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预约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00921/8231864.html南斯拉夫电影《桥》和《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是两部经典二战题材影片,其中的《桥》全片围绕游击队长老虎领导的小组炸毁峡谷里的一座桥以阻止德军增援为主线,情节紧凑而紧张,还有经典的德式枪械和刺激的枪战场面,可谓百看不厌。这部电影是年引进中国的,我大约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次看这部影片,当时我十几岁,上小学或是初中。说实在的,我有些看不懂,不懂里边的人的行事风格。当时我看的最多的是国产战争片,里边敌我人物的性格是形成鲜明对比的,我方人物都是高大上的,自带主角光环,无坚不摧,没有完不成的任务。而敌人都是狡猾又愚蠢的。影片一开始,南斯拉夫游击队高层领导找到老虎交待任务,而老虎此时正在休假。这让我到现在都很迷惑,对德战争打得热窑似的,作为主力干将的游击队长老虎同志,居然还有时间休假?领导向老虎布置任务,老虎不像国产战争片中的英雄那样,“啪”地一个敬礼,响亮地回答:“保证完成任务!”而是一个劲儿强调任务难度,左一个不可能,右一个办不到,一副推三阻四的样子。这哪里有一丁点儿游击队长的觉悟?领取任务后,老虎对领导说:“不要急于把那座桥从地图上抹掉。”尽管是句玩笑话,但一方面表现出不自信,另一方面也是在给自己留余地。领导直接回他一句:“我已经将它抹掉了。”已经有点儿完不成任务提头来见的意思了。为了用更少的炸药、更快的时间炸桥,得了解桥的结构,知道把炸药放在桥的什么位置。为此他们找到设计这座桥的工程师。如果我们的编剧写这段情节,一定是敌我双方抢工程师,工程师有很强的民族气节,不管敌人如何威逼利诱,都拒绝和敌人合作。然后抱着一颗爱国之心,积极帮助我方炸桥。可是这部影片中的工程师,爱他的桥远胜于爱国,一开始死活不和游击队配合,中途想溜号,为此还牺牲了最小最可爱的队员班比诺。直到最后关头,看到为炸桥一名名游击队员牺牲了生命,他才醒悟过来,与自己的桥同归于尽,也算是对自己的救赎吧。小队员班比诺被敌人包围,眼看就要被活捉。老虎下令班比诺的大哥一样的好友萨瓦多尼扔炸药炸死班比诺,绝不能让他落入敌人之手。因为炸桥的计划是绝密的,绝不能泄露一丝一毫。为了任务,自己人杀自己人,即使放到现在,我们的编剧也不敢轻易安排这样的情节,这是对人性的终极拷问,不好过审啊。我们的编据通常是这样编的,或者全力抢救,不惜一切代价救回队友。或是救了但没救下来,但依旧相信队友即便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也不会出卖自己。虽然这通常并不符合真实的历史,但是符合观众善意的想象啊。文艺作品本身就是场梦,干吗非要让梦想照进现实。敌方更狠,间谍猫头鹰为了打入小组内部,不惜杀死十多名德军以取得信任。不禁让人胆寒,战争中,为了利益,生命真就一钱不值吗?包括老虎在内的小组队员,也没有表现出多高的专业才能,整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小组都是被敌人牵着鼻子走。接头时轻易被全部逮捕,若不是猫头鹰为了打入小组内部玩一场假枪毙的戏,小组队员们早就领盒饭去了。去教堂取炸药,若不是修女发现敌人敲钟报警,小组会再一次全军覆没。小组的每一步行动都在德军的监控之下,若不是最后来了个反转,整部影片就要改名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虽然最后在牺牲了若干游击队员后完成了任务,但感觉是运气在起决定作用。这怎么体现得了我方的大智大勇?小时候看不懂,现在还是有些看不懂。也许这才是真实的历史,长年被神剧洗脑的我已经有些消受不起了。筱珂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fz/8376.html
上一篇文章: 酒价郎酒红花郎红钻53度价格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