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拉热窝  >> 萨拉热窝地理 >> 正文 >> 正文

土耳其进行曲

来源:萨拉热窝 时间:2021/6/27
治白癜风的方法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0116.html

记得在读库看到过一片文章,关于战后,一半留着日本血统,一半留着中国血统的少数派儿童群体,被遗留在中国,长大后回到日本,适应新社会的故事。

奥斯曼土耳其的世仇,除了上篇降到的亚美尼亚人大屠杀,库尔德人大屠杀,还有隔着爱情海遥遥相望的希腊。有一部电影《Atouchofspice》(中译名:香料共和国),讲述的就是以年希腊——土耳其人口大交换的历史为背景的乡愁的故事。看过影评,可找不到资源,啃了一会儿土耳其语版。配乐好听。

当年的人口遣返原籍最终在年完成,安纳托利亚地区再也不存在希腊地区,居住在小亚细亚三千年的希腊人被迫“离家”,留下的财产被政府没收,大批的“难民”,其实也有部分是高知人群涌入了希腊重新开始。

在伊斯坦布尔新机场还没有建成时,这里最大的机场是阿塔图克,这是以土耳其当今的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克的名字命名的,Ataturk就是“土耳其人之父”的意思,但与其说是父亲,缔造者应该更为确切,就是这位凯末尔,厉行土耳其化政策,又将信奉伊斯兰的奥斯曼土耳其世俗化,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舍弃了阿拉伯语系而创造了使用拉丁字母的太阳语言学——土耳其语。(其实我觉得和汉语拼音有异曲同工之妙)经过了凯末尔大刀阔斧的改革,奥斯曼的旧制度被抛弃,土耳其也变得更加的现代化,不同于满大街黑袍子的伊朗,这里的妇女可以不会因为没戴头巾而被风纪教育,这里可以光明正大的售卖让人罪孽深重的醉人的液体,更是特产了一种名叫“Raki”的茴香酒。但后来我发现,像伊斯坦布尔和安卡拉这样的大城市现代化的程度更高一些,偏远的地区还是比较传统,这是否仅仅是表面和谐的假象?所以凯末尔的改革是否成功,还真是不好说,可能要几百年后再看才知道吧。

前面提到,配乐好听,这是《香料共和国》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就像安格尔的名画《土耳其浴室》,浓浓的异域风情。开始我以为,这就是妥妥的中东音乐内味了,后来查电影原曲才发现,伊凡希雅·瑞柏丝卡(evanthiareboutsika)是希腊人,从小受希腊民族文化影响,以拜占庭圣叹为创造源泉为电影做的配乐。

Byzatine公元-年,君士坦丁定都的东罗马帝国在这里,直到年奥斯曼土耳其征服了君士坦丁堡,这里变成了伊斯坦布尔。然而,拜占庭文化消融了吗?她的音乐,艺术,信仰,文化,依然源远流长。那个时代,必定是羊皮纸贵,莎草纸不宜保存,但通过口口相承,一代代年轻的血液把她们留下,回荡在这人世间。而这也是各国都非常注重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原因之一吧。在年-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希腊长达4个世纪后,希腊终于独立。希腊的主流群体始终坚守自己的东正教信仰,在他们心中,身为“基督徒”,意味着你不是奥斯曼土耳其人,不是犹太人,也不是西欧的天主教或者新教徒。就拿复活节来说,天主教会和东正教会的复活节不是同一天,那是因为天主教会今天使用的是公历“格里高历”,东正教会仍然保持古代传统,使用的是阴历“儒略历”,因此东正教的复活节就跟今天中国的春节一样,每年都在不同的日子。(立个小目标,想在世界恢复以后,去体验东正教的圣周)。至于为啥拜占庭音乐有浓浓的中东味儿,这又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只是觉得,各种文化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平行世界,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必有借鉴融合和相通。

