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拉热窝  >> 萨拉热窝地理 >> 正文 >> 正文

文末抽票决定去看中文版音乐剧罗密欧

来源:萨拉热窝 时间:2022/2/20

还有人不熟悉,《罗密欧与朱丽叶》吗?

这一个诞生自16世纪的经典故事,流传百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就在今天,中文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正式开演——这也是盛演了20年法语版音乐剧的首个中文版本。

左右滑动查看完整角色定妆照

年法语初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Prologue大胆宣称:“所有的故事,一开始都一样,月光下并没有什么新鲜事。”

的确,这个故事从16世纪诞生起,就已成为了“悲剧之爱”的代名词,距离它第一次被法国作曲家捷哈·皮斯葛维克(GerardPresgurvic)以音乐剧的形式搬上舞台也过去了20年。

经过几个世纪的传播,即使整个故事已经失去悬念,但此次中文版导演卡尔·波塔尔(CarlPortal)对这个故事依然抱有极大的信心。

右:中文版导演/总编舞卡尔·波塔尔(CarlPortal);左:助理导演兼驻团导演徐栋

他选择用3个词来形容中文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Authenticité(真)、Puissance(力)、émotion(情)。这也正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永恒魅力之所在——“真实”与“真诚”表达催生出强大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又推动着内在“情感”的涌流。

所以,为什么《罗密欧与朱丽叶》能够久盛不衰?因为我们永远像仰望着天上的星辰一般仰望着真正的爱情。在单调、平庸、疲倦的现代生活之外,尚有一种关于爱的英雄主义值得歌颂,这或许就是现代人的一桩幸事。

中文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演出剧照

正如导演所说的,“无论哪个时代,哪怕是现代人听到这个故事,也一定能产生共鸣。”

法语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本世纪初的第一个情人节于巴黎上演,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有情人,而相信中文版的上演也一定将会为这个永恒的故事注入一股全新的活力。

中文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拥有着一个神奇的主创团队,一边是原版的作曲家捷哈·皮斯葛维克(GerardPresgurvic)和导演卡尔·波塔尔(CarlPortal)亲自操刀,另一边则是由音乐总监刘卓与歌词总监梁芒所带领的中国团队注入的全新活力。

歌词译配永远是中文版改编的第一难题。歌词要以朗朗上口为先,又要尽可能保留莎翁的古韵诗意,两者之间很难平衡。

中文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演出剧照

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主题曲《爱》,这是一首男女主角的经典对唱,唱诵着他们对于爱情的祝祷与誓言,有着相当诗意化的表达,但不同的语言就需要不同的处理。

可以看出中文版在尽量忠实于法语版原义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意象,并保留了原本的节奏与韵律。

音乐总监刘卓也提到如果要使演唱听起来标准流畅,音乐旋律就必须严格切合中文的四声,译配团队正是这样带着镣铐起舞。

中文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演出剧照,红与蓝的强烈对比

《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出戏如同身着现代衣裙的古典美人,“传统”与“流行”正是其魅力的两面。歌词中的那些古典而浪漫的意象,加入流行、抒情、摇滚、电子这些多元的元素,与舞蹈配合,呈现了更加复杂、绚丽的舞台。

至于此次中文版的制作,导演卡尔·波塔尔(CarlPortal)表示,“这是一个重新创作的过程,它所有的制景、景片、服装、妆发、灯光设计、音响设计全部都是重新设计的版本。”

比如在《野兽天仙》与《该怎么对他说》里,都加入了很多中文版的特有道具;比如在《舞会》这场戏中新增了一个非常精美的水晶大吊灯,突破了原有的舞美设计;比如在编舞上,导演更是结合了中国的舞蹈元素,做出了很多全新的编排。

中文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演出宣传视频

同时,此次舞者的表现,也令导演大为惊喜。

他给予了中文版“死神”舞者林禾以极高的评价:“我终于找到了在11年前就梦想的死神,我在中文版里实现了梦想,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一个舞者,她整个身体的线条,她的爆发力,并且中国舞、现代舞都非常优秀,我甚至想将她装到行李箱里带回巴黎。”

中文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死神定妆照

导演极力赞叹中国舞者的努力与优秀,他坦言到中国来之前还有些小担忧,但在第一天见到舞者们之后,这种担心就变成了坚定的信心。

“原本我希望有人能做出空翻的动作,然后他们一个一个在我面前排队展示了”——这令他大吃一惊,“所以我学会的第一个中文是——牛逼!”

