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在塞尔维亚王国萨拉热窝遇刺身亡。艾伯特听闻此事后大为震惊,立即前往苏黎世和奥托布劳恩会合商讨下一步策略。费迪南大公死后,7月危机爆发,欧洲各国处在高度紧张状态,各国政府紧锣密鼓地商讨对策。在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的斗争,不断互相逼近对方底线的情况下,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王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艾伯特在苏黎世首先确认了社民党资金仓库的安全性,同时他故意错过了在8月3日帝国议会对战争贷款的投票,随后宣布他支持议会中的大多数,支持战争。艾伯特说,德意志帝国和沙皇俄国,法兰西共和国的战争已经变成事实。实际上艾伯特的做法代表了当时社民党的主流,马克思主义者对于帝国主义战争的反感,在帝国宣传机器的鼓动下已经变成了一种民族叙事。即将本国的战争行为视为防御,将其他国家的战争行为视为侵略。8月4日,社民党中央通过了支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决议,“社民党不会在危险时刻抛弃祖国”。这个决议导致德国社民党和以法国共产党为首的社会主义者完全决裂,共产第二国际名存实亡。
艾伯特虽然支持战争,但是他不想让社民党分裂。他试图和反对战争的社民党员妥协。反对战争的代表就是卡尔李卜克内西。年12月,德国施里芬计划遭遇重挫,在马恩河德军陷入拉锯战,伤亡惨重。德意志帝国需要更多的战争贷款,发行更多的战争债券。艾伯特希望卡尔李卜克内西支持他,以换取战争工厂中工人更多的利益。然而卡尔李卜克内西直接拒绝了他,李卜克内西认为这场战争就是帝国主义以人民生命为代价的,争夺利益的战争,他拒绝支持这种战争。
李卜克内西的路线受到社民党右翼排挤,然而艾伯特却不断保护李卜克内西,避免他被开除出党。艾伯特此时敌人已经很多了,他需要议会中更多的席位,而不需要更多的敌人。然而,党内的修正主义者伯恩施坦和考茨基此时也趁机发难,指责艾伯特支持帝国主义战争。艾伯特只能小心地保持着党内的平衡。
-年,社民党内的反对派逐渐增长到45人,随着德军前线战争陷入阵地战,无法突破,人民的不满也在增长。艾伯特再也无法维持社民党内的名存实亡的团结。同时,艾伯特的两个儿子也在年西线战场阵亡。德国国内也发生了动荡。年4月,社民党正式分裂,社民党中左派成了独立社民党,开始组织工人罢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
艾伯特此时已经无法再执行平衡政策了,他决定将独立社民党彻底排除在政府之外。艾伯特拒绝了任何可能导致革命的政策建议,他决定要将德国引导向一个和平过渡状态。年7月,社民党,天主教中央党,进步人民党和民族自由党组成了议会多数。议会决定绕过德皇威廉二世直接向英国,法国,沙俄进行和平谈判。然而德军前线将领鲁登道夫将其视为通敌叛国行为,鲁登道夫直接无视了议会的努力,命令德军继续进攻。而德皇威廉二世也认为这是一次议会集体叛国行为,并进一步加强了德国最高统帅部的权力。而英法俄眼见德军没有停止进攻,也直接无视了议会的和平谈判。艾伯特争取和平的努力失败了,这也让他成为了以鲁登道夫为首的容克右翼军官贵族和以李卜克内西为首的左翼共同的敌人。
年11月,十月革命爆发,沙俄政府被推翻,列宁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并迅速和德奥签订合约退出战争。这让德国最高统帅部大喜过望,随即调集兵力集中西线。但是在德国国内,工人运动此起彼伏,年1月,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组织了弹药工人罢工。艾伯特此时十分为难,因为他认为现在是在战场上击败法国的大好时机,可以迫使法国主动进行和平谈判。但是他作为社民党的领袖又不能忽视工人窘迫的生存状态。于是他参加了罢工领导层会议,他在会议上提议罢工早日停止,他会在议会中争取工人利益。但是李卜克内西已经对他失去了信心。鲁登道夫认为艾伯特总在大后方搞小动作,破坏军事行动。而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认为他和容克贵族同流合污。
年8月8日,德国和奥匈帝国发动百日攻势,但是耗尽了士气也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德意志帝国战败结局已经无法挽回。德国国内随着战败的消息传来变得更加动荡。李卜克内西受到列宁的鼓舞,决定在德国发动一场无产阶级革命,建立一个像苏维埃一样的德国政府。
年11月9日,柏林开始了一场全面罢工和暴动,战时总理冯巴登亲王是在无法处理这场暴动,于是将总理职位交给了艾伯特,让他背锅。与此同时,威廉二世的长子威廉三世(觊觎者)宣布德皇退位。同一天,谢德曼在国会大厦阳台宣布德意志共和国成立。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艾伯特,这名裁缝的儿子瞬间成为了德国最高领袖。
YanHaoyu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dl/8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