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
现代国际关系与世界格局演变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起止时间
年7月~年11月
年9月~年9月
爆发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②直接原因:欧洲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与对抗。
③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②具体原因:经济大危机加速了法西斯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战争目的
交战双方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世界人民为了打败法西斯,争取人类和平
开始标志
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交战双方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转折点
年凡尔登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
重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
莫斯科保卫战、日本偷袭珍珠港、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
结束标志
年11月德国投降
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
结果
同盟国战败,协约国胜利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胜利
性质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共同影响
都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但在客观上都推动了世界的发展。
(1)都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都给世界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2)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霸权地位。(3)都促进了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4)都推动了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5)都促使国际格局发生重大改变。(6)都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世界现代政治格局的演变
名称
时间
概况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0世纪20年代至二战前
背景
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发生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非洲的秩序
形成标志
年巴黎和会和一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主要内容
《凡尔赛条约》等一系列和约、《九国公约》等
评价
积极影响: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消极影响:它是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掩盖了帝国主义的新老矛盾,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伏笔。
瓦解
二战的爆发
对中国影响
巴黎和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转让给日本,由此引发了五四运动,中国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华盛顿会议上被迫接受了《九国公约》,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两极格局
二战后至苏联解体
背景
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形成标志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主要内容
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美苏开始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对峙
评价
①美苏争霸,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德国分裂、越南战争、美国干涉中国内政)②两大军事集团相互牵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dl/9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