中文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舞蹈花絮视频

演员们回忆起排演中面对的最大挑战,每一个人都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对周默涵来说,最难的是要兼顾罗密欧和班伏里奥两个角色;对张会芳来说,在十几秒内爬上塔楼并准确卡住乐点——这是个极高难度的动作;阿云嘎则提到了排练时每组卡司都要相互提醒,记住每一个调度。阿云嘎笑着说:“我们也总是相互换伴侣。”这大概也是剧组对“爱情”的保鲜方式吧。

中文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定妆花絮视频

可以说中文版《罗朱》的团队创作,也正像一场“罗朱”式的相遇,在束缚与挑战之下碰撞出灵感的火花,迸发出不可思议的活力,使这个古老而美妙的故事再次熠熠生辉。

作为一个年轻人,或许你也会好奇——像《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它还能吸引年轻观众进入剧院的原因是什么?”

这个问题,同样是我们向导演卡尔·波塔尔(CarlPortal)提出的一个问题。

而他的回答,让我们看到了导演对中文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信心。

中文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演出剧照

他确信这一定会是年轻人喜欢的故事——“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做真正的自己,这正是当下年轻人们的渴望。”

确实如此,《罗密欧与朱丽叶》拥有这样一个永恒的核心——爱和自由。无论跨越百年,它依然能吸引着年轻人。因为正是年轻人,才更勇于面对家族的仇恨,世俗的条条框框,如何去突破规矩,实现梦想——这与现在年轻人的诉求可以说完全一致。

同时,在音乐上,甚至有交响乐、演唱会的感觉;在编舞上,有很多现代舞的部分;加上灯光效果在剧院观看一定会非常震撼,现场一定会让人感到不同的新意。也因此,导演表示,“年轻人来一定会有很多收获,他们一定会很喜欢。”

中文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演出剧照

最后,导演还想起了一段往事,笑容灿烂的他回忆到,多年前与大米(DamienSargue原版中罗密欧的扮演者)来中国巡演,大米专门带着自己5岁的女儿来观看演出。演出后问她有怎样的感想,5岁的她激动不已,却无法准确描述,于是说,“我感觉情绪非常丰富、非常浓烈……!”

那是一个令人感动的瞬间,一个还未掌握足够词汇来表达她内心情感的5岁女孩,却用最质朴的语言描绘了她的激动,而这,也正是《罗密欧与朱丽叶》背后所一贯呈现的情感与价值观。

中文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演出剧照

所以,年轻人为什么要去看《罗密欧与朱丽叶》?因为它所讲述的正是盛放的青春,和青春灿烂而盛大的凋零。这是我们永恒的叹惋,也是我们永恒的感动。

···

中文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饰演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四组卡司

左起:陈玉婷、周默涵、张会芳、孙圣凯、赵珈婧芸、李宸希、徐瑶、阿云嘎

今天开始,中文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正式上演。

就如同这永恒的爱情一般,中文版的上演必将为这个经典的故事带来一抹全新的色彩,但不变的是,我们将永远深思着“爱与死”的命题,以歌声,以眼泪,以生命。

所以,一起踏入剧场吧,带着你和你爱的人,一同再去聆听,这百年来永恒的赞歌。

?

中文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演出剧照

见到中文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导演卡尔·波塔尔时,正是在气温骤降后的一个下午,后台的房间里开着暖气,卡尔带着热情亲切的笑容半靠在沙发上,不禁使人觉得屋子里的暖意是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

大概因为卡尔浑身洋溢着法国人天然的浪漫与热情,第一次见面,我们就能感受到他与《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个故事的气质是如此契合——

Cc:今天中文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正式开演。与此同时,您身为此次的导演及总编舞,同时亦是法语原版的导演及总编舞,您觉得在您的指导下,中文版有什么新的突破吗?而您,有尝试做一些本土化的改变吗?

