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惊悉我的一个很靠谱的同事大哥决定弃养朝夕相伴了8个月的狗子,倒不至于直接丢弃到大街上或者卖给狗肉馆,但是真的是从心理上放弃了继续养”这只狗“(而不是放弃养狗),在决定把旧狗送走的时候,就已经无缝对接挑选好了一只出生一个月左右的新狗…一脸震惊之余想了很多…
养宠物/生小孩之前,你的期待是什么?
同事大哥昨天中午平静地说出自己要把旧狗(大H)送走,然后摸出手机开心地翻看手机相册,给我们看新狗(小H)的照片,是的,大H还没走小H还没到,名字就已经取好了。我真的当场心态崩了,大H刚抱来的时候,同事大哥一脸老来得子的样子仿佛还在眼前,当时我们还偷偷嘲笑过他作为养狗娃子新手的那种小心呵护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状态,仅仅8个月而已,狗子还没满1岁,怎么就让同事大哥如此决绝要换狗?!
问:大H怎么了?为什么要送走?
答:大H太得了(东北话,傻的意思)
问:怎么傻了?
答:冲所有人都摇尾巴,跟谁都好!
问:那不是金毛脾气好性格好来的吗?
答:他不能区分谁是主人,谁是外人,这就不行!
问:他还是个小狗,你还希望他能干啥?
答:他得能听懂我说话!
说句不太恰当的类比,就算是人类幼崽,尚且不能指望他们做到每时每刻都听懂话、都按主人(家长)的指令行动吧,何况是狗崽?!
就算是公司的员工,《员工手册》的纪律行动篇中还允许他们犯错误,并且依据犯的错误的轻重给予口头警告、警告信、最后警告直至解除合同这四步逐层递进的改过自新的机会,没说上来就解除吧,何况是狗崽?!
为什么对于经常犯错的人类,我们就如此擅于原谅,对于可爱的狗子就给人家上纲上线要把人家送走?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命运的不公哇哇哇?
再来回顾一下同事大哥的几句答话:
“太得了”
除去金毛和金毛之间的个体差异之外,养狗之前是否已经考虑到这种犬类的智商最高能达到什么程度?能否通过询问卖家、宠物医生,甚至退一万步讲,手机百度,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认养这类犬种并承担可能由此带来的风险;既然没有这样做,那人家狗娃子来都来了,来之前也是你精挑细选出来的天选之狗,怎么现在一句傻就弃了?!
“冲所有人都摇尾巴,跟谁都好”、“不能区分主客”
这里稍微展开一下,就后期我们对大哥的理解,其实这几句要求的是,狗子既要能撒娇会撒娇,要适当的粘人还要不招人烦(我只能想到大哥需要的怕不是一只绿茶狗),时刻表现出对主人的忠心耿耿和依赖,还要保持(至少表面上看起来)绝对的专一,不能有二心,不能有自己的喜好(比如我的果冻少爷就喜欢漂亮小姐姐,见到金发碧眼的俄罗斯外教就猛扑摇尾巴露肚皮抱腿嘤嘤嘤),一切以主人马首是瞻(尽早绝育最好连同性格也“绝育”或许勉强能达标);
反过来讲,单方面要求狗子专一忠诚的主人,半路给人家狗子猝不及防来个弃养,算什么好主人?!渣男!!!哼!!!
要能听懂话
这怕是要考个“人语四六级”才能判断?说实话,从我自己和身边朋友养狗经验来看,不论什么品种什么性别什么年龄,大部分狗娃子能听懂大部分主人经常重复的话,并能准确从语气判断出自己犯错误了、要挨打了、表现不错、可以卖萌,有时他们不理你,就只是单纯地不想理你而已,假装听不懂。
除了智商差异之外,归根结底还是要狗子绝对服从,我没有真的见过警犬和军犬,但是从视频上看到工作犬、比赛犬也是有耍小脾气、闹小情绪、发情的时候的,我真的get不到能听懂话这条要求,能否真的有家养宠物犬能达标…
我在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和爸爸外出路遇爸爸同事带着家里小娃(两三岁的样子),就一起吃饭了,回来的路上和爸爸说小孩子真可爱啊,爸爸说你小时候也很可爱只是后来长大了,我说要是能有永远长不大的小孩子多好,爸爸当时就说,这个想法太可怕了,首先这肯定是不行,其次你要知道如果小孩真的长不大,孩子可爱是一方面,相对应地,TA的自理能力、智商、理解能力等也就只能停留在这个水平上,慢慢你也就不会觉得这是可爱了。。。
这段对话对我的影响非常深远,此刻突然想起姑苏蓝家的老师在面对说出“灵气也是气怨气也是气怨气为何不能为人所用”的小魏无羡时,气到快吐血的那句“罔!顾!人!伦!”
