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必胜
常识在于积累
11月7日
每日挑战10题
密封线
题项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分数
分值
____1.(单选题)关于社会保险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社会保险基金经相关部门同意后,可用于平衡其他政府预算
B.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参照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C.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应分别建账,分账核算,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D.国家建立社会保险制度,是为了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物质帮助
点击下方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A项错误,《社会保险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社会保险基金专款专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挪用。”《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社会保险基金不得违规投资运营,不得用于平衡其他政府预算,不得用于兴建、改建办公场所和支付人员经费、运行费用、管理费用,或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挪作其他用途。”因此,社会保险基金即使经相关部门同意后,也不可用于平衡其他政府预算。
B项正确,《社会保险法》第九十七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参照本法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C项正确,《社会保险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除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与生育保险基金合并建账及核算外,其他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按照社会保险险种分别建账,分账核算。”因此,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应分别建账,分账核算,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D项正确,《社会保险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2.(单选题)在黄河入海口,下列哪一天白天最长:
A.植树节
B.劳动节
C.教师节
D.元旦
正确答案:B
解析:黄河入海口,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黄河口镇境内。地处渤海与莱州湾的交汇处,年黄河决口改道而成。位于北半球,距离夏至日越近,白天越长,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
A项错误,植树节为3月12日;
B项正确,劳动节为5月1日,劳动节距离夏至约为53天;
C项错误,教师节为9月10日,教师节距离夏至约为80天;
D项错误,元旦为1月1日。
故正确答案为B。
3.(单选题)发生雷暴时,有时会下冰雹。大的冰雹甚至可以击穿飞机的机翼,砸伤地面的动植物。影响冰雹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风速
B.云团
C.上升气流
D.空气中的固体颗粒
正确答案:C
解析:冰雹来自对流特别旺盛的对流云(积雨云)中。积雨云中的上升气流要比一般雷雨云强,小冰雹是在对流云内由雹胚和过冷水滴上下数次碰撞而增长起来的,当积雨云中的上升气流支托不住时就下降到地面。由上述可知,上升气流起到了支托作用,使冰雹不断变大。故正确答案为C。
4.(单选题)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下列关于普通话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普通话的音节结构中辅音占优势
B.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C.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D.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错误:普通话的音节可以没有辅音,但不能没有元音。普通话的音节结构中,元音占绝对优势。
B、C、D项正确: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5.(单选题)下列名医与著作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华佗-《伤寒杂病论》
B.葛洪-《抱朴子》
C.孙思邈-《千金方》
D.李时珍-《本草纲目》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错误,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6.(单选题)公民小朱年满16周岁,并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可以视为:
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B.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有部分行为能力人
正确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十七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民法总则》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本题中,小朱年满16周岁,并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应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故正确答案为B。
7.(单选题)下列诗句与历史名楼对应不正确的是:
A.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岳阳楼
B.阁中帝子今何在,栏外长江空自流——滕王阁
C.杜少陵五言绝句,范希文两字关情——鹳雀楼
D.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
正确答案:C
解析:“杜少陵五言绝句”出自诗圣杜甫创作的五言律诗《登岳阳楼》,被誉为古今“登楼第一诗”,诗篇表现了杜甫得偿多年夙愿,即登楼赏美景,同时仍牵挂着国家的百感交集之情,表达了报国无门的哀伤。“范希文两字关情”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并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佳句,“两字关情”即指“忧”“乐”二字。此句所描述的是岳阳楼。A、B、D三项均对应正确。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8.(单选题)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往往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泥石流具有突然性、流速快和破坏力强等特点,一般发生在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的地区
B.台风是发生在太平洋西部海洋和南海海上的热带气旋,台风眼内的风力是测定台风等级的依据
C.火山爆发是地球内能释放的一种形式,地球上各地的火山分布在陆地上,分为死火山、活火山和休眠火山
D.地震多发生于地球板块的交界或地壳裂隙地带,地震的烈度是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震源越深,烈度越大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常识。
A项正确,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等特殊地形地貌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
B项错误,根据中国气象局“实施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GBT-”,热带气旋按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速来划分台风等级,而非台风眼的风力。
C项错误,地球上的火山不仅分布在陆地上,还分布在大洋底部,称为“海底火山”,大多分布于大洋中脊与大洋边缘的岛弧处。
D项错误,一个地区的烈度,不仅与这次地震的释放能量(即震级)、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有关,还与地震波传播途径中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建筑物的特性有关。但在同等条件下,如果震源越浅,震中距越短,则烈度一般就越高。
故正确答案为A。
9.(单选题)将以下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德军“闪击”波兰
②诺曼底登陆
③萨拉热窝事件
④凡尔登战役
⑤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⑥丘吉尔首次出任英国首相
A.③④①⑥⑤②
B.③⑥①⑤②④
C.①⑥③⑤④②
D.①③⑥②⑤④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①波兰战役,也称为波德战争或德波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的起点,也是世界战争史中著名的“闪电战”。年9月1日,德军联合附庸国斯洛伐克的军队入侵波兰。在世界各国中,统称这一行动为德军“闪击”波兰。
②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发生于年6月6日6时30分。这次代号“霸王行动”的作战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态势,也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
③萨拉热窝事件于年6月28日在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此日为塞尔维亚之国庆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枪杀。这次事件导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④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战事从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伤亡人数仅次于索姆河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⑤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为保卫斯大林格勒并消灭德军有生力量而进行的决定性战役,于年7月爆发,持续至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⑥丘吉尔,英国前首相,政论家,历史学家。年至年和年至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之一。所以按时间先后排序为③④①⑥⑤②。
故正确答案为A。
10.(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焰色反应
B.铁锅生锈
C.粮食酿酒
D.卤水点豆腐
正确答案:A
解析:A选项错误,焰色反应是指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的反应,是物理反应,它并未生成新物质,是物质原子内部电子能级的改变,通俗的说,是原子能中的电子能量的变化。
B选项正确,铁锅生锈是铁和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所以B选项是化学变化。
C选项正确,粮食中原本没有酒精,是其中的淀粉,经过发酵,也就是无氧呼吸,生成酒精,产生了新的物质,所以C选项表述正确。
D项错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卤水点豆腐属于胶体聚沉现象,此现象为物理变化。向胶体(豆浆)中加入电解质溶液(卤水)时,由于加入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这个过程叫做聚沉。豆腐、肉冻、果冻是常见的聚沉凝胶态物质。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或D。
注:此题为真题,正确答案有两个,但真题设置为单选题,学员不必纠结,掌握知识点就可以。
密封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dl/5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