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拉热窝  >> 萨拉热窝发展 >> 正文 >> 正文

戏剧是用来对抗世俗和改变世界的专访上海话

来源:萨拉热窝 时间:2021/7/7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摢瀹跺尰闄㈡瑙? http://pf.39.net/bdfyy/

▲点击图片链接可查阅征文启事

人物简介

喻荣军,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著名剧作家。当代话剧界以“高产”“高质”“高票房”著称的“金牌”编剧。年以来已有七十多部戏剧作品被国内外多家知名剧院轮番上演。曾多次获得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中国话剧金狮奖编剧奖、全国剧展优秀编剧奖等国内外多项专业奖项。

▲本期专访嘉宾著名剧作家喻荣军

戏剧之家:

首先想问您一个遥远的问题,您是如何与戏剧结缘的?还记得您创作第一部戏剧作品时的情形吗?

喻荣军:

我出生在安徽的农村,从小就在村头看社戏,那是我最早和戏剧结缘。但我真正对戏剧产生兴趣,在心里种下戏剧的种子,是我在上海体育学院读书的时候,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观看了一场小剧场话剧《奥赛罗》。毕业前,医院实习,机缘巧合之下,我认识了当时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的艺术总监俞洛生,在他的推荐下我才进入了剧院工作。我进剧院后最初的工作是宣传经理,那时候没有人认为我能做编剧,我自己也没有想到以后能成为编剧,但我喜欢剧院的氛围,那时候剧院里上演的每台戏我都会看,而且很多戏是演出多少遍我就看多少遍,慢慢地我觉得舞台上的那些故事我也许也可以写,于是,我就尝试着去写了。我最早写的一个戏叫《无所顾忌》,但那时没有想过这个戏能排演,写完之后就放进抽屉里了。

我第一个真正搬上舞台的作品是《去年冬天》,写的是外地到上海读大学的年轻人和上海的空巢老人,两代人一起共同走过心灵冬天的心路历程。写完之后,我把剧本拿去给剧院领导看,当时看完之后也就被搁置了。

《去年冬天》剧照

后来,正好有一批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和演员进了剧院,剧院想尝试着推出新人,就想起了我的剧本,就把我和导演、演员、舞美设计都凑到一起,组成了当时剧院里最年轻的创作团队,除了两名老演员之外,主创都是第一次挑大梁,于是就推出了我的第一部戏《去年冬天》。这部戏在年上演,第一轮在小剧场演出了33场,基本都是满座。当时上海一年也没多少戏上演,许多戏基本上没人看,《去年冬天》竟然能场场爆满,这让我信心倍增。

▲《WWW.COM》海报

接着,我就用四个晚上写了另外一个戏《WWW.COM》,这部戏写的是网络时代因为网络技术而暴富起来的一批年轻人,他们对待爱情、家庭和生活的不一样的态度,其实是写人与人之间在现实生活当中没有办法沟通,但当人们撕下表面的伪装之后,在网络上竟然可以进行灵魂的交流。这部戏第一轮演出了44场,又都是满场。连续两个戏火了之后,我才把我最初写的那个剧本《无所顾忌》拿出来给剧院总经理杨绍林看,杨总是一个非常开明的领导,他说他没看懂这个剧本,但是因为我前两个戏的成功,他很乐意试试上演这个戏,于是又有了我的第三个上演的戏《天堂隔壁是疯人院》,这是一部具有实验性质的荒诞喜剧,上演之后,票房同样火爆。

《天堂隔壁是疯人院》海报

一年多的时间里,我能够连续三个戏有这样不错的反响,一方面是因为年轻团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另一方面是这些戏都是年轻观众感兴趣的题材,我进剧院时负责宣传,后来做销售,我比较了解观众,我知道观众们想看什么样的戏,知道什么样的题材可以和观众进行对话,从而会引起他们的共鸣,能把他们吸引到剧场里来。

戏剧之家:

从年至今,您先后有70多部不同样式的戏剧作品被国内外多家知名剧院轮番上演,多次获得了曹禺剧本奖、中国话剧金狮奖编剧奖、老舍青年文学奖、开罗国际实验戏剧节“评委会最杰出社会成就大奖”等国内外多项专业大奖,还有多部剧本被翻译成英文、日文、土耳其文等十几种文字出版和演出,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回顾您的创作之路,您有什么创作心得和体会分享给青年编剧?

喻荣军:

我认为对从事创作的人来说,最宝贵的东西是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对社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fz/8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