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世界大战练习题
1、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 次世界大战大战的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引发 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B、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攻占巴士底狱
2、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是()
A、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年美国对德宣战
C、 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D、年11月德国投降
3、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人类自己创造的这场前所未有的大灾难的缘起,包括欧洲主要国家“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材料主要指明了( )
A.一战发生的背景B.拿破仑对外战争的经过
C.二战导致的结果D. 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4、 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参战各国共死伤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取生命的人超过万。“一战”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是:()
A、;;B、;;
C、;;D、;;
5、年很不平静:才见“朝核问题初显缓和曙光”,又担忧“美英法又向叙利亚发动 打击”。人们担心突发事件会威胁世界和平,因为历史上有“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的先例。这“一把抢”挑起的战争是:()
A、 次世界大战B、美国南北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D、
6、下列最能体现突发事件威胁人类和平的事件是()
A、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B、萨拉热窝事件
C、萨拉托加大捷D、凡尔登战役
7、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 次世界大战是()
持续时间
参加国
死伤人数
经济损失
4年多
30多个国家
多万人
多亿美元
A.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B.人类历史上的空前灾难
C.协约国为维护民族独立而战
D.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的原因
8.“大战历时4年多,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战争。飞机、坦克、毒气首次用于战争。战争期间,双方死伤达余万人,经济损失达多亿美元。”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这场“大战”的性质是反法西斯战争
②这场“大战”以协约国的失败而告终
③科技的不当应用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④战争危害巨大,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A.②③B.③④
C.②③④D.①④
9.年萨拉热窝事件成为 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其主要原因是()
A.奥匈帝国的皇储夫妇被打死B.德奥借机发动战争
C.塞尔维亚民族解放斗争高涨D.英法制止俄国扩张
10.年,“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提出,现代奥运会应以“团结、和平和友谊”为宗旨。当时威胁这一主张的是()
A.欧洲开始出现军事集团结盟的局面B. 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德意日三国法西斯军事同盟的形成D.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形成
11.历史上称凡尔登战役为“绞肉机”,主要是用以形容()
A.战争武器的先进性B.战争进展的快速性
C.作战范围的广泛性D.战争的残酷性
12..在外交上有句名言“没有 的朋友,也没有 的敌人”。下列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各帝国主义之间军事同盟的建立B.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开展军备竞赛
C.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D.美国对协约国的支持
13.下列对一战前,世界形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C.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十分尖锐,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D.殖民侵略与反殖民斗争,终于导致了大战的爆发
14.图是一张历史知识卡片。请选择合适的主题()
主题:①年6月28日,奥匈皇储遇刺。②年,“凡尔登绞肉机”。③这是一场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A.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B.萨拉热窝事件C. 次世界大战D.凡尔登战役
15.下表是—年美、德、英、法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表:()
年份国别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年
23%
13%
32%
10%
年
38%
16%
14%
6%
下列对此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英德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走下坡路②法美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正在崛起
③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走下坡路④美德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正在崛起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6. 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矛盾主要集中表现为()
A.俄德矛盾B.法德矛盾C.法意矛盾D.英德矛盾
17.在萨拉热窝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对此,我们的正确认识是()
①恐怖手段才能解决国家争端②爱国行为的表现,应大力支持③虽是爱国行动,但方法不可取④是偶发事件,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灾难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8.19世纪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曾经有过这样一句名言:“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一战中哪一国家的举动 这一名言()
A.意大利B.法国C.英国D.美国
19.下列各项内容,成为 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的是()
A、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军事集团的形成与扩军备战
C、英、法等国实行的绥靖政策D、萨拉热窝事件
20.下列关于关于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理解准确的是()
A、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妥协退让的结果B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霸世界的结果C、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合作共赢的结果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利益分享的结果
21、材料分析题
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全世界的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又称为“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你帮助小海同学完成“萨拉热窝事件”的知识卡片。
时间
地点
萨拉热窝街头
人物
奥匈帝国皇储夫妇、塞尔维亚青年
影响
材料一欧洲对美国的担忧一直持续到了 次世界大战末期,然而长期以来,美国并未对欧洲发动进攻,也没有在经济上将欧洲挤垮,是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导致了 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2)材料中“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
材料二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3)请用一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二中“战争会迅速结束”以及战争是“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
参考答案:
1-5、CCAAA;6-10、BBBBA;
11-15、DCDCB;16-20、DBAAB
21
(1)年;成为一战的导火线(直接引发了 次世界大战)。
(2)三国协约、三国同盟。
(3)战争持续了四年之久;一战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如凡尔登战役。(举例恰当即可)
来源
网络
我们尊重原创,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部编历史七上、八上、九上全套教案、课件下载
温馨提示
想获取电子版,可以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dl/8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