在面对不达预期的宠物(小孩)时,作为一个成熟的主人(家长),除了弃养,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和同事大哥的聊天中,还发现了本次弃养行为的直接导火索,大H的萨拉热窝事件非常简单又常见,那就是…在屋里拉尿了…拉…尿…了…呃…而且是犯错误打一次拉尿一次又打一次又拉尿一次又又打一次又又拉尿一次…最后打到大H下巴出血,主人不再打了,直接弃养了…
我…目瞪狗呆…(省略一些不允许发送的词汇)
试问哪个宠物(小孩)没干过在屋里拉尿这事儿?!要按这个标准,那就都别养了,就算养个新宠,只要不是眼看着从狗妈妈肚子里面生下来的,也有一定概率是别人家觉得在家中拉尿过不想要就扔出去的旧狗破狗二手狗…如果跳进这种类似循环的思维模式,那我们不妨来建立一个“想要养宠物的家庭”配对“二手狗”的模型或者互换社区或者网上平台,研究一下不同品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狗娃子在面对不同类型的新家、新主人、新环境时,从进家门到首次拉尿的时间长短、顺畅情况、新主人容忍度,只要样本数量足够,估计不出半年,我这个研究成果就能发表了,SCI等我…
再说说报复性拉尿这个事儿,前头说过同事大哥觉得大H太傻嘛,说到报复,这难道不是懂事的初步试错嘛,金毛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活动空间和运动时长)都无法得到满足,作为一只尚未成年的小狗崽,在房间里没憋住就被打到鼻青脸肿,自己在家思来想去突然灵光一闪,我大哥不是不喜欢我撒尿嘛,哎,老子今天就撒一泡给你看看,尿完还得意洋洋了两秒钟,这难道不是一个有脑回路的表现嘛?
说到这里插播一条,大H从出生2个多月被抱回同事大哥家开始,就不断有各种挨揍的故事传出,比如不能进入厨房(爪子进来半步都不行,有这个看着要进来的趋势也不行)、不能护食(要做到一声令下,不论吃的是什么都必须吐掉)等等太多挨揍的理由了,我很早就想做一个视频号,题目就叫“大H今天又挨揍了吗”,当时要是真做了,到现在粉丝都能培养的差不多了。
大H挨打的频率太高了,我听都听腻了,大H挨打的次数太多了,多到可能是我家狗(3年)+爸爸家前前后后5只(10多年)+熟悉的朋友家4只(平均5年)的总和的多倍吧,不能再少了,大H挨打的程度太深了,是我真实生活中见过的自己家宠物被打出血的唯一一个。
打孩子有没有效果,有!短期之内,至少当时,狗子肯定吓到腿抖。打孩子能不能解决问题,不见得!(之前有看过二哈因为在房间里拉尿挨揍,理解为自己不可以拉尿,被憋出内伤住院的故事不能只是一笑而过啊)打孩子能不能长久,打不死就往死里打是肯定行不通的,最后要么狗打死了,要么人气死了,没有伤亡就没有结束。
总结和花絮
作为主人(家长),如果我们还有一点做主人(家长)的尊严,自视比宠物(小孩)稍微高级一点,是不是可以先扪心自问一下我们养宠物(小孩)的期待是什么,现实一点,理性一点,衡量一下心中期待的大小和现实中到底能handle多少。宠物(小孩)到家之后,多问多学多交流多沟通,找到最适合自己带娃的节奏,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共奔富裕路共同进小康…
希望每个即将养宠物(生孩子)的家庭,在做出这个重大决策之前,最好国家给配套卷子答一答,及格了再展开下一步行动,不及格的上上学培培训,至少能入门了再放行…不然这种养一养发现不行的,狗娃子尚且能转送,人类幼崽也不能真的塞回肚子里…
这种心态上没有及格的主人,根本不是换狗就能解决的好吗,治标不治本的,我追问过如果小H仍然不符合期待怎么办,大哥说了,那就再换…
这不是狗治愈不治愈的问题,这是狗不醉人人自醉,我感觉我已经看到了小H的命运轨道正在向大H靠近…
P.S接到已经见到小H的其他同事的信息,说小H来了教一次就学会握手了,而大H当时学了很久,学会时的年龄也比小H现在要大不少,加上小H真的很会嘤嘤嘤,从进家门就跟着同事大哥转悠,各种表现都迎合同事大哥的心…说的我很心碎,没忍住和一个有点熟悉的宠物医生吐槽,医生也说握手这个事儿,可能是小H的自带技能,并不能由此判断小H就是智商超群从而更加凸显出大H确实“得”……
希望每一只即将被领养的宠物(被生的孩子)都被用心对待、用爱包裹,希望每一位宠物主都能爱自己家的娃,真的爱,很爱很爱那种爱…
Maia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dl/6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