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完年,哥哥返回农村知青点儿时跟我说,如果你入团了,就给我写信,看到你的信,我就像看到了你的入团志愿书一样……这在当时对我这个家庭出身不好的学生来说,是何等的困难啊!此次来个青年点儿,我不仅是团员,还是班级的团支部委员。我的17岁日记(二):赴永宁看望哥,知青点儿已经放假了。原文如下:
年8月11日星期四农历六月廿七天气晴
欢呼
在岁月的长河中,曾有多少激情的浪花飞逐,
还可否记得,我们的人民有多少次纵情欢呼?
呵!这是蕴育了多么的炽烈情感,
如火山一般迸发,像岩浆一样喷吐
……
欢呼呵!党的十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
……
(抄写于青年点儿)
(注:这是我在青年点的炕上站着,举头看着用报纸糊着的天棚上的这首诗。我一边抬头看,一边抄写在本子上,那个年月只要能看到报纸有诗歌和好的文字一定要抄写下来。)
年8月12日星期五农历六月廿八天气晴
火热的农村生活进行4天了。这4天里自己身上起满了疙瘩,使自己再一次感到农村的确是艰苦极了,但是我觉得这一切对我来说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呢?我是来看哥哥的,如果自己真正来到这里,说不定就不能服下这个苦了。看到这一切自己觉得还是应该好好学习,只有学习好了才能保证不下乡。回想自己是多么的傻啊,根本就没有想到学习一点东西是自己的真本领。
上午来到了永宁的海边,海滩上到处都是大的尖的波螺,太多了,扑搂不过来。海的岸边实在是太美了。望着辽阔的海洋深处,晴空万里,风和日丽,静静的海面涌着波浪向岸边扑来。我在海边上赤着脚散步,一会儿找地方砸海蛎子吃,一会儿跳到水里,唱啊跳啊,朗诵着自己心爱的一首诗,心里充满了无比的喜悦。回来之后恰巧碰上了离别一个多月的老八,畅谈着一些事情。时间的关系,我们只好往回走,一路上我和刘兴奋地谈论着,因为想起了回去之后还要做饭,我们加快了步伐……
回到点儿里一看,门锁着,伸头一看,我们高兴极了。原来哥哥已经把饭做好了,当我们把锅盖掀起之后,我们三个人发出了爆豆般的笑声,这么大的锅里有土豆汤,还有4个没切的大土豆,两个鸭蛋摆在中间。
吃饭的时候,魏和王来了,拿来了一批新货—狗肉。准备晚上来一次宴会,我真为自己高兴,有哥和这样一些好哥哥们的关心。他们多会办事儿,尤其是王智骥,更使我佩服他,他和哥一样,是那样有远见卓识。和他们在一起,永远感到生活的欢乐和幸福。(注:年去看望哥的时候,正值知青点儿放假期间,哥的点儿里只剩下两个人。哥的好朋友都是从别的点里过来看我,要是不放假,还不知道有多少人来看望我呢。那时,别的知青一年都能回连好几次,哥只有过年才回家一次)
下午给哥缝被,正好来了很多人,农村的人羡慕我们城市的生活,可是我们却生在甜水里还感到苦。来到了农村,我们确实感到农村的苦,城市的甜。
夕阳撒完了最后的余晖悄悄隐退了,夜幕降临。哥哥们开始大忙乎起来,各种辣味儿,香味儿直扑鼻子,呛的小魏和小王只流眼泪,但是他们全然不顾,仍然继续干,我也呛得跑到院子里站了一会儿。这时只见老队长家的大哥向这里走来,于是我们就在一起唠家常。他看了《永不消逝的电波》,讲了起来……我说我看完这个电影的第二天作文考试的题目就是:看《永不消逝的电波》所受到的教育。因为看完这场电影,我一直很激动,考试时看到这个题目就更加激动,提起笔来,思绪万千,不知从哪里下笔,想来想去,还是从李侠最后说的那句话写起:“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这篇作文我获得了满分,老师还当范文念给全班同学听。
我感到和大哥特别有共同语言,从电影当中我们讲到了付利、连祥,也讲到了影片中的演员王心刚。刚讲了一会儿老队长来了,叫大哥回家,于是我们便和老队长聊了一会儿。老队长一直夸赞我哥,有勇有谋,足智多谋,行侠仗义,特别有男子汉的气概,从小见大。
他们开始喝酒了,老队长也参加了宴会,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老队长和哥哥的关系的确很好。这不是“一下子”的事情,证明了哥哥还是“有两下子”的,不然不能这样。
年春节期间,我们兄弟姊妹三个可能是去看《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电影,或者是别的什么电影后,在工农兵照像馆合影留念。我(左)和哥哥都穿着当时最时髦的黄军装,蓝裤子。那一年,我和哥哥都准备参加高考
农村的蚊子特别多,一球一球的直往身上聚,真是可恶极了,我不知道该往哪里走?真想到老队长家里躲一躲蚊子,但是又不认识路,于是自己在街上坐着。由于刘在家里,老队长只好回去,我和刘把队长送回了家,就急忙赶了回来,准备参加宴会。
来让我们干杯!这时只听咣咣当当的碰杯声响,我们5个杯子又碰到了一起。小魏由于醉了又说得没完没了,真能把人笑死。他拍打着向他飞来的蚊子说,B52又干掉了。我们不由得大笑起来,笑声打破了沉静的原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dl/8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