现在拜登你想要从这些人身上切割利益,他们当然会不满。更不幸的是,在美国自由主义资本的驱动下,社会媒体舆论,正是掌握在这些富人手中的。
就像现在美国掌握全球舆论话语权,总是变着花样抹黑中国一样。既然拜登得罪了掌握着美国舆论话语权的富人们,那么他们当然也不会喜欢拜登。
美国国会
众口铄金,三人成虎。美国媒体说拜登做的不够好,难道还能指望那些相信地球是平的,反智主义盛行的美国人,能认可他吗?
正因如此,拜登顶着压力把钱花出去了,但并没有买到人心,反而成为反对者攻击他的借口。比如老对手特朗普就声称,拜登的“大基建计划”,是在把美国“送给”中国。
三、到处都在孕育“灰犀牛事件”的世界和美国发钱没有买到人心,可是原本支持特朗普,认为拜登对华策略“太软”的那一半美国人,不满还在。同时作为一个成熟的政客,拜登深知眼下的美国,根本没有跟中国摊牌的实力,也不是适合于中国摊牌的时机。
因此我们就看到,美国新一届总统上台以后,一方面大张旗鼓地宣扬对华强硬态度,什么重整盟友体系,怂恿日本挑衅中国等等。但另一方面,中美贸易额继续扩大,拜登政府也尽量用迂回战术,说要与中国在能合作的地方合作,该竞争的地方竞争。
但不管他怎么糊弄,新一届美国政府避免与中国完全撕破脸的事实,是掩盖不了的。这当然不符合美国右翼选民的想法,导致他们对拜登政府的离心力更强。
灰犀牛事件
为了转移视线,糊弄这一半的右翼保守势力,拜登只能寻找中国之外的替代者,而俄罗斯就这样成为了重点打击对象。近一段时间以来,乌克兰事件的发展趋势,就是最好的例证。
但这其中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隐患就是,如今的世界,因为疫情肆虐,本身就是一个到处都在孕育“灰犀牛事件”的巨坑。
所谓“灰犀牛事件”,就是指已经被很多人预见,大概率会发生,并且产生巨大影响的危机事件。
像这波印度疫情的爆发,就是一个巨大的“灰犀牛事件”,全世界很多科学家,政治人物,乃至普通老百姓,都提前预测到了印度疫情失控的结果,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出现,而这,正是灰犀牛事件的典型特征。
当拜登政府为了转移注意力,给原本支持特朗普的那一半选民,寻找一个可以顶替中国,成为他们敌视的目标,并将之定位为俄罗斯的时候,实际上很多事情都已经注定了,然而却没有办法改变。
比如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矛盾爆发,出现战争的风险,以及由此又带来俄欧关系的恶化。比如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基地组织反攻,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纠纷。再比如以色列和伊朗关系恶化等等。
而这些事件的背后,无一例外地都藏着一个巨大的阴影:战争。而且是极有可能扩大化的,美国自己也不能置身事外的战争。
以乌克兰危机为例,如果俄罗斯和乌克兰真的打起来,那么乌克兰势必要失败,而乌克兰如果失败,东欧的波兰,捷克等国,立刻就成了北约和俄罗斯角力的前线,这些国家为了避免自己陷入动乱,肯定会支持乌克兰,并且想尽一切办法把欧美牵扯进去……
顿巴斯前线的乌克兰政府军
在当下的世界形势之中,恐怖的地方在于,你很难保证,在哪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场很小的纷争,就会像一战前的萨拉热窝事件一样,成为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从这个角度说,如今拜登政府为了安抚那一半不支持自己的美国人的情绪,所采取的到处煽风点火,转移视线的策略,可能正在把另一半的美国人,推向战争的深渊。
四、结语最后一个问题是,如果大国之间发生战争不可避免,那么战争的形式会是什么样呢?其实这个问题也很简单,在核平衡失效以前,大国之间的战争,大概率只能是代理人战争。
因为哪怕只是大国之间的局部战争,也几乎注定会演变成大规模的国战。最简单的例子,比如美国航母袭击了俄罗斯目标,那么俄罗斯是不是要摧毁美国航母?一旦美国航母被摧毁,哪怕只有两艘,对于美国来说,都是不可承受之重。可不摧毁航母,俄罗斯又怎么取胜呢?
这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即大国局部战争,不摧毁对方战略资源,是没办法结束的。而一旦摧毁对方战略资源,就势必要演变成核战。
所以说,在任何一个国家拥有“绝对防御”的能力之前,大国之间最激烈的冲突,也只能通过代理人战争来实现。
只是不知道,美国保守派力量“逼迫”拜登做出选择时,有没有意识到,迎接他们的可能是另一场“越战”。
野草本草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jj/7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