卡尔·波塔尔:我很开心能参与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文版的制作,也非常高兴能有机会与中国团队合作,同时我还感受到了中国观众对于这部音乐剧的极高期待。

对这次的中文版来说,我觉得是一个重新创作的过程,它所有的制景、景片、服装、妆发、灯光设计、音响设计全部都是重新创作的版本。

那第一个小调整和突破是,因为中文版是亚洲演员演出,所以在发型发色上,它会更符合亚洲人的情况,不会像欧洲那样都是黄头发或其他鲜明的颜色。

另外,中文版比起法语原版加了很多新的道具,比如在《野兽天仙》和《该怎么对他说》里,就加入了很多中文版独有的道具;更是在《舞会》这场戏中加了一个非常精美的水晶大吊灯,这不仅是中文版独有的特色,更是在舞美上的一个新的突破;最后,灯光也较法语原版有一些新的改变,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让舞台更加丰富。

再说一下编舞。我在编舞上也进行了一些新的突破和尝试,结合了一些中国的元素,因为我特别开心也非常意外中国舞者是如此的优秀。

我想特别提一下“死神”这个角色,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角色,而这次跳“死神”的中国舞者林禾非常优秀,我特别喜欢她。因为她是学过中国古典舞的,我本身也对中国古典舞非常感兴趣,所以我对“死神”这个角色进行了二次创作,把原来的现代舞与中国古典舞进行了一部分的结合,希望“死神”这个角色会令观众眼前一亮。

▲上下滑动查看导演回答

Cc:在排练的过程中有什么令您惊喜的事?

卡尔·波塔尔:可以说在我第一次面试这些舞者的时候,在看到发过来的视频的时候,我就感到非常意外。因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舞蹈难度非常高,所以对舞者的要求也极高,既需要他们有芭蕾的基础,有现代舞的基础,还要有现代爵士舞的基础,也就是说需要舞者同时拥有多种能力。

同时我特别高兴地发现中国舞者有自己非常鲜明的个性,因为在舞台上,每个舞者都是一个角色,而并非群舞。以及,我格外欣赏中国舞者的一个点是,他们工作非常努力非常认真,配合度极高,这也给了我极大的信心。

可以说,中国舞者的工作方式非常令人意外,在法国的时候,舞者们都是在工作时间完成任务,昨天完成的东西就停留在那个水平,第二天工作时间继续提高。但在中国,我发现舞者的自觉性非常高,昨天完成的任务可能不一定达到完美,可第二天来了后我就会发现他们各自都有提高,说明他们自己会在结束工作后继续努力工作,也因此我们的工作进度可以说是突飞猛进。

然后,我在排练厅的第一个最大的惊喜和意外是《权利》这首歌。因为这首歌舞者们会用到专业空手道的动作,可能因为空手道是亚洲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这边对它会更熟悉,于是我在排这场戏的时候就感觉到了极大的区别。中国的舞者能马上领悟到其中的精髓,展现出来的能量可以说比法语版高出了10倍,我对这样的结果感到非常意外。

此外,还有一个令我感动的惊喜,同时我也感谢舞者们的努力——就是《世界之王》这首歌。这首歌中包含了非常多的像高空翻这样的高难度技巧动作,但是哪怕有些舞者之前并没有练过高空翻这样的动作,他们却从未感到害怕。并且只花了短短两天时间,所有的男舞者就都能完成这个动作了,这真的让我既感动,又意外。

也是因为在排练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舞者们的努力和他们渴望寻求更好的效果,所以在编舞中,特别是第二幕从《在今天》到《茂丘西奥之死》的这一整个段落,这原本就是一整个的打斗场面,我于是又特地让他们在里面加入了高空翻这个技巧动作,所以这幕戏会比法语原版更加丰富和精彩,更加写实主义,在舞台上可以说就像是真枪实刀一样,在“打架”。

再让我回到“死神”这个角色,其实在刚开始创作的时候我就想过“死神”这个角色应该是怎样的。然后十几年过去了,我终于在中文版中找到了我梦寐以求的“死神”。因为林禾这位舞者的身型条件,外貌形象,以及所拥有的中国古典舞基础,可以说在舞蹈上我对她完全放心。

同时,在工作过程中也发现她能完全理解“死神”这个角色,因为在舞台上“死神”这个角色更多的是在表演而并非跳舞。这就需要她有非常有攻击性、捕捉力的眼神,在演戏上也需要有极强的控制力。“死神”这个角色像是各种物种的结合,而我在舞者林禾身上看到了各种可能性,这真的令我感到极大的惊喜。

▲上下滑动查看导演家回答

中文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演出剧照,“死神”站在舞台高处

Cc:同时身为法语原版及中文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导演及总编舞,您对这两个版本会有感情上的倾斜吗?

