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塞尔维亚总统办公厅9月29号消息称,塞尔维亚宣布全国武装力量进入最高战备状态。该消息称,此前自行宣布成立的科索沃共和国内务部ROSU特种部队派出一支精悍战术分队,占领了塞尔维亚重要的加齐沃达水电站蓄水湖附近阵地,并进入到科索沃地区北部堤坝附近的生态和体育中心,而这一地区原本一直由塞尔维亚军队所控制。据新南斯拉夫通讯社9月29日报道,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已经将战备命令交给该国军队总参谋长。无疑,双方的军事行动让巴尔干地区成为了全球热点,当年的“科索沃战争”阴影又再次袭来。
科索沃战争已经过去将近20年了,但战争的阴霾却始终笼罩着该地区。历史上,巴尔干半岛多次成为导火索,两次引爆世界大战。国庆假日前一天的塞尔维亚与科索沃的冲突让这里再次聚焦全球目光。那么,塞尔维亚为何会成为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呢?传统历史观点认为,这是列强争霸、大国插手的结果,但是,一战前同盟国与协约国的斗争遍布全球,从东亚、中亚、非洲到欧洲,爆发冲突的点有很多,为什么独独是巴尔干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呢?为什么这个导火索偏偏就是塞尔维亚呢?只有解开这个谜团,才能找出当前塞尔维亚与科索沃冲突再起的真正根源。
巴尔干半岛之所以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根本原因就在于他的地理位置,因为,巴尔干半岛+土耳其构成了欧洲进入中东能源核心区的陆桥。19世纪末,德国皇帝威廉一世规划了一条从德国柏林直达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柏林-巴格达铁路项目,该项目在年被奥斯曼土耳其政府批准。这条铁路第一次把君士坦丁堡和奥斯曼帝国的亚洲内陆腹地与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地区联系了起来。德国隐藏在这个项目后面的真实目的就是,获得潜在的石油供应。当时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美索不达米亚,即今天的伊拉克、叙利亚所在的两河流域地区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柏林-巴格达铁路基础上建立一条从中东直达德国本土的石油运输管线,将打通欧洲工业核心区与中东能源核心区的联系。这条历史上的管线,其实就是血饮在中东系列文章中反复提到的什叶派管线。一旦这条铁路和石油管线全部建成,德国将获得中东地区源源不断的石油供应,借此技术领先的德国将完全解决能源问题,超越当时世界第一的英国指日可待。
上图一中绿色为一战同盟国,从中可以看出德国到奥斯曼土耳其,他们的领土是紧密相连的,正好穿越巴尔干进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图二绿色部分是奥斯曼帝国,他控制当时中东地区,现在的中东国家包括以色列、埃及、伊拉克、科威特等国领土都是其属地。
到年,德国联合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组建了同盟国集团,从地图上看,三国领土加在一起正好是柏林-巴格达铁路项目途径地。在当时的状况下,这是一个完美的组合,但德国的这一战略意图被英国洞悉,为了阻止该项目发展,英国在-年间与沙皇俄国联手制造巴尔干半岛战争,硬是将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的领土给肢解了。冲突和战争极大地削弱了柏林-君士坦丁堡联盟,特别是阻碍了柏林-巴格达铁路的建设。
肢解以后,柏林-巴格达铁路石油管道被一个小国给卡住了,它就是塞尔维亚。当时被派往塞尔维亚军队的英国资深军事顾问拉方说过这样一段话:“看一眼世界地图就会发现,从柏林到巴格达,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土耳其一字排开。只有一小块条状地带横亘在这条链条上,阻止了东西两边的联系,这就是塞尔维亚。塞尔维亚虽小,但处于德国与君士坦丁堡港和萨洛尼卡等大港口之间,如鲠在喉。如果柏林-巴格达铁路建成,这块生产数不尽的经济财富、海上军事力量根本攻击不到的巨大内陆疆土将统一在德国的周围。俄国与英国和法国,将会被这一屏障阻隔开。”
上图是从德国柏林到伊拉克巴格达的路线图,时至今日这里依旧没有铺成直达铁路,更别说在次基础上架设石油管道了。
卡住德国为首同盟国去路的塞尔维亚得到了同为斯拉夫人的沙俄、以及英国和法国为首的协约国集团的全面支持。塞尔维亚成为德国的眼中钉、肉中刺,对德国来说,只有灭掉塞尔维亚才能获得中东地区的能源。后来发生的事,一如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的,德国支持的奥匈帝国在塞尔维亚边境举行军事演习,斯拉夫青年普林西普行刺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制造震惊世界的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年纳粹德国再次进攻塞尔维亚,意图再次打通柏林-巴格达通道,进入中东核心区—美索不达米亚,获得纳粹德国梦寐以求的石油资源。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塞尔维亚国家资源匮乏,环境恶劣,本无资源可供掠夺,两次遭遇德国打击只因为他挡住了德国战车通往中东能源的通道。从德国皇帝威廉一世规划什叶派管线到德国两次发动世界大战,都是为了争夺石油,扩大资源占有,实现本民族利益最大化。地理条件自然天成,往往很难改变,德国为首的欧洲要想获得充足能源,就必须建设通往欧洲的能源通道,而欧洲去往中东的陆桥必须经过巴尔干和土耳其,这是绕不过去的。
教科书上说一战是列强为了争夺殖民地而爆发的非正义战争,其实争夺殖民地背后就是争夺石油资源,而塞尔维亚所在巴尔干半岛又是争夺的核心,所以这里才最终成为名副其实的火药桶。
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打得不可开交,英国为了阻止德国向中东扩张,将科威特从奥斯曼帝国附属国伊拉克的国土中撕裂出来,同时与法国、美国签署红线协议,瓜分整个中东石油资源。为了达到以夷制夷、相互牵制的效果,不断将中东国家碎片化,并支持犹太复国主义和沙特瓦哈比教派、鼓励宗教仇杀并支持恐怖分子,中东战争仇恨的种子就是这个时期埋下的,而巴以冲突、中东战争、海湾战争等都不过是这个仇恨种子结出的果实,这些果实再孕育新仇恨的种子,不断轮回,直杀得血流成河、流血漂橹。石油的发现铸就了中东的宿命,使这一地区成为全球经济和军事控制的巨大角斗场,这个局面一直延续至今。
年欧元诞生,欧元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起来反抗美元霸权的货币,一旦与石油结算捆绑,石油美元的地位将岌岌可危。为了阻止欧洲第三次南下经过巴尔干建立与中东直接的能源联系,美国发动了科索沃战争,在瓦哈比极端分子组成的科索沃解放军配合下,继承大英帝国衣钵的美国打击南联盟并将科索沃从南联盟分裂出去。制造战争,让该地区成为动乱之源,再次打断了欧元取道巴尔干直下中东为欧元镀金的梦想。
当我们从地缘和历史角度分析了巴尔干半岛对欧洲的重要性之后,血饮(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fz/9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