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塔儿,多数人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但查看波黑的旅行攻略,肯定会看到关于它的介绍,很多到波黑旅行的人都来过这儿。我也没能免俗,到莫斯塔儿打了卡。
年,莫斯塔儿
莫斯塔儿是波黑的第5大城市,距萨拉热窝约80公里,建于15世纪。去往莫斯塔儿的路上能看到许多波黑战争留下的痕迹。
年,莫斯塔儿
莫斯塔儿最有名的景点是石桥。石桥最初建于奥斯曼帝国的苏莱曼时期,有多年的历史。不幸的是在波黑战争中,它被炸坏毁了。
年,莫斯塔儿
现在看到的石桥建成于年,已经不是古桥了。桥头立有“不要战争”的石碑。
年,莫斯塔儿
虽然不是古桥原貌,但依然保持着原来的韵味,有些材料也是原来的。桥面上磨的光滑如镜的石头就是原来的。
年,莫斯塔儿
石桥离水面很高,大约有20米。桥上有表演跳水的,跳前向游人讨要小费。
年,莫斯塔儿
从远处看石桥更漂亮些,像彩虹,高高的跨过Nevetra河。河水很清,河面很宽。
跨过石桥就进入了莫斯塔儿老城。
年,莫斯塔儿
老城的街道铺着鹅卵石,街道两旁是各种铺子。游人非常多,人挤着人,像到了国内的周庄和丽江。
年,莫斯塔儿
Nevetra河两岸有好多餐馆。每家餐馆都有几张临河的桌子,坐在那儿能看到远处的石桥。
我觉得网上对莫斯塔儿的宣传有些过了,它的景色很一般,只有这座石桥稍有特色,称之为最美小镇是言过其实。
或许人们认为,在波黑,它是最美的。
我原来对莫斯塔儿充满了期望,打算在这儿住宿1晚。
看到眼前的景色,我失去了热情,离开了莫斯塔儿,把车开到了距此70公里的科尼茨小镇,住在了那儿。
年,科尼茨
相比于莫斯塔儿,我倒是更喜欢科尼茨。
科尼茨很小,清澈的Nevetra河把小城一分为二。一侧是老城,一侧是新城。
Nevetra河上有座老桥。桥上有块石碑,写着年建造。老桥很漂亮,桥面是白色大理石的,桥栏杆也是白色的大理石。
年,科尼茨
Nevetra河水非常清澈,在桥上可以看到水下的鹅卵石。有好多野鸭子和水鸟在河中觅食。
Nevetra河是波黑境内4大河流之一,向下直流到莫斯塔儿。
年,科尼茨
早上,人很少,偶尔才能看到行人。
年,科尼茨
河岸有几个咖啡馆,还有清真寺。
我在小城中慢慢的转了2个小时,转遍了全城。走的有些累了,坐在咖啡馆里喝了杯咖啡。1杯咖啡2马克。咖啡杯子很小,几口就喝完了。
早上,宣礼塔上的大喇叭没有出声,小城静静的。
我觉得,这才是小镇应该有的样子。
后记:
波黑全称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简称为波斯尼亚,国内简称它波黑。
由于国内的简称与国际的简称不一致,我在租车时产生了困惑。
我在租车时填跨境的国家,怎么也找不到波黑这个名字,后来发现有波斯尼亚,就把它加上了。当时我还有些忐忑,不能确定波斯尼亚就是波黑。
这两天在波黑境内开车,发现波黑境内都是山区。从塞尔维亚的乌日策开始到入境、及入境后走过的萨拉热窝、科尼茨、以及莫斯塔儿,一路都是高山,没见到平地,没看到农作物。
从乌日策过来,我们一直沿着河流行驶,路不宽,弯很多,限速70公里.小时,很难超车。
闲时百度了一下波黑的经济情况。
百度说,波黑的经济情况非常不好,在南斯拉夫时期便是最贫穷的地区。独立后又发生了波黑战争,经济受到严重损害,至今也没有恢复。现在它的人均收入大约马克,只有斯洛文尼亚的四分之一。
但这两天的消费发现,波黑的物价并不低,比塞尔维亚高,更比外高加索3国高出许多,真不知道当地居民是怎么生活的。
我在波黑旅行了7天,游览了萨拉热窝、莫斯塔儿、科尼茨3个地方。
萨拉热窝是波黑的首都,又有近年的历史,其古迹、名胜自然不在话下,非常值得游览。但网上人人推崇的莫斯塔儿,我却觉得没什么意思,不值得一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dl/4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