卡尔·波塔尔:在我看来,《罗密欧与朱丽叶》有一个核心——它的主题是永恒的,超越时空、语言和时间的。

我其实导过各种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版本,不仅在欧洲,在亚洲也导过日语版、韩语版。也因此,我非常了解这其中的文化差异。比如对欧洲及拉丁来说,他们在文化上就是直接奔放的,而在亚洲,在文化上就是收敛内敛的。但这些因素从来不会影响音乐剧的表达,我每一次排各种版本的时候,比如说这次的中文版,即使我听不懂中文,但背后所传递的情绪也都是一样的。我能在排练厅的中国舞者身上感受到他们所传递的情绪,这种会让我起鸡皮疙瘩的反应,和原版是一模一样的。

所以说,只要《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主题永恒存在,那么无论排什么版本都会是一样的效果。

不过我还想强调的是,如果说对这两个版本存在情感上的区别,那中文版会是不一样的。我感受到了中文版从零开始一直建立到今天的一整个过程,虽然这整个过程观众并看不到,可是我看得一清二楚。

今年在疫情之下,可以说困难重重,同时大家又语言不通,但中文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各个团队又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并且大家又有原版的先入为主,所以我能感受到这些期待背后的压力……也因此,我们各个团队表现得非常努力刻苦,非常专注,可以说从排练厅的第一天到今天,所呈现的已经是天翻地覆了。我看到了整个团队的成长过程,即使观众看不到,只有身为幕后的人才能看到,但这依然令我非常感动。

还有一个令我暖心的是,在排练厅的时候,演员团队也非常辛苦,由于时间非常短,直到音乐剧合成结束,大家都没有怎么休息过,一直都是连轴转,但大家从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愿意,大家都希望能把音乐剧给表现好,不想浪费时间,只想努力工作让结果变好。

而技术团队也令我感动。由于排练厅大部分时间是给到艺术家们的,技术团队要到比较后期的合成期才加入,而我对这部音乐剧又有非常多新的要求,可是他们从未拒绝过任何修改。所有的改变,他们都会非常配合,并且完全认同我的要求,比如这次有一块简单的幕帘换了三次,就是为了一次比一次好;比如调试灯光熬夜到凌晨三点——这一切都是为了让音乐剧的质量变得更好。

总之,所有团队都非常配合非常努力,而这一切都是期望呈现一个完美的中文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一切都让我感到温暖,也坚持想要把这次的中文版做到更好。

所以最后,也想借此机会,在这里我感谢所有的中国技术团队、艺术家们,和演员团队们。

▲上下滑动查看导演回答

Cc:如果用三个词来形容中文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您觉得会是?

卡尔·波塔尔:Authenticité(真)、Puissance(力)、émotion(情)。

选择“真”是因为《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音乐剧,演员在舞台上是不能有演的痕迹的。不过到了《茂丘西奥之死》的瞬间,你会看到舞者在真实流泪,这是在第二幕开始就积累的情绪,即使我并没有刻意要求他们在那一瞬间一定要流泪,但是你就是会发现大家自然而然地会被当下的悲剧所打动,是真实地在悲伤,是真实的情感流露,而这也是这部音乐剧非常难得的一面。

“力”是因为这部音乐剧无论哪个部门,哪个艺术创作的板块,比如音乐、编舞、演员调度、灯光、歌者声音上,都是充满力量,直击观众内心的。所以我也要求歌者必须都是实力唱将,他们的声音唱出来就是需要能打动观众内心的。然后这部音乐剧的所有灯光,也会把能量通过灯光的方式传递到观众,所有音乐(我用了很多交响乐),也是希望观众能沉浸其中,感觉到音乐剧背后厚重的能量。可以说整部剧就是一个极其充满能量的剧,我希望通过各种手段,打动到观众。

为什么最后是“情”呢?因为这部音乐剧的情感变化非常丰富,就像是情绪过山车一样,甚至到了最后,情感浓烈到会让观众情不自禁地在现场哭。他们不敢相信朱丽叶会自杀,不敢相信罗密欧会服毒自杀,观众们多么希望他们会在十秒后醒来,而这也都是前面情感堆积的结果。所以说,哪怕我已经导演了数百遍这部音乐剧了,但每次跟着情绪走的时候,到了那个点的时候,我也一样会哭出来,因为那种情感非常真实,导致观众会被牢牢抓住,哪怕看再多遍,所有人也依然会到达那个情绪的共鸣点。

▲上下滑动查看导演回答

Cc:《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说是一个流传千古、家喻户晓的故事,作为音乐剧也已经上演了20年,您觉得这个故事还能不断地打动年轻观众吗?或者说,您觉得吸引年轻人走入剧场的原因是什么?