离开土东以后,我回到了伊斯坦布尔,杰西继续前往凡城,还给我发来了穿戴AK的土国军人上车巡检人员的照片。那时候,国内的疫情已经到了武汉封城,全民在家不出门的境地了,虽然旅行计划没有变,但每每发一条票圈,都有出行其他国家的驴友们询问回国的问题,隐隐有些担忧。消息不是一下子就爆发开的,情绪也是慢慢才蔓延的。在伊斯坦布尔中转布尔萨的那天,我问老城hostel的Van城小哥,他怕不怕我带病毒,他说并不。我想坐船经过马尔马拉海去布尔萨,可凡城小哥不建议,还热心指导我在土语app上购买大巴车票前往布尔萨省。我说,等我回来再来你家住。

记得看过一本哲学入门书《苏菲的世界》,苏菲在哲学语境中是爱智慧的意思。西方女性比较常见的名字就是苏菲,而在希腊语中,“索菲亚”这个女性名字也是同源。所以圣罗菲亚大教堂更准确的翻译应该是圣智大教堂,供奉的是上帝的“圣智”。本来这是伊斯坦布尔的最后半天,想把它留给这座圣索菲亚大教堂,可惜世界上所有的博物馆都是在周一关门的,和门口保安大叔再三确认,只能离开。旅行中,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不过以后还有机会的吧,看看这最具传奇经历的大教堂。年竣工是基督教堂,年改为清真寺,年成为博物馆,年一纸公文又成为清真寺。

去布尔萨是为了苏菲派的旋转舞,去朱玛勒克滋克是为了奥斯曼小镇,去布尔萨顺便去了朱玛勒克滋克,我可真是个行程小能手。事实上,去朱玛勒克滋克并不方便。从伊斯坦布尔到达布尔萨后,第一件事就是去集散中心购买回程的大巴车票。由于本国民众的需求庞大,可以说土耳其的大巴系统非常发达,各私营公司之间的竞争也是异常激烈,4次大巴行程选了4家公司,有些居然有巴士服务员提供餐食和饮料的服务。不知道为啥我和杰西在伊斯坦布尔的集散中心为啥这么执着于Metro公司,其实它的服务是最差的。在伊斯坦布尔的Otogar有一溜儿的代理公司,相同的私营公司有不同的代理,让人眼花缭乱。布尔萨的也是,还好我在凡城小哥的建议下有了明确的目标,不然有选择困难症的我真的会满脸懵逼。布尔萨的公交系统,满载现象严重,可以和魔都拼一记,反正等了半天之后,我是被挤着上了车,且全程站着。到朱玛勒克滋克的路途漫长又遥远,最后几站的时候,我好像看到有轻轨在旁边穿梭,内心os:也有cumakizik这一站的啊??下车后又是小巴,只要车头写着cumakizik的总是没错。傍晚时分,我终于托着行李箱来到了这里,后来我才知道,这里是小镇集市最热闹的地方了,规模却比上海的小区菜市场还小。大多隐藏在深山老林中的小镇,没有受到战火的纷扰,总是保留的特别完整,朱玛勒克滋克就是,据说这里的排水系统从中世纪起沿用至今,这里的鹅软石路导致汽车不能通行,因为有行李,Airbnb房东来接我时,开着小车一路饶了大圈的山路才到达他的老宅,其实从他家到下面的集市也就10分钟的步程。另外,这里的妇女都喜欢穿掉档花裤衩,可以说走在时尚的前沿了,感觉这条巨大的花裤衩可以穿一年四季。

苏菲舞又叫托钵僧舞,因为主要是旋转,所以我们都叫它旋转舞。伊斯坦布尔的旋转舞是收费给游客观看的,科尼亚和布尔萨的旋转舞是免费给所有公众看的,科尼亚的旋转舞只有周六才有,布尔萨的旋转舞在文化中心每晚8点都会开演。告别奥斯曼小镇,又辗转小巴到达了布尔萨,每次都会有人热心的给我指路,可为啥每次都不一样,土耳其的公交系统真让人头疼。好在最后顺利到达。如果说科尼亚的旋转舞属于杰西,那么布尔萨的旋转舞就属于我。被文化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dl/7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