卡尔·波塔尔:我觉得不管是哪个年代的观众,哪怕是现代的年轻观众,尤其是新生代年轻人,他们对于“求同”的欲望是更高的。他们希望世界是和平的,人人是平等的,不要有歧视,所以即使《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个可以追述到几百年前的“老故事”,即使音乐剧也盛演20年了,但它的核心思想和年轻观众一直都是吻合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核心,就是真心相爱的两个人,在面对家族仇恨和世俗的条条框框时,如何去突破规矩,如何聆听真实的内心,如何面对真实的自己,从而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这可以说和现在年轻人的诉求是一致的。也因此,我觉得即使现在,年轻人来到剧场同样能感受到极大的共鸣,因为它们背后的核心价值观是一样的,就是人人平等,勇于做自己,勇敢追求自己内心真正喜欢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罗密欧与朱丽叶》会成为永恒的原因。无论哪个时代,哪怕是现在的人再听到这个故事,也一定能产生共鸣。我们会明白现实中也一定会有像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勇敢的年轻人,他们想要突破世俗的牢笼,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哪怕社会的条条框框跟他们说这是不对的,他们也一定会遵从内心最真诚的想法。

另外,对于年轻观众来说,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一开始创作时,就加入了很多现代元素。在音乐上,有交响乐,流行乐,甚至有演唱会的感觉;在编舞上,我也加入了很多现代舞的部分,甚至可以说有些桥段对于中国年轻人来说是非常新鲜的,他们可能没有机会看到这样的编舞。再加上灯光效果和沉浸式的音响环绕效果,你在剧院观看一定会感到非常震撼。可以说我是将一个老故事用新瓶子包装,所以我相信,年轻人来看一定会有很多收获,他们一定会很喜欢。

▲上下滑动查看导演回答

Cc:这并不是您第一次来上海,对于上海这个城市,您有怎样的印象?

卡尔·波塔尔:这是我第五次来上海了,我非常喜欢上海。我觉得上海这座城市很有活力,有生活气息,也非常开放,可以说对全世界都是开放的。

我还感到这座城市的阳光、积极、现代,还很大,导致我每次回到巴黎就像是感觉回到了小村庄……我在这个城市看到了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上下滑动查看导演回答

Cc:最后,对于喜爱音乐剧的年轻人,您有什么话想说吗?

卡尔·波塔尔:我自己也当过舞者,当过导演,当过编舞,有两部剧是我一生都离不开的,是刻入到我生命中的——一部是《巴黎圣母院》,还有一部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

我想说,不管你多大年纪,一定都要拉着父母、甚至爷爷奶奶进剧院来看这部剧。我承诺,因为《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个故事太强大了,太经典了,它背后的能量值得每一个人来看,一定会让他们有共鸣和永生难忘的经历。

同时,这个故事就是所有“不可能的爱情”的经典故事的开端,所以不仅是年轻人,每个年轻层的人都不该错过。我非常鼓励年轻人能够主动进入剧院,把这个故事分享给家人们。

最后,我也想分享一个非常有趣感人的真实故事。两年前我们来中国巡演,当时扮演罗密欧的演员达米安·萨格(DamienSargue)把自己的老婆和5岁的女儿带过来一起看演出。大米演完之后问女儿有什么感受?5岁的女儿找不到词语形容,于是激动地说“我感觉情绪非常丰富、非常浓烈,我感受到很多的情感和情绪……”那一瞬间对大人来说是非常感人的一幕,也就是说这部音乐剧背后的情感和价值观,不管你什么年龄段都能真实感受到,都能吸收到,并产生同样的共鸣。

我在这里把这个故事分享给大家,希望所有人都能来剧院看中文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上下滑动查看导演回答

中文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演出时间:.11.26-12.:00/19:30

演出票价:80-元

演出剧院:上汽·上海文化广场

剧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guangyuy.com/slrwdl/97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